摘要:應急管理是對于重大自然災害,或者是事故傷害而采取的措施,在公共機構突發事件前的預防管理構建中,建立一定的應對機制,從而采取措施,保證民眾的生命以及財產安全。近年來在我國的快速發展中,設立了相關的應急管理部門,負責主要的應急管理事務,同時還進行了應急檔案的編寫。檔案作為保密性和易燃性的重要文件資源,面對重大自然災害會造成毀滅性的損失,所以應當健全檔案的應急管理機制,提升應急管理部門的備災能力。基于此,本文將對于重大自然災害中的檔案應急管理機制,進行淺要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檔案應急管理;重大自然災害;研究分析
引言:重大事件災害的發生,會給工作人員造成生命的威脅,也會對檔案造成不可逆轉的毀滅。對于這種情況,中央財政加大了資金的投入,用于應急物資的準備,以及隊伍裝備的建設。而且我們對于各種突發性的重大自然災害,也有了一定的監測和預警的能力,這也提高了災前預防和災后重建的速度和質量。我國各級的方案部門,基本能夠按照相關的要求進行管理,但對于重大自然災害,我國檔案部門的實際檔案應急管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重大自然災害的性質以及危害
對于人類來說,自然災害范圍比較廣泛,是一種不可控的自然因素[1]。人類現在的社會和資源,沒辦法應對自然災害的破壞和損失,一些建筑或者是社會功能崩塌。對比起世界的重大自然災害,我國是發生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對于重大自然災害的界定是死亡十人以上,或者是一百個人受到了災害的波及等。
自然災害的種類以及災害的等級,對于檔案的危害程度起著決定性作用。從以往的經驗來講,檔案毀壞性最嚴重的就是火災,對于需要干燥環境的檔案文獻資料,洪澇和潮災也會讓資料變得發霉或者是粘連,這也是檔案管理需要注重的問題。雖然現在的檔案管理部門按照檔案的設施進行了應急預案的制定,但是頻發的重大自然災害,暴露出了我國檔案部門在實際的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二、檔案應急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我國檔案管理部門根據自然災害的種類和嚴重度,制定了相對完備的應急管理分級制度,對于檔案的保護以及搶救都有了側重和方向。但是從目前的檔案管理部門所制定的應急預案來說,有一定的表面形式,對于真正的珍貴重要的檔案,沒有進行分類的存放,安全和風險的評估等級也不是很完善,原則性地規定實際操作小于宣講,沒有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方案,導致內容輕浮空洞,直接影響到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
例如工作人員的應變能力比較弱,缺乏應急演練等問題,應急演練的目的就是為了當工作人員遇到緊急的災害,而形成一定的反射和處理的能力。但是現在有些檔案管理部門的人員對于應急預案的管理,還處于嘴上說說的狀態,沒有重視應急演練的重要性,這樣會導致檔案應急的處置缺失了一定的配合以及搶救的時機。在效率比較低的情況下,我們要培養工作人員的應急處理意識,確保應急預案的實際實施的效果發揮出來,以此來保證檔案的安全[2]。檔案部門在應急預案中缺乏績效考核,導致了工作人員覺得怎么做都是一樣的,這樣會產生怠惰的心理。績效考核以及獎勵的機制,對于工作人員的應急管理業務,在職責的分工以及效率上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相對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感。應急預案的管理,應該從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來構建機制,提升檔案部門應急管理的保障能力。作為公共服務性質的部門,檔案部門主要是由政府的撥款來進行運轉和經費的投入,面對資金短缺以及設備老化的問題,會導致培訓和演練受到直接的影響。
三、重大自然災害的檔案應急管理策略
對于重大的自然災害,我們應當完善預警體系和法制,制定災害前的預防以及預警的對應方案。重大自然災害的防災設計,對于重要的檔案要進行異地的復制留存,從預警信息的緊急響應開始,要進行對災害的應急處置,保護檔案的安全,成立領導工作應急指揮中心,落實檔案應急救助的工作,盡量把損失降低到最小,災害來臨時進行及時的報警。
例如在救援的行動上,檔案應急指揮中心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做到迅速地組織和進行救援,與主管部門進行及時聯絡,開啟檔案應急預案,化被動為主動,開展科學的組織搶救,及時地控制危險源頭,防止災情的擴散和衍生[3]。及時地采用相應的措施和資源對檔案進行重建和恢復,按照現場的物資和設備的情況,進行完善重大自然災害后的檔案的搶修以及修復的工作事項,
結束語:對于檔案的受損程度以及范圍和威脅,應該進行災后的統計以及評估,了解性質和程度,以此來進行搶修重建的工作。對于搶修,先按照重要程度和受災程度,進行先后順序的排序,根據受損的情況進行搶修,制定相應計劃,對于受損的檔案和建筑進行加固和重建的工作。
參考文獻:
[1]昌珍霞. 檔案部門地震災害應急管理機制研究[D].湘潭大學,2014.
[2]陳旺洋. 檔案災害風險控制機制構建研究[D].遼寧大學,2017.
[3]胡康林. 面向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檔案工作研究進展[J]. 蘭臺世界,2017(12):17-20.
作者簡介:劉天華(1982.8—),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山東濰坊,館員,研究方向項目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