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明穩 徐春輝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收入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在我國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提高農業水平是重中之重。傳統農業已經不足以支撐我國發展需求,向現代農業轉型是當前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本文結合實際案例,淺談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傳統農業;現代農業;轉型發展;對策探索
引言:
本文通過對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實際情況的對比來解釋轉型的重要性,并為轉型提供兩個主要方向與策略。在后文對轉型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法。詳情請見下文。
一、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區別
傳統農業是在傳統社會結構下發展出來的農業模式,主要以家庭為單位,農民進行農業作業的主要目標是滿足家庭溫飽,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一定的農貿交易獲取日常生活所需資源,傳統農業的主要問題在于規模小、生產效率低下、沒有完整的農貿結構,這也是當下要進行農業改革的主要原因;現代農業大量使用現代農業科技,借助科技的力量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極大程度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并可以支撐更大規模地農業發展,并且在政府地策略扶持下,進一步商業化,有一套完整的農貿生產線。通過對比,可以得出的結論:現代農業相比于傳統農業來說,有更高的生產效率、更大的生產規模、完整的生產流程,能在更大程度上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所以當前傳統農業的轉型發展是必然的。
二、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的對策
(一)機械化、自動化的生產模式改革
傳統農業的轉型發展,首要的任務是進行農業操作的優化。傳統農業多采用純手工作業的形式,這種方法效率低下,對人力消耗巨大收入結果卻一般。進行自動化改革第一步需要做的是引進現代農業器械,例如鋼化大棚,自動灌溉設備,拖拉機,烘干機,水稻機,糧食烘干機等。可以以鄉或村為單位對農民進行器械使用培訓,引導農民在日常農作中使用現代農業器具,提升農民的生產效率。再者需要對農業設施進行全面的改造升級,平整溝渠,搭建大棚,從根本上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同時,采用科學的種植方法,例如培土測繪施肥等,全面地提高農民的生產效率[1]。爭取在轉型過程中完成農業發展的自動化,這將直接地決定轉型后的下限。
(二)產業結構的優化
在提升生產效率后,進一步的轉型措施即進行產業結構的優化。一是通過政府和正規企業的渠道來增加農產品的出售渠道,構建種植,加工,出售一體化的工作流程,讓農民不用為農產品的市場但心,專心地進行農業作業。在產品線的構筑完成之后,可以從兩個方面繼續優化產業結構,一是繼續進行農產品的宣傳,可以根據當地的特色下手,例如當地的特色產品是柑橘、蘋果等。則可以通過網絡、實體廣告等形式進行宣傳,提高該種產品的知名度,最好能夠做成品牌的形式,地方的品牌能夠很大程度地帶動地方產品的銷量,這也是農業轉型成功的標志之一;另外一條路徑是在原產業形式上豐富產業的模式,例如在本地建設休閑觀光的農業點,例如農家樂這種形式,這種方法的最大好處是能夠為農產業建設出一個更完善的體系,豐富產業的盈利手段,加強產業的穩定性,并且對本地的建設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三、轉型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一)農民轉型意識不強烈
在轉型的過程中需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農民的轉型意識不夠強烈,這也是最基本的問題,因為進行轉型的一切操作都建立在農民配合的前提下,如果農民不配合轉型的工作,那么轉型就無法進行下去,所以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是首要的任務。要調動起農民同志的積極性需要鄉村干部的努力。因為中華民族千年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讓農民們們保持著淳樸卻又固執的性格,在很多老一輩的農民看來,種地的方法和流程應當始終如一,他們只愿意按照老祖宗留下的經驗辦事,這種傳統思想是轉型活動中最大的阻力之一,鄉村政治單位的任務是改變這些人的想法,讓他們愿意接受現代農業改革。可以通過宣講教育的形式讓農民群眾民明白現代農業系統的優秀,有些地區村干部甚至家家地上門訪問,只為讓農民同志明白轉型的重要,讓農民群眾發自內心地配合轉型工作。
(二)農業科技的使用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農業科技和實際操作的脫節,現代農業系統基本是建立在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之上的,然而在實際的轉型過程中在很多地區出現了農業科技與操作脫節的情況,這是必須要被重視的問題,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轉型的結果。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問題是技術的普及不足,相比于其他領域,我國在農業領域的技術進步較慢,這并不是說明我國農業領域科研速度慢,正相反,我國農業科研水平很高,成果顯著。但是被推廣開了并進行大規模使用的技術并不多,并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主要是考慮到推廣成本和使用的效果。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規模屈居世界前列,但是過大的規模會導致技術推廣的成本巨大,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更大,很多農業技術,例如基礎的農業規劃,都需要規劃者掌握測繪、農業、地理等領域的專業知識,很多地方缺少專業人員的指導,引進新農業技術卻達不到應有的效果[2]。針對此問題可行的解決方法只有從國家層面來說,培養更多農業領域的人才,并在政策上給與便利,引導農業人才下鄉引導轉型。
四、結束語
目前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是必然的,在農業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轉型策略,用正確的方法發動農民群眾投入轉型中,也需要在轉型中引入正確的器械,使用專業的方法,更需要專業人員的指導保證地方農業轉型過程的順利進行。農業轉型是一個長期且困難過程,但是為了國家經濟的發展,農業轉型我國勢在必得。
參考文獻:
[1]孫仲彝.關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思考[J].上海農村經濟(8):22-24.
[2]居占杰.試論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及其戰略對策[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