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作者:王君君,1980年10月,女,漢,山東煙臺人,現就職于北京市通州區消防救援支隊,中級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消防監督。
摘要:從古至今,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帶來侵害的一項重大威脅,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災難。不論是發生在自然界的山林火災,還是發生在居民生活區的火災,都會給人們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消防工作與人民群眾的生活緊密相連,可以說,做好消防安全管理,有利于人民安居樂業,有利于社會和諧穩定。目前,我們的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發展,這樣,才能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有安全感。本文對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進行探討。
關鍵詞:消防安全管理;消防監督;管理模式
一、當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
(一)以政府為主導的多部門監管工作缺乏持續性
在我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實的過程中,現行的《消防法》中明確規定了“政府統一領導”以及“部門依法監管”的具體工作原則。這里所提到的“部門”,并非單純局限在“消防部門”,而是包含了與社會消防安全相關的全部政府部門。就當前的現實情況來看,全國各地的政府都成立了相應的消防安全委員會,將當地的工商、質監、安監等行政部門納入其中,并規定了這些成員單位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履行的工作職責,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多部門聯合消防安全監督執法工作體系。但在實際的工作落實過程中,多部門的消防管理聯合執法往往出現了某一時間段或時間節點的集體特殊行動,主要是為了解決較為突出的消防安全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消防管理工作的執法規模相對較大,但在問題解決完成之后,各相關部門便會回到之前各自為政的狀態,一些部門之間也缺乏長期的合作機制,使得消防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完全依靠消防部門,無法完成之前設置的目標。
(二)人民群眾消防安全意識水平較低
即便我國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重大火災事故仍舊經常出現,歸根結底是人民群眾缺乏消防安全意識造成的。雖然各個地區的消防部門定期開展了消防演練,并在大型建筑綜合體的醒目位置上粘貼了相應的消防安全提示性或警示性標語,但卻仍舊沒有引起居民在意識層面的重視,再加之消防的演練實訓等方面出現了形式化的現象,使得整體的管理工作效果有所降低。同時,在一些大型商場和超市等企業中,因其人員流動性相對較大,使其消防安全培訓的流程穩定性相對較低,直接影響到了消防管理工作的效率[1]。
(三)消防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
隨著近年來我國城市化工作的快速穩步推進,城市規模呈現出一種逐漸擴展的趨勢,這就對企業消防人員的數量和專業素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實際的人員招聘過程中,持有相應上崗證書的人員數量相對較少,無法滿足當前的消防安全管理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往往會聘請一些缺乏對應消防經驗的管理人員,使得整體的安全管理工作團隊專業素質水平參差不齊。
(四)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執行不到位
當下仍舊有部分地區存在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不規范的問題,即便是我國現行的《消防法》和各省所制定的消防安全管理條例等文件,對社會單位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主體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部分單位出于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考慮,很少會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進行經濟投入,甚至將之視為企業發展的一種負擔,這也就導致消防機構在整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無法發揮作用。此外,部分單位有意識忽視了對消防設備的長期管理工作,使得消防設備未能得到及時的更新換代,一旦出現火災就會帶來十分巨大的經濟損失。
二、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的具體策略
(一)多部門聯合監管模式的創新完善
在政府實施社會公共消防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監督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手段,特別是在社會范圍沒有形成高度的自主消防安全管理意識之前,必須要以監督工作的強化,更好地落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這也就要求政府部門發揮主導作用,進一步創新多部門的聯合消防監督管理模式。政府需要牽頭組建一個針對城市內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聯合執法部門,這一部門需要將消防等諸多職能部門納入其中,并由消防部門作為主導,借助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建立一個完善的城市消防安全信用數據庫,并與銀行、工商稅務等部門建立互認機制,使用聯管聯查信息互通的模式,有效落實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同時也需要在聯合監管系統中將依法制定的消防建筑設計審核結果、建筑消防安全評估等級等信息全部納入其中,對城市內部的各個消防安全綜合體的信用等級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對于那些消防安全信用等級較低或者是不合格的消防安全參與單位,在其申請貸款的時候,銀行可以降低其額度或者是不予發放貸款,而工商部門則可以暫緩其營業執照的審批或者是不予審批。通過這種全方位、立體化的聯合消防監督管理模式,能夠在形成長效化的多部門監管機制的前提下,幫助城市內部的各個消防單位,對其內部的安全隱患及時進行整改,這也是其消防安全管理責任意識持續提升的有效途徑[2]。
(二)消防宣傳工作力度的提高
只有人民群眾從意識上重視消防安全,方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做好所監管建筑的防火工作,這也就要求消防部門在創新監督管理模式的過程中重視消防宣傳工作力度的提高。宣傳內容和形式則可以根據受眾群體和建筑物的差異進行針對性的制定,比如在兒童和青少年聚集程度相對較高的游樂場等場所,可以借助繪制卡通漫畫等形式,幫助兒童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消防知識和火災逃生技能。對于中青年群體而言,可以邀請明星開展相應的消防公益活動,或者是制作消防公益宣傳短片,借助更容易被這些群體接受的方式進行消防知識的宣傳。而對于社區內部的老年人而言,則可以將一些防火的基本知識和火災逃生常識,使用一種最為簡潔的方式繪制在購物袋以及購物車等可循環利用的物品上,并由社區向老年人進行發放。對于城市綜合體這類人群相對較為密集的單位,因其在消防宣傳上也有著天生的優勢,可以全面使用內部的LED廣告屏等,以短片或者是海報的形式,將火災發生的原因以及消防逃生知識等進行全面宣傳。
(三)專業消防工作隊伍的建立健全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落實需要專業的消防監督檢查隊伍作為支撐。在這種要求下,消防監督業務人員需要自主地去學習有關消防理論知識,并在掌握相應的技能達到一定程度之后,自覺參與相關考試,獲取崗位證書。除此之外,相關的部門也需要針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制定出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以此為工作人員的工作落實提供相應的制度支撐。對于企業單位而言,則需要對其內部的消防工作人員進行進一步的強化培訓,并根據企業內部的整體結構和空間分布,制定出完善的消防安全教育計劃以及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在消防人員培訓的過程中,對其相關的理論知識要及時更新,與時俱進,確保消防監督管理工作能夠有效落實,并在火災發生之后在最短時間內有效對火情進行控制,提高相關人員撲救初期火災的能力[3]。
(四)消防監督日常工作的優化
在我國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機制轉變為“雙隨機、一公開”的背景下,需要對監督管理工作的模式做出進一步的優化和改革。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針對考核內容進行優化,主要是因為之前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將重點放在了查閱檔案以及文件資料上,深入社會落實監督管理工作方面比較薄弱。在考核內容改革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抽查監督單位,使用現場檢查和談話等諸多手段,對其消防工作落實進行全面分析和了解,更好地推進消除和整改各類火災隱患的工作,實現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和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機融合。此外,相關部門因為要進一步完善補充社會消防管理力量,通過對保險法等法律進行修訂,要求保險公司在日常運營的過程中聘請注冊消防工程師或者是社會消防中介機構,借助強制性條文規范的設置、應用,對投保單位的消防安全狀況進行合理的檢查,進一步強化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社會化進程[4]。
三、結束語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與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著較為緊密的關聯,針對其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相關的部門需要在建立多部門聯合監督管理機制的前提下,實施分類別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并在健全專業消防監督管理工作隊伍的同時,重視消防宣傳工作力度的提高以及日常監督工作的優化,以此來確保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能夠有效有序的落實,真正發揮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韓暉.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的創新模式分析[J].今日消防,2021,6(02):131-132.
[2]楊松.消防安全管理的現狀與管理模式創新[J].消防界(電子版),2021,7(02):123-124.
[3]柳健.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及消防監督管理模式探索[J].消防界(電子版),2021,7(01):123+125.
[4]王奮.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探析[J].今日消防,2020,5(1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