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產婦產后采取盆底康復操鍛煉聯合磁刺激治療的效果。方法:從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產后恢復產婦中抽選9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實驗組45例,接受盆底康復操鍛煉聯合磁刺激治療,對照組45例,接受盆底康復操鍛煉治療,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前,兩組產婦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產婦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產婦Ⅳ-Ⅴ級盆底肌力占比(82.22%)明顯高于對照組(51.1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產婦產后采取盆底康復操鍛煉聯合磁刺激治療能夠有效改善產婦盆底肌力,調節產婦心理狀態,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盆底康復操鍛煉;磁刺激;產婦產后盆底肌力訓練;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1-01
妊娠是大多數女性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由于妊娠的影響,女性容易出現盆底肌肉松弛、內分泌失調等癥狀,嚴重者還會出現盆腔臟器脫垂癥狀,對女性的身心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1]。因此,女性在完成分娩后,還需要通過一定的康復治療和訓練來幫助更好的恢復盆底肌力,保證自身健康。本文主要探究分析在產婦產后采取盆底康復操鍛煉聯合磁刺激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從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產后恢復產婦中抽選9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45例,產婦最大年齡37歲,最小年齡20歲,平均年齡(27.65±2.43)歲,其中自然分娩56例,剖宮產34例。對照組45例,產婦最大年齡36歲,最小年齡21歲,平均年齡(27.58±2.47)歲,其中自然分娩57例,剖宮產33例。兩組產婦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高。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接受盆底康復操鍛煉治療,選擇陰道啞鈴來完成康復鍛煉操,體位選擇站立位或者坐位,先將腿部肌肉、腹部肌肉放松,然后最快速、最大力將陰道、肛門收縮,收縮后再立即放松,持續訓練5次后,休息5秒,再進行下一輪訓練,每天訓練15分鐘,后續可以根據產婦的適應度增加訓練強度和時間。實驗組產婦接受盆底康復操鍛煉聯合磁刺激治療,其中盆底康復操鍛煉與對照組相同,磁刺激治療選擇磁刺激治療儀,患者接受治療前,需要先將大小便排盡,然后采取平臥體位,將全身肌肉放松,休息五分鐘后,開始進行磁刺激治療,每天持續20分鐘,每周治療兩次,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以兩組產婦盆底肌力以及治療前后焦慮抑郁評分作為觀察指標[2]。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9.0軟件處理,t/X2檢驗,當p小于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盆底肌力比較
實驗組產婦Ⅳ-Ⅴ級盆底肌力占比(82.22%)明顯高于對照組(51.1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治療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產婦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產婦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對于女性來說,分娩過程不斷會伴隨巨大的痛苦,而且會嚴重損害提肛肌、產道肌肉、盆底肌肉等,從而導致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礙、子宮脫垂等不良反應,通常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治療[3]。但是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生理結構可以得到治愈,神經損傷、盆底肌力損傷卻很難得到康復,所以除了手術治療外,還需要配合相應的康復訓練幫助更好的恢復盆底肌力損傷與神經損傷。盆底康復操鍛煉聯合磁刺激治療屬于有效的治療方案,通過盆底康復操鍛煉能夠很好的改善盆底肌肉的收縮功能,從而幫助恢復盆底肌力,而磁刺激治療則通過磁刺激治療儀,更好的刺激盆底肌肉的支配神經,幫助恢復神經損傷,從而進一步恢復盆底肌力。因此,將盆底康復操鍛煉聯合磁刺激治療運用于產婦產后恢復治療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取盆底康復操鍛煉聯合磁刺激治療的產婦治療后焦慮、抑郁評分明顯更低,盆底肌力明顯更強,表明盆底康復操鍛煉聯合磁刺激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更好的促進產婦產后恢復。該研究結果與侯佳麗, 劉雪杰[4]在盆底康復操鍛煉聯合磁刺激對產婦產后盆底肌力及心理狀態的影響中相關研究結果相似度高[5]。
綜上所述,在產婦產后采取盆底康復操鍛煉聯合磁刺激治療能夠有效改善產婦盆底肌力,調節產婦心理狀態,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賈芳芳. 產后盆底康復鍛煉聯合生物電刺激對產婦產后盆底功能康復效果及預后的影響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0, 014(007):226-227.
[2] 劉鳳娟,肖夏清. 產后盆底康復鍛煉聯合生物電刺激對產婦產后康復的臨床效果觀察[J]. 哈爾濱醫藥, 2020, 196(06):27-28.
[3] 阮軍誼, 李桂梅, 羅麗芳. 早期電刺激生物反饋聯合盆底肌鍛煉對產后盆底功能恢復的影響[J]. 現代醫學, 2019, 314(08):90-93.
[4] 侯佳麗, 劉雪杰. 盆底康復操鍛煉聯合磁刺激對產婦產后盆底肌力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 中國保健營養, 2020, 030(018):171.
[5]馬婷, 宋紅. 生物反饋、電刺激聯合盆底肌鍛煉對產后盆底康復的療效對比[J]. 世界臨床醫學, 2019, 13(002):67,69.
作者簡介:姓名:周麗珠,性別:女,出生年月1978-11,學歷:本科,籍貫:廣東廣州,單位: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醫療中心,科室:盆底康復中心,研究方向:產后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