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光大
中圖分類號:G886.1?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7-058-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討了拳擊運動中出現的一些風險類型以及有效規避風險的方法,目的在于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以及探尋到各種風險預防的辦法,保證運動員參與拳擊運動的安全。
關鍵詞? 拳擊運動? 運動員? 風險? 規避? 策略
雖然運動員在參加拳擊運動時會佩戴護具,但是因為拳擊運動本身所具有的對抗性,難免仍舊存在運動風險。為了降低運動風險的發生,有必要針對拳擊運動的風險因素進行充分了解,進而采取有效干預措施,以實現減小風險的可能。
一、拳擊運動中存在的風險因素
(一)運動場地器械所存在的風險
拳擊運動對于訓練場所以及相關器械的需求并不高,只需要寬闊的訓練館,其中配備沙袋、拳臺以及相關基礎性設施即可。該項運動日常訓練主要以技術訓練和力量訓練為主,具有體能消耗大,易流汗的特征,因此訓練場所必須保證通風。在日常訓練過程中會涉及沙袋擊打的訓練內容,沙袋內部填充物在重力的作用下會出現沉積現象,擊打過程中有可能給患者的腕部造成損傷風險。除此之外,力量訓練中需要針對各種器械的性能進行檢查,使用之后也需要及時維護,以避免出現因設施組件松動造成運動員意外受傷的情況。拳擊運動訓練也可以在室外場所展開,對于場地的要求包括注意根據天氣條件,合理著裝以及避開人流,車流區域進行運動。
(二)拳擊運動訓練中存在的風險
拳擊訓練的內容涉及基礎技術訓練、沙袋訓練、手法訓練、一般體能訓練和專項體能訓練等。訓練中是運動員發生運動損傷的主體時間。但相較于橄欖球、籃球以及其他極限運動,拳擊運動的整體受傷概率更低。運動員在從事拳擊運動的過程中出現的風險類型主要包括崴腳、窩腕等軟組織挫傷;突然地發力、運動姿勢錯誤導致的韌帶、肌肉拉傷;少部分會出現關節脫位、骨折嚴重的運動損傷。訓練中的風險主要以急性閉合性損傷為主。針對訓練過程中的風險實施防范是拳擊運動風險規避的主要內容。
(三)拳擊運動實戰中存在的風險
在拳擊訓練中運動員會受到來自對方的擊打,其目的在于模擬實戰,通過對抗的方式不斷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水平。通常組織運動員進行基礎性的對抗競賽之前,都需要進行周密的體檢。拳擊運動員普遍有著較強的進攻欲望,然而這常會導致他們的鼻部毛細血管破裂和口腔黏膜破裂導致的局部出血。除日常訓練中存在隊友對抗之外,在競賽過程中的對抗強度會明顯提升,面臨的風險因素也就更高。并且競賽輸贏往往會給運動員的心理產生一定的打擊,帶來心理挫折,這也屬于拳擊運動的風險類型之一。
二、拳擊運動風險規避策略
(一)運動器材及場地的風險預防
由于拳擊運動對于訓練器材和場地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重視場地和器材的完善可有效降低運動風險發生的概率。除了保證訓練場地平整,干凈整潔之外,也需要關注各種運動器材的日常養護,及時對訓練器材進行清潔和消毒。同時在日常訓練過程中應要求拳擊運動員嚴格遵循各器械設備的使用方法。
(二)加強拳擊運動相關人員專業能力
主要參與拳擊運動員訓練的群體有教練員和裁判員。運動員為拳擊運動訓練的主體,教練員為主導,裁判員為拳擊規則的實施者。教練員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不僅要在專業技術上過硬,同時還要具有一定的應急醫療處理能力,以對受傷運動員第一時間采取正確治療或防護,降低運動員受到二次損傷的概率。教練員對不同階段的運動員要區別對待,科學制定訓練計劃,注意觀察訓練中的運動員。在高強度的器械力量及體能訓練時,要緊盯運動員的身體形態變化,防止器械對運動員造成身體傷害。在對抗訓練時應及時糾正運動員的錯誤動作,防止因錯誤技術導致運動員出現損傷。
(三)加強運動員安全意識,采用保險分擔風險
針對拳擊運動員的安全意識進行提升是實現風險規避的有效措施。風險防控的關鍵在于針對運動風險進行提前預判。這就要求運動員在日常訓練過程中能夠通過自我總結的方式不斷累積在風險防范方面的經驗,養成良好的訓練習慣,避免日常訓練過程中常見的一些風險。而關于競賽過程中的風險,在訓練開始之前可以采用風險分擔的方式實現對風險的有效應對,如根據自身的訓練情況購買不同的保險種類,以此減少比賽過程中因風險而引發的經濟損失。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拳擊運動中出現的一些風險因素,從而制定有效的風險規避策略,以提高拳擊運動過程中的安全性。本文分別從運動器材以及場地、拳擊運動相關人員專業能力以及運動員自身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等角度出發,探討了有效的風險規避策略。希望通過本文可對拳擊運動中各主體的風險規避起到一定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黨勇.拳擊訓練與比賽中的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06):75-76.
[2]翟玉虎,盧威威,余勇平.青少年拳擊運動風險規避策略研究[J].科技資訊,2021,19(07):181-184.
[3]顧犁.職業拳擊惡意傷害行為的法律救濟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