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區第一中等職業學校 駱峻澤
本文針對中職汽修專業學生動手能力差,學習效率低,課堂互動少等教學現狀,利用“游戲+微課”改革原有的教學方式,采取安排實訓位置強管理、實踐操作動起來、信息收集重反饋、評價拓展求延伸等手段,提升了教學實踐性、提高了課堂效率性、增強了師生互動性。
“微課+游戲”教學法是指把微課中的教學環節通過游戲的形式穿插于整個教學過程,這樣既可以直觀地觀察到教學重點和難點,又能通過游戲的形式把內容反映出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學習任務,還提升了記憶能力。筆者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微課+游戲”教學設計圖。

圖1 “微課+游戲”教學設計圖
下文以活塞環三隙的認識與測量為例,在實踐教學中運用“微課+游戲”教學法,把傳統的認知活動轉化為汽修技術應用與創新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師生間、同學間的情感交流。
(1)“微課+游戲”教學法應服務于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游戲”教學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習效率,通過“微課+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記住要學知識的重難點。因此,在備課時,教師要把握好教學游戲的設計(游戲的類型)。游戲的形式必須服從于教學和教材的的需要,不能過分注重游戲形式而忽略了教學的內容,這樣的游戲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例如在準備“活塞環三隙的認識與測量”這節課的內容時,教師要讓學生掌握以下幾點:活塞環的作用;活塞環的類型;安裝活塞環時的注意事項;活塞環三隙的概念;活塞環三隙的測量重點和難點。讓學生通過游戲的形式去發掘每個知識點,例如前述的第1個知識點,筆者準備4臺AJR發動機,兩臺發動機的氣缸是裝有活塞環的,另外兩臺發動機的氣缸活塞環被拆卸了,將所有學生分成4組,每組分別派人進行游戲,在1 min內通過工具轉動發動機,然后讓學生進行觀察對比,引導學生發現活塞環的作用,有些學生還會發現如果活塞環密封不良會導致發動機壓力下降。
(2)“微課+游戲”教學法應服務于全體學生。在汽修實踐課中運用“微課+游戲”教學法為了激發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相當于導演,學生才是主演。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時突出主演的角色,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班里的學生能力參差不齊,在構思游戲教學內容時,要注意從各個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認知水平等因素出發,確定游戲教學過程中各個知識點的難易程度。
例如,在確定活塞環的作用這一環節中,可以讓一些力氣大點的、學習能力比較低的學生進行,讓他們感受一下學習的氣氛,讓他們產生興趣,之后的游戲環節可以從組里逐步挑選能力好的學生,這樣做有一定的遞進效果,學生學習起來也很輕松。當然在游戲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教師也可以適當給學生一點提示,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參與積極性。
教師在上課之前,先把制作好的視頻提前放在發放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提前預習,再進行下述步驟的學習。
由于在實訓工廠上課,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圖2所示為實訓工廠的人員與設備位置安排。虛線為學生的操作區域,這樣做既規定了學生的活動范圍,有利于上課的組織、臺架、椅子和工作臺的擺放,又符合7S的管理,教師在上課時能清楚地看到每個學生的動態,消除了安全隱患。

圖2 人員與設備的位置安排
(1)游戲環節1:一起來搖擺。此環節設置的目的在于把課本中活塞環的作用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去驗證以及掌握。每組安排1位學生進行游戲環節,計時1 min,記錄手工轉動發動機轉動的圈數,比較每組在轉動后得到的數據,思考以下問題:為何轉動的圈數會不一樣?什么原因影響了發動機的轉動圈數?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驗證活塞環的密封、調節機油(控油)、導熱(傳熱)、導向(支承)等4個作用。
(2)游戲環節2:大家來找茬。每組安排1位學生,找出工作臺上活塞環放置的不同,并說出其不同之處,配合書本上的知識來說出此活塞環的類型。在這一環節中,通過找茬的方法來找出活塞環的不同點,既緊張又刺激,可以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了解活塞環的不同點,學生通過翻閱手冊或者相關書籍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找出不同,找出答案。
(3)觀看微視頻,掌握細節,學會活塞環三隙的測量方法,記錄工單。播放錄制的活塞環三隙測量微視頻,視頻中包括7S的要素,活塞環三隙的測量方法及測量時注意的細節。視頻觀看完畢后,學生可以自行操作,如果在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反復播放視頻文件,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教師在整個教室里面觀察,隨時指導學生。
(4)測量活塞環三隙并記錄相關數據。這一環節也是本次課的結尾環節,在觀看微視頻后,各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邊看視頻邊測量活塞環的三隙,記錄測量數據,完成工單的填寫,這樣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記錄操作的數據及遇到的問題,一起歸納總結,共同提高,完成活塞環測量的作業項目。
在上述操作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組長及組員把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課后形成實訓報告,等操作完成或者課后再詢問教師。對于教師,可以先根據學生反饋的問題先進行總結,重復的問題可以一起解決,提高了上課的效率,對于一些特殊的錯誤,教師在解答的過程中通過錯誤的方法去演示,學生的印象會非常深刻。
(1)提升了教學實踐性。汽修這門課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它要求學生能夠切實掌握一些實用的技術和技巧,傳統的汽修教學演示雖然也會讓學生了解到拆裝的方法及步驟,但一些拆裝的細節和操作步驟卻很難完整地表現出來,如果有學生開小差就有可能忽略某個關鍵點,從而導致某個零部件拆不下來或者拆錯。而通過微課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課前準備好教學內容,把相關的重點、難點及要注意的點都從視頻上點了來,學生通過游戲并觀看微課視頻,每個環節都在進行實踐操作,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操作實踐性,真正做到學生為主體,學生學得也比較快樂。
(2)提高了課堂效率。傳統的汽修課程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只教會了學生怎么去操作,有些學生不都不知道自己拆的是什么部件,出現了什么樣的故障要進行什么樣的維修,那如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游戲教學可以做到這一點,把知識點融入游戲,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去發現問題,然后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一些實際的問題,同時也能讓學生對于教學難點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使教學課程的開展變得更加實用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