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代的不斷發展對于我國的人才培養體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職教育階段,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與綜合能力,更要關注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以中職英語教學為例,教師要積極革新自身的教學理念,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將思政教育與中職英語教學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使中職教育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本文簡要介紹了幾種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政教育的策略,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寶貴意見。
【關鍵詞】中職英語;思政教育;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王艷肖,石家莊市欒城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一、 現階段中職英語思政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中職教育階段,學生們并沒有過于沉重的升學壓力,更多的是相關專業知識及技能的培訓,從而為日后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很多中職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合理滲透相應的思政教育,日常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教師忽視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只專注于英語知識的教學,缺乏相應的思政內容滲透。第二,部分教師對思政教育的理解不夠透徹,缺乏相應的思政教育知識及教學經驗。第三,教師并沒有掌握相應的科學教學方法,將思政教育與日常的英語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因此,中職英語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二、 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政教育的策略
1. 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培養教師思政教育能力。(1)強化教師思政教育的意識。教師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對于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廣大教師要深刻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職責與使命。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人格的發展,通過恰當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及政治素養的形成。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中職英語教師要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能力的新時代教育工作者。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知識、提升能力的引導者,通過恰當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與政治素養。教師要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2)提高教師思政教育能力。中職英語教師要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重要的教學策略,中職學校要通過恰當的方式提升教師的思政教育能力。例如,在教師招聘的過程中,將應聘者的專業能力以及政治素養作為重要的考核內容。同時,對現有教師進行思政教育培訓,鼓勵教師利用多元化方法進行思政教育。如利用“學習強國”等App或者教育平臺進行思政教育。教師可以將當下的國際形勢,以及我國的相關政策都納入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創新思政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相應的思政教育,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發展,更能夠培養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職英語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思政教育能力,成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
(3)認真研讀中職英語課程標準。在中職英語教育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語課程標準也發生了變化?,F階段的中職英語課程標準以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為最終的教育目標,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方位發展。中職英語課程標準中深入闡述了我們的教育“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性問題,闡明了課程性質與任務、學科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分析了課程結構,講解了課程內容和學業質量,指導課程實施。深刻理解課程標準,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合理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促進中職生學習相應的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更能夠促進學生文學素養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以正確的態度面對中外文化之間的差別,成為全方位發展的人才。
2. 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凝練課程思政理念。課堂教學內容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對于最終的思政教育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逐漸領會了文章中蘊含的道理,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中職英語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思政教育資源,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綜合素養。
(1)挖掘思政元素,實現知識價值同頻。中職英語教學中有許多可以開展思政教育的方向,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思政教育元素,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價值取向。中職英語教師要選擇多元化的思政教育途徑,通過恰當的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多元思政素養。中職英語教材中的內容是諸多教育專家以及英語語言研究專家經過認真研究與篩選,在浩如煙海的相關教學資源中選定的。因此,中職英語教師要充分合理運用英語教材,開展相應的思政教育。例如,在教學節假日相關主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東西方節日的異同點,如將中國的春節(The Spring Festival)與西方的圣誕節(Christmas)作對比,將西方的情人節(Valentine's Day)與中國的七夕節(Double Seventh Day)作對比,將西方的復活節(Easter)與中國的清明節(Tomb sweeping day)作對比,通過節日起源、節日習俗、節日內涵等多元角度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一個國家的傳統節日是其幾千年來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佐證,教師要深刻認識到自身文化傳承的職責與使命,通過恰當的方式展開相應的思政教育,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讓傳統文化在今天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英語教材中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介紹讓學生認識到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豐富思想感情和價值取向。如在端午節的介紹過程中,我們會感受到古人對屈原寧死不屈愛國熱情的贊頌;在七夕節的介紹過程中,我們會感受到古人對牛郎織女美好愛情的向往。教師要合理根據傳統節日中蘊含著的傳統美德,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2)整合教材內容,凸顯思政教育主題。就現階段中職英語教學情況調查結果而言,其中一個非常顯著的問題就是:部分中職英語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奉行“拿來主義”。因此,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過程中局限于英語專業知識及英語教材的理念,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和整合,并依據思政教育的原則合理進行相應的滲透?,F階段的中職英語教材主要分為基礎模塊、職業模塊、拓展模塊三個部分,其中,基礎模塊旨在構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共同基礎,通過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大主題,社會交往、社會服務、歷史與文化、科學與技術、自然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等八個主題的學習,使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樹立正確的三觀。職業模塊以求職應聘、職場禮儀、職場服務、設備操作、技術應用、職場安全、危機應對和職業規劃八個主題作為限定選修內容,旨在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適應相關專業學習需要,幫助學生了解中外企業文化,增強職業意識,促進其未來職業發展。拓展模塊圍繞自我發展、技術創新、環境保護三個主題,對課程在深度和廣度上進行拓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際的教學需要,設定相應的教學情境,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為學生營造與其專業有關的教學情境。比如,在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就酒店職場禮儀設定相應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別扮演顧客及酒店工作人員,想象他們可能會發生如下對話:“Hi,do you have reservations?Yes,it is under the name...”或者“Do you want a single or a double room?A single room.”;在顧客訂餐時可能會發生如下對話:“I would like to book a table for four please.Can you fit me in at 7pm tonight? ”在練習過程中,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獲得了進一步發展。教師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人際交往觀念,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學生日后在工作崗位上能夠有更加良好的發展。
3. 重視拓展延伸,提升思政教育親和力。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入相關的課外內容開展相應的思政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理念,培養良好的綜合素養。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中職英語教師要立足于現有英語教材內容,尋找相應的思政教育拓展角度,并以此為出發點進行引導,提升思政教育的親和力。一方面,中職英語教師要對班級學生多了解、多觀察,找到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所在,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促進班級學生文化知識與思想品德修養的協調發展,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全方位發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教師要結合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開展相應的思政教育,促進中職學生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革新教學理念,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合理融入相應的思政教育內容,促進中職學生思想品德與政治素養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欒成梅.淺談思政元素在中職商務專業英語教學中的發掘與融入[J].現代職業教育,2021(5):54-55.
[2]陳星濤.英語基礎模塊課程教學中應用課程思政的實踐與創新[J].學園,2020(25):6-7.
[3]趙曉雪.從“打補丁”到“升級”: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的再認識——以中職英語學科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5):213-214.
[4]藍美新.“課程思政”理念下中職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廣西教育,2020(14):149-150.
[5]焦惟.高教版中職《英語》教材(基礎模塊)使用有效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9.
[6]尹菊紅.雨課堂支持下中職英語語法教學設計模式的構建與應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