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琦
摘要: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是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農村小學語文課堂運用多層次的朗讀為訓練手段,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實踐能力,有效培養、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 ? 朗讀 ? 語文素養
一、朗讀幫助培養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我們農村小學的孩子見世面少、靦腆,日常與父母、鄰里交流一般是方言土語,由于受本地方言的影響,普通話講得不標準、夾壯,以至于很多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平時不敢開口朗讀,課堂上不愛回答問題,或回答問題口齒不清,聲音不洪亮。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吞吞吐吐,詞不達意。針對這一現象,我了解到我們低年級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教師引導朗讀是孩子們說好普通話的一條捷徑。這些年來,我堅持每天的早讀帶領學生朗讀每一篇課文,通過帶領學生朗讀一篇篇聲情并茂的課文,在抑揚頓挫、情感飽滿的誦讀中,教會了學生對話的語氣、語調,加上我們教師平時注意對學生的朗讀及時做出多元化的評價,因而使學生產生誦讀的熱情和激情。如“長頸鹿大叔寄來一個包裹,您能幫我看看是什么東西嗎?”,“這是誰在我家門前種的花,真美啊!”(節選《開滿鮮花的小路》)實踐證明,在朗讀中,學生們不僅糾正了唱讀的錯誤,也糾正了夾方言的普通話,學生們知道了平時與人交流時說話要注意恰當的語氣,要用上禮貌用語,能讓人聽得舒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不斷的提高。
朗讀幫助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喜歡聽故事和講故事是小學生的天性,小學生年紀小,渴望表現自己。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我經常在班級舉行講故事比賽,要求學生多讀一些書,把看到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如果學生想講好故事,他們需要仔細閱讀很多的童話、寓言等故事來選擇。 讀一篇故事,首先要認準字,讀準音,這是朗讀的最基本要求,這就促使學生們在朗讀故事前,查字典,看注釋,標好調,讀好音。其次,在多次的朗讀中,學生們會注意盡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那么,他們的注意力必須集中,長期下來,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就養成了。同時,為了把故事講好,學生們會反復朗讀故事,對故事中的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進行揣摩,內化成自己的語言,在朗讀練習講故事的過程中自身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鍛煉。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有計劃地朗讀精讀課文、名人故事、古詩等,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還能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朗讀幫助小學生培養語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數誦以貫之,思索以通之”,誦讀是一切學習活動的開始。讓小學生大聲朗讀,反復背誦,可以使所有書面語言元素在學生的大腦皮層里留下系統的影響。讀了很多書,你就會印象深刻的,最終,這些語言元素會在你的腦海中形成。朗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最原始有效的方法,每個文本都有著“詩歌”之美和作者之美的靈感。大聲讀,可以還原這種美。熟讀百遍,其義自見,讀多了,文章的含義也就能知道個大概,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中心,體味情感。形成敏銳的語感和充滿想象的意境,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提高感知能力,進而內化為一種語文素養和能力。如我在教學五年級《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指導學生朗讀侵略者肆意踐踏,毀滅圓明園的語段:“他們把院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通過對比、反復地朗讀,激起學生對侵略者的無比憎恨,也激發了學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 、朗讀幫助培養小學生想象力,探究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是以抽象的文字記錄各種文化信息的“閱讀材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語言材料的空白點,引導學生進行想象,運用形象思維,品味語言的奧妙,通過朗讀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之間的對話。例如:教學《找春天》(二年級下)一課:“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在研讀課文中,我指導學生大聲朗讀后,設計了課堂練習,引導學生想象:小草是春天的( ? ? ? )?野花是春天的( ? ?)?嫩芽是春天的( ? ? ? ?)?經過思考和探究,學生們舉手發言。有的說:嫩芽是春天的畫筆,有的說:野花是春天的笑臉等等。學生的想象都是建立在對課文朗讀,內容的理解上,入情入境,這對學生的個人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大聲朗讀能讓學生打開想象的翅膀,促進了思維的拓展與提升。
五、朗讀幫助培養小學生寫作的能力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學生到了中高年級,雖然學到了很多文質兼美的課文,積累了豐富的詞句,可大多數學生寫起作文語言生澀,甚至是無話可說。課堂朗讀雖然是以“讀”為主要形式,但是其目的并非是讀,而是通過讀來學習與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并將其靈活地進行讀寫結合。在學生朗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掌握常用的比喻、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學生學習這些修辭手法,感受其給文章增添的趣味,這樣才能嘗試運用修辭手法來遣詞造句,讀寫結合,進行積累和仿寫。如《桂林山水》一課中對于“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描寫就運用了許多特殊句式,在分析這一語言特色后,教師引導學生反復誦讀積累外,還得安排仿寫練習。
靈活調控,以朗讀為切入點,構建一個扎實、簡單的語文教學課堂,在教學實踐中,只要我們對教材朗讀心中有數,必然能夠實現朗讀指導的高效化,實現學生朗讀能力,語文素養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邱金偉《朗讀課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讀與寫下旬刊》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