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彥
摘要:在我國,各個地方都存在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所謂幼兒園小學化是指一些幼兒園為了迎合部分家長的錯誤需要,提前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的不良傾向。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受社會競爭加劇及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人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幼兒時期各種能力習慣的學習對其后續發展的重要性,導致了人們對學前教育的高度重視,為了迎合家長盼子成才的迫切需求,許多幼兒園開始將小學的學業提前到幼兒時期進行學習。小學時期的日常教學活動占據了幼兒的大部分游戲時間,這種學前教育的小學化傾向嚴重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教育的規律,超出了幼兒所能接受教育的適宜度,不利于幼兒的全面健康成長和幼兒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去除;幼兒園小學化;實施策略
隨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頒布和國家對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問題越來越重視,“小學化”問題已經成為了當下一個熱點問題。幼兒園“小學化”傾向本身就是一種典型的“拔苗助長型教育”,嚴重危害了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對幼兒的成長的極其不利。《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中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下面就如何有效去除幼兒園小學化,淺談一下個人觀點。
一、與時俱進更新教育觀念,以思踐行
時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勢必對幼兒的成長造成不可逆轉的危害。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及危害,并采取措施扭轉這樣的勢頭,才能還原一個健康的幼兒園教育,還孩子一個開心的童年。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的直接實施者,他的任務是為幼兒未來的學習奠定基礎,是對幼兒實施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主張:“解放小孩的頭腦,解放小孩的雙手,解放小孩的嘴,解放小孩的空間,解放小孩的時間。”在幼兒教育中,我們要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使其健康成長。
我們身在教育第一線的園長、教師,要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明確辦園宗旨,以科學發展的理念為導向,做出最適宜孩子發展的教育教學計劃和兒童日常行為教學章程。在科學合理的教學行為規范中,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和幼兒教育事業和諧發展。
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幼教觀,合作共贏
幼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長的教育觀念和需求所左右。所以,幼兒園要改變小學化教育,就要積極主動地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以自身對教育立場的堅守,使家長認識到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弊端,以幼兒園和家長形成的教育合力促使幼兒教育回歸順應自然發展規律,科學健康發展的狀態。加強家長教育,擺正家長幼教觀念,可以利用幼教專家講座、大眾傳播媒體、家園合作等形式廣泛宣傳幼兒教育的科學理念,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幼教態度,從而使家長淡化對幼教的功利心態。
幼兒教育離不開學校、家長、社會各方面的相互影響。只有正確的輿論導向和社會風氣才能使幼教健康發展,抵制“幼兒園小學化現象”將順理成章地成為人們的共識。學校和家長的有效合作,才能讓幼兒得到一個健康發展的環境,實現共贏。
加強政府對幼兒園辦園的指導和質量監督,立法依法
我國是法制國家,依法治國。對幼教發展的法治規范,有利于社會各界人士清醒地認識科學的幼教發展道路。時代是與時俱進的,在社會發展的長治久安中,立法依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幼教事業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加強政府對幼兒園辦園的指導和質量監督需要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幼教的發展,教育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對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作息時間和班額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加大了對幼兒園的監督檢查,規范了幼兒園的辦園行為,控制了非法辦園和家庭作坊式的幼兒教育機構,建立了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長效機制,從根本上杜絕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教育行政部門要將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作為規范幼兒園保教行為的重要內容,認真落實文件精神,規范教學內容和保育行為。通過督導檢查,將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作為日常和年度督導檢查與評估的重要內容,加大督導檢查力度。注重對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問題的過程管理,通過明察暗訪、定期座談、電話舉報等方式,強化對幼兒園的監督,促進幼兒園健康有序地發展。
目前,學前班課程設置大多照搬小學,教材編寫不規范。有的編撰出版者功利思想嚴重,只注重效益,對教材胡編亂印。有的幼兒園直接選用一年級課本,這種教材并不適用于學前教育階段,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組織專業人士統一編撰科學、適用的學前教育教材。統一課程設置,編撰標準教材,有利于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具體實施。
幼兒園小學化嚴重剝奪了兒童在幼兒時期應有的快樂。我們應尊重兒童的實際,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兒童的發展。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幼兒教師應不斷學習,提高個人對幼教事業的認識,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以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為目的,讓孩子在快樂中健康成長。以各種不同的活動方式與家長加強溝通,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幼教觀。與時俱進地學習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實施教育規范。在教育教學中踐行科學合理的幼兒教育。
參考文獻:
[1]王琴.淺析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原因及解決對策[J].考試周刊,2020(A3):161-162.
[2]沈峰. 幼兒園去“小學化”才是真正的“領跑”[N]. 西江日報,2020-12-1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