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靜
摘 要: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高中教育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價值觀念、思想動態的了解和認識,使得他們的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互相結合、互相滲入,才能充分挖掘其價值。德育教育在學校不僅可以發揮其價值,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同樣也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在高中德育教育中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豐富德育教育內容和形式,進而確保學生建立合理的價值觀。
關鍵詞:高中德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德育工作,滲透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抽象性內容更生動、更直觀地體現出來,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德育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也要在德育教育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充分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精髓,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德育知識的學習,為學生后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實施德育教育的優勢
1.1有助于開創新的教育模式
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高中德育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建立一種新的教育模式,過去高中德育教育主要是把課堂作為主要的主體,老師是把握教學課堂節奏感和專業知識的實施者,學生僅僅非常被動地學習有關的專業知識,這類教學方式早已十分陳舊,并且其中所敘述的內容還相對落后,在學生中的接受度普遍不高。因此 在當今高中德育教育中,老師要融合學生現階段的學習特性和邏輯思維能力,選擇適合學生心理發展特點的主題,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體驗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德育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更貼近學生當前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老師要通過網絡向學生講述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中抽象性的德育知識,對學生的思想觀念起到很大的熏陶作用,并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使學生加深對這部分知識內容的印象,提高全面素質。
1.2有利于道德教育拓展新內容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的高中德育教育,能不斷地拓展和延伸心理健康教育的精華,為德育教育增添一些新內容,教師可讓學生通過網絡的作用,在課余時間內,通過網絡的作用,尋找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德育課外知識,使學生結合自身的理解力和學習需求,結合互聯網上的眾多資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它既能激發學生對德育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又能提高高中德育教育的效果和價值,從而充分發揮德育的優勢和重要作用。
2高中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策略
2.1建立與完善心理輔導室
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需要在學校內部建立和完善心理輔導室,以起到重要的支撐和引導作用。為確保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斷提高,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學校應加大對專業心理健康人員的引進力度,并在學校范圍內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使每個學生都能將自己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擾以及在心理健康方面遇到的問題進行全面的溝通和交流。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發展的中后期,面對高考的壓力和學習的壓力,內心會產生許多的疑惑和煩躁,如果不進行科學的解決,那么學生未來的發展將會非常嚴重,學校也可以在校內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針對青春期學生經常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2.2學科教師教學質量提高
整合高中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充分認識班主任老師和各學科教師對學生的重要作用,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需要建立一支專業的教師隊伍,使每一學科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科學滲透德育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再結合學科教育的優勢,使每位教師掌握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此外,在這一階段,需要全面總結和分析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為下一階段的德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3貼近學生的心靈世界,從學生個圖發展角度出發
老師在指導學生時,應該更多地從學生個體發展的角度去看問題,深刻理解學生的思維模式、觀點、思想世界。教師開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應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從學生中最普遍、最細枝末節的事情著手,引發學生的思考,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和建議。比如有些學生由于過于內向而不善于表達內心真實的思想,在人際關系交往中會出現問題,在內心產生消極自我價值的悲觀心理,對健全人格和合作精神團結互助的品質產生了一定的阻力。這時,教師先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給這類學生以充分的理解和鼓勵,然后耐心地引導此類學生,糾正學生的不正確認識,減少消極情緒,建立積極情緒。老師又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提出一些小建議和小方法,慢慢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改善不良交往的性格特點,從而最終促進學生團結互助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
3結束語
高中生面臨的課業壓力和學習壓力很大,因此,為了讓學生能積極地克服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和阻礙,學校要充分發揮高中德育教育的優勢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盡全力去培養好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讓他們能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肖志堅.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教學中的有機融合[J].中國培訓,2016(10):160-163.
[2]何文元.淺談心理健康教育和高中德育工作的融合[J].新課程,2017(03):65-67.
[3]朱小兵.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應用探究[J].文存月刊,2017(24):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