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燕
【摘要】 音樂審美心理在教學中是一項重要的能力體現,在音樂教學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可以得到培養的,本文著重分析了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音樂審美心理的過程,闡述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作品進行分析,找到完善的策略,加強學生音樂審美理解和情感融合。
【關鍵詞】 音樂審美;音樂欣賞;高中音樂教學
音樂教育在高中學習階段可以有效緩解學習壓力,針對高中音樂欣賞教學,注重音樂審美心理的培養是一個重要的教學任務。隨著信息時代的推進,音樂教學開始接觸并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高中生的音樂審美心理的重要作用也逐漸凸顯出來。
一、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音樂審美心理概述
1.高中生音樂審美心理的過程
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音樂審美心理主要經過四個過程:首先,音響感知階段,在高中生基于生理和心理獨特的成長變化狀態下,在形成審美心理最終目標前第一步就是音響感知,從聽覺上對音樂作品的音量、音調、音色等進行一個初級的印象,對于聲音進行一個簡單的辨別和判定,這是在感知音樂;其次,情感體驗,在音響感知的基礎上,加入聆聽者的個人情感理解,注入情感元素的認知,豐富音樂審美;再次,審美個體開始進行想象聯想空間,將情感與認知融合,進行想象和創造;最后,形成理解認知,形成個人獨特的審美心理。
2.高中生音樂審美心理的特點
高中生音樂審美心理的特點包括:心理認知水平不高、審美心理易受周圍環境影響、片面性、審美形式單一等。高中生基于其成長階段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對音樂欣賞中的認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包括審美理解認知能力單一;在對音樂作品進行審美的過程中,極容易受到心緒的影響,導致審美具有片面性;審美形式主要通過音樂旋律和熱鬧程度來判斷,所以具備一定的單一性。
二、音樂審美心理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音樂審美心理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以《黃河大合唱》為例,學生在欣賞和審美過程中,更多地關注旋律,作為高中生最容易理解的就是旋律氣勢磅礴,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并由配樂詩朗誦和樂隊演奏連成一個整體,音樂語言明快,振奮人心。這是高中生審美心理比較直觀的理解,相對于這首作品更加多元化和深刻的理解還是有些欠缺的,這也正說明音樂審美心理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存在的問題,正表明了高中音樂欣賞教學有待改進。
2.音樂審美心理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存在的問題
(1)高中生音樂審美存在一定局限性
本文分析著重圍繞《黃河大合唱》,從前文可間接地看出高中音樂審美存在的局限性,對作品進行審美和認知時忽略了對作品的創作背景的理解和學習,忽視作品的精神層面和精神認知等問題。比如,作品描述黃河船夫頑強堅忍的精神,為抵達對岸堅持不懈以及勇敢頑強的民族品質再現,在高中生審美過程中,這一部分的審美和情感的注入是薄弱的。
(2)學生自主想象力缺乏培養
在傳統的教育狀態下,高中生的主導地位是薄弱的,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以往的灌輸式學習方式已經在改變和創新,但是在過去的教學方式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在音樂審美中就體現出來。有的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黃河大合唱》的欣賞,直接告訴學生按照作品進行合唱,這樣雖然是深入到作品中去,但是忽略了學生自主的想象和創造能力,忽略了學生對表現和感受作品的多元化方式。
(3)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內容單一
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內容單一主要體現在教師忽略多媒體教室教學的重要性。對于音樂的審美心理的培養和形成,需要利用豐富的教學技術和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單一也包括教材內容的單一性,對于音樂作品的豐富工作還有待改進。
三、音樂審美心理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加強學生音樂審美理解和情感融合
應用策略之一,就是加強學生音樂審美理解和情感融合。《黃河大合唱》的欣賞和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展示作品的旋律和正確的演唱方法,還要加入情感的理解內容,向學生聲情并茂地講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加深作品的情感認知,將理性認知與情感認知有效結合,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才富有立體性和多元性。
2.提高學生的自主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應用策略之二,就是提高學生的自主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高中階段的音樂欣賞教學更要注重學生的主導地位,為他們指引正確的審美方向,讓學生自主體驗和發表自己的意見,針對作品的表演形式進行更多開發,使學生產生豐富的想象空間和創造行為。
3.合理選擇多元化教學內容
應用策略之三,就是合理選擇多元化教學內容。比如,《黃河大合唱》的展現,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室進行多方面的展現,使學生從視覺、聽覺等不同方面進行感受,也可以加入情景式體驗教學的方法,完善教學內容,引入不同形式的音樂作品,豐富學生對于音樂審美的理解形式。綜上所述,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才能有助于學生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音樂欣賞教學中需要更多注重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因材施教,加強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有助于緩解學習壓力,幫助學生提高對事物的認知能力,符合教育改革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苗.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民族音樂教學網絡資源庫建設研究[J].戲劇之家,2020(30):99-100.
[2]陳思霖.淺析巧用網絡資源,提高學前教育音樂課堂教學實效[J].明日風尚,2019(1):107.
[3]李民.網絡鋼琴教學的那些事兒[J].鋼琴藝術,2020(04):4—7.
[4]許多.利用網絡優勢在音樂教學中有效應用的研究[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9(0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