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有四個方面: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隨著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交往密切程度不斷提高,英語在基礎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社會和家長衡量學生能力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一個小學生能否學好英語已經逐漸成為教師與家長關注的焦點,但我國小學英語教學中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筆者擬針對我國小學教學特點提出改進措施,期望給小學英語學科提出更科學、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英語教學;教學特點;改進措施
【作者簡介】黃天愷,紹興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一、現狀與特點
1.學習目標寬泛與教學效益低下。應試教育是我國當下教學的大環境,而英語教學的目標方式又相對落后,小學英語教學存在追求不切實際的理念,導致了教學高耗低效。由于我們的老師與家長所期望的目標宏大且寬泛,大多數主要為提升學生英語的成績,特別是小學,繼而普遍采取填鴨式或者生搬硬套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我們現在看到的結果往往是,課堂是老師自言自語的“一言堂”,而作為小學生,他們唯一可以做的是與老師和學校的教學節奏進行同步學習,呈現出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中國傳統式的“傳道授業”,只有老師在臺上侃侃而談,小學生們在臺下悶頭悶腦學習的刻板場面,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機械化”教學一點不為過,這些都是以教師的“教”代替了小學生“學”的行為,反映了學習的主體是教師,而不是學生,是傳統的站在“教什么”“如何教”的視角,而不是“學什么”和“如何學”的視角。
出現上述小學英語教學的“經典現象”,非但很難帶來有效的教學效率,反而會使本就對英語學習懵懂的小學生變得更加無趣,它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打擊極大,它是很多小學生學不好英語的主要因素。在這種刻板的教學方式影響下,我國小學生對初級英語的收獲大多停留在書面閱讀和聽力上,聽得懂、說不出(啞巴英語)儼然成為我國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大問題。
沒有全方位和明確目標的英語學習難以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故只停留在書面閱讀和聽力上的“啞巴英語”,是目前我們看到的小學階段英語學習的社會普遍現象,問題嚴重且亟待解決。
2.主體性質混淆與學習技巧缺乏。筆者經過調研發現,在絕大部分的小學英語教學中,老師還是鼓勵或者要求小學生去死記硬背那些英語單詞、時態和慣用語等,甚至讓學生背字典。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主體性質混淆,老師把自己當作了主體,忽視學生的存在感,這種“填鴨式”教學方式和“死記硬背”學習方式造就了許多學生的惰性,在此影響下,大多數小學生都無法做到真正的理解英語學科的要旨,自然也就很難找到小學英語學習的技巧,真實的情況是,大多數學生都過分依賴老師,如果沒有了老師的幫助他們甚至很難獨自完成英語的學習,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學習中小學生呈現出被動應對的景象。
3.評判標準不一與施教千篇一律。要判斷事物的好壞應該有一個普遍認同的標準,學習英語也一樣。可事實上,我們許多學校對小學生學習英語好壞的標準并不相同,如認為在小學有沒有記住近萬個單詞、能不能背出一本常用詞典、是否可以將語法倒背如流、英語考試接近得了幾分等,這樣就造就了死記硬背和“模板式”教學模式,考試和考核完全按照程序來,不離開大綱一步。小學生們如果按照這樣的要求進行學習,學一知一,死記硬背,學生學到了這些模塊式的單詞和句式,應用到現實和生活中,就會出現脫離實際場景和生搬硬套的現象,聽者一頭霧水無法溝通,看著前后不搭難以理解。作為小學生本身,日復一日枯燥的背誦和記憶,易產生厭學的情緒,慢慢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學習成績每況愈下。
有的老師認為會說、會用和會溝通最重要。他們側重讓學生多學習口語、俚語和交流,花很多時間在語言應用方面,成天進行開放式教學,課堂氣氛非常好,學生興趣濃烈,但如果過分地活躍了學習的氣氛會淡化許多經典句式和規范的學習,造成學習考試成績的下降。
4.學習目標遠大與教師任務繁重。家長的期望與學校的目標永遠是一對矛盾。為了順應當下社會和家長的需求,學校往往會給小學生們制定一個較宏大的英語學習目標,包括學習什么課程、購買什么參考資料、做哪些模擬考卷等,也算是一個學習“工程”。
面對這些目標,學生苦不堪言是一方面,而老師的教學任務更是過于繁重。在大多數學校,一位英語老師往往要承擔多個班級的英語教學任務,有的英語老師為了更多地與小學生進行交流,主動要求同時擔任班主任的職位,使得很多老師對教學任務應接不暇,也就很難做到對學生進行點對點的教學。這樣一來,老師肯定難有充分的時間去對英語課程做精心安排。再者,老師欲讓小學生的學英語水平得以提高,想在英語考試中名列前茅,就會采用填鴨式方法進行教學,可想而知,時間一長,由于過于繁重的教學任務,老師對教學工作也像學生學習一樣產生厭倦情緒,進而嚴重影響小學英語教學的效率。
二、改進措施與具體方案
1.核心素養要與課程體系緊密結合。核心素養要求全體小學生注重素質教育和整體設計目標,它體現了我國對小學英語教學的靈活開放和學生主體的突出,也是尊重人與人的個體差異。筆者以為,我們可以采取學習活動途徑,倡導參與場景體驗,結合學教的過程評價,繼而促進小學生學習進步等基本理念。故核心素養要與課程體系緊密地結合,它是衡量小學英語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據,這與英語教學的核心素養精髓相契合。
核心素養如何與課程體系緊密地結合?如何構建合理有效的小學英語教學課堂?
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帶頭作用。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技能和學習習慣的形成期,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因為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多會以教師的行為方式為模板進行模仿,繼而養成自身的學習方式,故英語教師要在課堂中做好典范,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以自身的學習核心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帶動學生。教師要有較強的英語掌控力,一定要根據不同的授課內容,創立差異性的教學環境,課堂中與學生融為一體,逐漸將學生帶入到為教學所營造的教學環境中。
其次,在此階段,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制定特定的計劃,讓小學生在學習英語上產生興趣,從而使其學習的主動性自我發揮。這是學習英語最為困難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最后,需要社會和家長的配合。筆者以為,現在對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企望除了小學生和教師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群體是社會和家長,尤其是家長為甚。為了學生學好英語,這個群體應該正視自己英語教學的能力,并審視自己的期望值,要做到放手、放心、放下,讓小學生英語學習走上自覺的路子。
2.借力學生自己之力培養興趣。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學英語是否具備學習的興趣將會直接導致其學習效率的高低,經常出現天壤之別的學習成績和英語應用能力,跟小學生學習興趣有正相關。如果小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活躍,通常其擁有極強的學習主動性和求知欲,他們具有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教師不管在課堂還是在課后甚至不需要過多干預其學習活動,只需在其學習的方向上出現問題時給予一些的指引便可。有興趣的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就能夠確保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識,并能夠通過自己逐漸找到學習技巧,高效的自主學習能力自然而然地培養出來。故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培養其對小學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
如何提高興趣?筆者以為“寓教于樂”是針對小學生的有效方法。我們可以通過游戲來吸引他們學習英語的注意力,特別對于較為晚熟且自制力較差的男孩子,游戲更是每天必不可少的“課程”,因為一般的上課是“淡而無味”的,而“游戲”比起上課來要有趣得多,所以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游戲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比如,可以將課堂提問可以競賽的方式進行,對于表現特別突出成績優異者,給予一定的鼓勵、獎勵或者加分,這種趣味性會間接提高小學生與教師的互動,能有效帶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培養小學生對小學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
3.借用科技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科技在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因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們可以在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幫助下,將抽象的小學英語知識以圖像、視頻等方式呈現給學生,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讓他們更容易理解,這就等于間接地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課堂要成為靈活的環境,通過鑒賞國外優秀的影視作品提高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讓他們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使其聽力和口語得到可觀的提升,也能確保小學生不至于因為老師的口語瑕疵而導致他們可能成為“中國式英語”。
近些年來,特別是新冠疫情發生后,英語“云課堂”逐漸趨于成熟。教師在云課堂的協助下,能為小學生在課堂外構建出一個更為放松愜意的學習環境,使他們能更輕松地對知識進行預習和復習,也能彌補教師因教學任務過重而不能進行點對點教學的難題。“云課堂”還有另外一個功能,即對于理解能力較差的小學生來說,可以在“云課堂”提供的復習功能幫助下,通過反復觀看教學視頻,直至完全掌握有關知識。在這種“背靠背”的情景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維護“差生”的自尊心,為他們樹立起學習信心,為他們在后續的英語學習中更努力地學習。與此同時,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小學生來說,“云課堂”的“預習功能”能幫助他們大幅度提升預習效率,減少他們的預習時間,他們能舉一反三理解課程內容,確保這些“好學生”在后續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能更快地掌握知識。
4.推行多教學策略提高學習效率。學習效率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關鍵。它是目前存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大問題,也是我國小學教育中的難題。筆者以為,要想提高學習效率,首先是教師不能故步自封,想靠自己個人的力量解決此問題,唯有推行多教學策略提高學習效率。
英語教學包括聽、說、讀、寫四部分,每一個均應該有不同的教學策略。語言學家的研究表明:兒童語言能力的提高是綜合的整體提高,聽說讀寫各項能力是相互制約與相互促進。
“聽”和“讀”是語言輸入,最后形成語言輸出。“說”和“寫”是語言輸出的主要形式,輸出一般是讓外界了解一個人英語水平的標尺。故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針對這四個方面制定教學策略。主要有合理設計各項教學活動,采用多種手段引導小學生“以聽促說、以讀促寫”。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小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十分有限,語法也不是掌握得較為牢固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是尤為必要的。
三、結語
英語知識的學習跟其他語言一樣都需要不斷積累,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生英語教學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已有的聽說讀寫各項能力,教給他們適合其自身的學習策略,相信小學生們的英語能力經歲月的積淀,會為今后的英語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王薔.小學英語課程應遵循的幾個原則[J].教學實踐與研究,2002(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