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的主旨為深入分析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以期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優化學生的英語素養。以文獻探究為理論基礎,通過分析可知,可從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應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教師應為學生構建良好的閱讀環境、教師應重視閱讀后與學生的互動等幾方面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周娟,江蘇省沭陽如東實驗學校。
引言
在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迎來了全新的挑戰。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培養學生的英文素養,已經成為當前初中英語教師普遍關注的重點課題。本文通過對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英語閱讀的意義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幾點教學策略,對于提高初中英語教育的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英語閱讀的意義
語言是文化重要的承載者,能夠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想培養學生的英文素養,提升學生的英文語言技能,就要使學生能夠了解其語言背后的國家文化。閱讀的第一目標是要理解文章的含義,掌握其所傳達的深層思想,因此,加強閱讀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范圍,除了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外,還能夠對其精神面貌及心理素質進行影響,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的重要表現形式,因而學生閱讀能力的強弱與其能否正確解讀信息、收獲信息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學生在英文讀物閱讀過程中,不僅能夠更多地了解其背后的國家文化、積累更多的語言詞匯,還可以提高自身的英語表達水平,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后續的英語教育奠定基礎。
二、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1.英文閱讀題材的局限性。英文讀物包羅萬象,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然而,目前初中學生的英文閱讀題材較為局限,基本僅限于英文教材,雖然教師也會推薦一些英文讀物,如英文報刊、雜志,但受各種因素所影響,學生們并未養成閱讀英文讀物的好習慣。有些英語能力弱的學生既看不懂也不想看,很難培養其閱讀習慣;有的學生英語能力相對較強,但大多數也只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把學習重點都放在閱讀練習上,而忽略了閱讀本身的樂趣與意義,不利于核心素養的形成。
2.教師對于閱讀的認識有偏差。一些初中英語教師對于英語閱讀教學存在一定的認識偏差,將教學重點放在詞匯、句型與語法知識方面,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對以上重點信息做了大量的課前工作,卻忽視了閱讀本身的含義。閱讀本身的意義是使學生能夠了解文章所傳達的信息,并將這些信息轉變為自身的知識文化儲備,最終能將這些文化信息再傳達給其他人,因而閱讀的重點應該是文章內容本身,而不僅僅是淪為教學中的一種工具。然而,大部分的教師沒有認識到這一點,認為不能將時間浪費在閱讀上,應該把有限的時間用在教學上,從這一層面來講,也是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一種表現。
還有一些教師除了要對英語讀物中的知識點進行著重講解外,還要為學生安排大量的練習作業,以便讓學生能夠夯實所學知識點,甚至沒有對文章進行有效精簡,就要求學生能夠背誦整篇文章,給學生造成了極大的負擔,不但不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反而給學生帶來負面情緒,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3.教師沒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起到引導作用,而學生才是進行學習的主體,但很多教師沒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往往會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只讓學生們根據板書記筆記、對重點內容進行死記硬背,從而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課堂參與率極低,難以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英語思維的養成。如,有些教師在閱讀教學開始前,會讓學生自行對文章中的生僻詞進行查找,并標注含義。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學生順利完成閱讀,但卻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為有些英文詞匯是可以通過聯系上下文而推測出其要表達的意思,所以不經過這個推測過程,就直接去查找答案,容易使學生養成對工具書的依賴性,不利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4.教師對于學生的閱讀評價單一。很多教師對學生的閱讀評價比較單一,主要通過閱讀練習題來對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檢驗,如選擇題、判斷題以及填空題等。這種閱讀評價的方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只適合用來應對英語考試,而不適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符合核心素養對人才的需求,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
三、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1.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閱讀教學也和其他課堂教學一樣,必須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真正實現閱讀的意義。
首先,在英文讀物的選擇上,應該是由學生自主選擇自身所感興趣的內容來展開閱讀,而不是由教師強制性將讀物安排給學生閱讀。學生應該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認知能力以及英文水平選擇適合自身的英文讀物,并合理安排閱讀計劃與閱讀策略。當然這里主要是指對課外讀物或者拓展閱讀的選擇上,要以學生的意愿為主。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英語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國家教育部門經過慎重篩選、確定適合現階段中學生學習所需要的內容,因而學生應重視教材中的文章及其中的知識點,不能因為不是自己所喜歡的類型就放棄學習,不利于提升自身的英語能力。
其次,在學生進行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起到引導者的作用,對學生在閱讀中產生的困難進行有效引導,使其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自習能力。在閱讀結束后,教師應予以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讀后感,從而使學生能充分地表達自身的想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教授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Food and lifestyle”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們提出幾個問題,如“What do you often eat for three meals a day?”“Do you know how to eat healthily?”“If you are not strong or healthy enough, what do you plan to do?”。先通過幾個問題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加強學生們的參與感,再引導學生們對課文進行閱讀并理解,對于生僻詞匯,可以讓學生們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先推測一下,如果學生們推測正確,要予以其鼓勵與表揚,如果推測錯誤,則讓學生們再重復閱讀一遍,并聯系我們生活中的日常對話形式推理一下,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多數學生都能推測出詞匯所表達的大概意思,然后教師可以再對生僻詞做具體解釋。當學生們可以熟讀課文時,教師可以再向學生們提問,如“Is Kitty's lifestyle healthy? Why?”“Is Daniel's lifestyle healthy? Why?”,通過這種問題可以檢驗到學生是否準確掌握了文章的內涵。最后,教師可以采用情景對話的方式,讓學生們以“Food and lifestyle”為主題,自由進行對話練習,并布置家庭作業,參照本節課的內容,可以自己編寫一段情景對話,或者談一談自己對健康飲食的看法。通過這種方式來加強學生對健康飲食的認識,并強化學生的英文閱讀能力與表達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教師應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學生掌握英文語言技能的重要途徑,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將激發學生對英文閱讀的興趣作為教學任務的重點,以便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根據相關調查表明,百分之三十八以上的學生對英文故事有濃厚的興趣;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學生比較喜歡英文周刊;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學生沒有太固定的閱讀方向,往往是突然想到什么主題就會自己去查找一些相關資料來閱讀;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學生選擇了課外閱讀練習冊。由此可見,學生們還是對有一定趣味性或有包含新鮮事物的英文讀物更感興趣。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時,一定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來對其進行引導,有助于提高興趣培養的有效率。
例如,在教授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Let's celebrate!”這一單元時,教材中介紹了一些國內外的傳統節日及其背景與意義,學生們對于這種故事類內容的接受程度較高。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先將學生們進行合理分組,再為其布置任務,可以利用互聯網來進行國內外重要節日的收集與整理,其中要包含節日的名稱、時間、由來以及慶祝的方式與意義。具體如何分配每個人的任務,則有組長來進行安排,需要每個人都要參與其中,可根據學生不同的英語能力來進行任務的布置。最后,小組成員們齊心協力將所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合理歸類,然后共同制作一期英文小報,并張貼到教室的板報墻上,由學生們共同進行投票評比,獲勝的小組可以領取到教師所準備的小禮物。通過這種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并使學生們在搜集與整理的過程中,了解到我們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傳統文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3.教師應為學生構建良好的閱讀環境。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充分與作者建立共情,從而體會文章的深層內涵。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構建良好的閱讀環境,如可利用課本劇教學法,讓學生們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聯系自身對文章的理解,將所閱讀的內容以舞臺劇的形式表演出來,有助于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英文素養。此外,學生們還可以據自身以及其他同學的表演進行相互交流與點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提升閱讀的樂趣,便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4.教師應重視閱讀后與學生的互動。在英語閱讀教學后,教師應重視與學生的互動,通過教師學生閱讀情況的評價以及學生對教師引導能力的評價,教師可以發現學生的不足之處,并針對其弱項對其進行重點培育,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反饋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及時予以調整,以便制定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此外,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不應用正確或者錯誤來對學生進行評價,或者單純用“good”“great”這種敷衍的表揚方式來對學生進行鼓勵,而是要指導學生,哪里做得非常好,應該繼續發揚,哪里做得還不夠好,可以更進一步改善,有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給予學生繼續學習的勇氣與幫助。
結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與研究,在核心素養視野下,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幾點相應的策略: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應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教師應為學生構建良好的閱讀環境,教師應重視閱讀后與學生的互動。文中所提的幾點策略,對于培養學生的英文閱讀習慣,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張蕾.抓住方向 用對方法——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讀寫算,2020(29):163-164.
[2]邵平.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視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9):86.
[3]田生俊.核心素養視野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7):35-36.
[4]黃登河.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4):61-62.
[5]孫秀云.淺談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