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文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知識體系中,古詩詞是極其重要的內容,通過對古詩詞的學習,可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其記憶力,陶冶其情操。《語文課程標準》對古詩詞教學提出這樣的要求:“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為了落實這一要求,教師需要不斷改進古詩詞教學策略。
關鍵詞:古詩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3-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22
小學階段,古詩詞這部分知識是構成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這些優美的詩文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感,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遵循新課改的要求,對古詩詞教學提高重視程度,積極總結教學經驗,讓學生通過對古詩詞的學習達到了解和熱愛傳統文化的目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真正讓古詩詞進入學生的生活,浸潤學生的人生。然而,當前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著一些不容樂觀的問題,文章基于當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現狀,對古詩詞教學的改進措施加以探究。
一、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
當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學生欠缺誦讀興趣、對古詩詞理解浮于表面、對古詩詞存在距離感與陌生感,以及缺乏拓展和延伸等問題,這些問題普遍存在于當下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困擾了很多語文教師,大大影響了小學生古詩詞學習的效率。
(一)學生對于古詩詞誦讀缺乏興趣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新課程標準對1-6年級的小學生提出了背誦古今優秀詩文75篇的要求。可以說,誦讀是學習古詩詞的必經之路,也是學習古詩詞的關鍵一環。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時,應當明確誦讀這一教學方法的意義,讓學生多誦讀、多感悟。朱熹曾經有過這樣的論斷:“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然而,小學生普遍對誦讀古詩詞缺乏興趣,因為古詩詞中的很多表達與現代漢語截然不同,誦讀的過程中會有陌生感,背誦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對于古詩詞誦讀的不足,會嚴重影響學生古詩詞學習的效率和對古詩詞美感的體會。
(二)對古詩詞理解浮于表面
古詩詞短小精悍,有著豐富的意象,蘊含著深刻的內涵。小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不足,對于古詩詞中的字詞缺乏了解,對于古詩詞缺乏品味,所以對古詩詞的理解常常會浮于表面,無法深入地感知古詩詞意象,很難準確地體味詩詞情感。
(三)學生對古詩詞存在距離感與陌生感
古詩詞距今年代久遠,與現代的表達完全不同,古代文化、習俗與現在也有著一定的差別,因此學生對于古詩詞常常會存在距離感和陌生感。學習古詩詞的時候,能夠沉浸其中,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有利于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但是由于存在距離感與陌生感,學生很難沉浸其中,這會導致他們對于古詩詞的理解無法深入,對于古詩詞的意境也無法體會。
(四)缺乏拓展和延伸
古詩詞的學習內容除去字詞的學習、古詩含義的理解,還包括詩詞中情感的體會、文化的熏陶、視野的開闊、格局的提升。僅僅從古詩詞本身著手,難以實現以上目的。為此,教師應加以拓展和延伸,為學生拓展詩詞以外的歷史、人文、地理等多重內容。然而,很多教師在古詩詞教學時,缺乏對古詩詞內容的拓展和延伸,或者只做到了點到為止,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也僅限于學習詩詞本身。這并不利于學生在古詩詞的學習中獲得情感的升華、文化的熏陶、視野的開闊與格局的提升。此外,從小學語文教材當中收錄的古詩詞來看,數量并不是很多,雖然部編版的語文教材在古詩詞方面有所增加,但是相對于學生需要掌握的古詩詞數量來說還是不夠,學生能學到的僅僅是冰山一角。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改進措施
針對以上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想要實現古詩詞教學質的飛躍,改進這些問題,應該對癥下藥,一線師生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通過誦讀的方式,讓學生達成對古詩詞欣賞的目的
小學生的思維水平處于發展時期,其記憶力表現得也十分活躍,考慮到這些情況,小學語文教師要通過引導和組織學生對古詩詞進行各種形式的誦讀,使學生實現對古詩詞內容的有效記憶,并在反復的誦讀當中領略古詩詞創作者蘊含在詩文中的真情實感,以及詩文營造出的文學意境,久而久之,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將會更上一層樓。除此之外,借助誦讀的方式,也將幫助學生達成對古詩詞的積累。為此,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誦讀,在誦讀中欣賞詩詞。具體地說,可以利用多種途徑豐富誦讀的形式,比如開展詩詞誦讀會、詩詞沙龍,利用微信進行詩詞接龍、每日早讀等。只有多誦讀,學生才能逐漸領悟詩詞的旋律美,在此基礎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古詩詞。
(二)引導學生體味古詩字詞,感悟古詩詞的深意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古詩詞則是文學中最精粹的語言。古詩詞包含語言的音樂美、形象美、色彩美和凝練美,這就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時,應當耐心帶領學生反復揣摩古詩詞,才能夠實現對詩文內容以及情感的準確理解,體悟到詩文表現出的意境美。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忽視了這一點,那么學生對所學的古詩詞內容很難產生投入感,這就會影響其對詩文精髓的理解。需要指出的是,小學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古詩詞時,不能越俎代庖,應當采取啟發式的教學方式,以便能夠引導學生自行發現和洞悉古詩詞之美,而不是由教師生硬地告知學生這首詩美在何處,妙在哪里,否則學生在學習古詩詞過程當中的主體地位就無法得到體現。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讓學生靜下心來,認真品咂古詩詞中的每一個字、詞,并思考如果用其他的近似詞替代會不會更好。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生便能領會古詩詞作者在創作詩文過程當中的嚴謹性,進而能夠從古詩詞的字里行間領略和體會古詩詞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