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妍妍
山東省鄒平市長山鎮范公小學,山東鄒平256206
作為學生健全人格塑造、心智發育的關鍵時期,班主任在小學階段要切實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促使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為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健康高尚道德觀念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文著重就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進行探究,以期促使學生實現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小學階段的學生模仿能力較強,極易受到周圍環境和周圍人的行為舉止的影響,所以作為學生在學校接觸時間最長的教師,班主任應著重對自身的行為舉止進行規范,以為學生樹立一個標桿和良好的榜樣。如在以集體形式進行的打掃衛生的活動中,班主任也應參與到該項活動中,這比單純的語言說教要更加有效的多。學生在班主任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中能夠養成愛勞動、講團結的良好行為習慣,同時也使得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有所增加,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班主任在教學和生活中,應以身作則,嚴格按照道德行為標準來進行自身行為規范,所謂正人先正己,這是最有力且有效的德育教育形式。
通過師生面對面的進行德育教育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形式,這種教育形式一般是針對于犯了錯誤的學生。小學生是活潑好動的,他們對于很多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很多時候迫于好奇心的驅使會犯下一些錯誤,那么班主任就可以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幫助學生去尋找犯錯誤的原因,讓學生認識到犯了錯誤就必須要改正,并且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當中不再犯類似的錯誤,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一點一點的去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逐漸的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且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形成非常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更加信任班主任,這更有利于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德育教育工作包括了法律、道德、行為、心理等多方面內容,因此在進行德育教育時,需要德育教師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道德素養,這就需要對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培訓,將小學生守則、日常禮儀、法律常識、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多項德育內容與培訓工作相結合,使得班主任在專業德育知識的導向下更好、更專業地進行德育教育,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不成熟,興趣愛好以及行為習慣更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就應積極的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發展特征,通過德育環境的營造與創設,來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教育。首先,班主任教師應嚴格依據德育教育要求以及學校的規章制度。其次,學校還可以通過布告欄、宣傳欄或教室板報的區域,進行德育知識的公布以及優秀學生、光榮事跡的展示,使學生能從自身周圍熟悉的榜樣身上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內涵,實現自身德道品質的提升。最后,班主任教師還應注重開展具有德育滲透意義的德育教學活動,既可以利用主題班會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也可以利用節日的機會。
學生的德育教育是一個長期堅持的工作,然而要想幫助學生建立穩定、穩固的高尚思想品德,僅僅依靠學校和班主任教師是遠遠不夠的。家長、教師和學校需要進行經常的溝通,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學生實際且真實的心理狀況,并且教師、學校和家長之間需要建立一致的德育教育目標,因為這是德育工作開展的基礎,也是避免學生受到存在分歧的德育理念的影響進而形成扭曲的心理狀態和思想價值觀。另外對一些還沒有認識到德育教育重要性的家長,班主任教師也應該及時的了解情況,定期家訪向家長普及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說服家長切實配合學校和教師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和行為約束,進而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的工作質量。
實施德育教育的途徑有很多,而不是拘泥于某一種固有的形式,班主任可以利用當下流行的教學模式來實施德育教育工作,并為學生增加實踐機會,從而提高德育的實效性。班主任可以利用翻轉課堂的形式展開德育教育,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引導學生尋找“感動中國”先進人物的事跡,讓學生在通過搜集資料來了解這些先進人物的光榮事跡,讓學生講述身邊的德育故事,并結合自己的經驗說一說今后要怎么做,這么做的價值是什么等。班主任也可以通過表演的形式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搜集一些關于傳統美德的故事,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
小學班主任教師應該利用課余時間多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真正的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切實的做到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學生也會充分的信任自己的班主任教師,這樣學生在出現任何問題的時候,也會愿意和班主任教師進行交流,這樣有利于班主任教師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對于學生的正確的引導,并且可以盡最大的努力來為學生解決困難,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所以,這就需要班主任教師充分的對這個學生進行了解,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加強對于學生的正確引導和德育教育,使得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教師還有其他同學,以及家長的關心和愛,從而下定決心改正自己不良的行為習慣以及思想,為學生健康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保障。例如,在兩個學生發生矛盾的時候,班主任教師首先應該明確其產生矛盾的原因,然后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教育,一般學生之間的矛盾都是一些小事,班主任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以團結同學,文明禮讓,互敬互愛的原則來進行相處,珍惜同學之間的美好的情誼。發生矛盾的雙方都應該積極的向對方道歉,從而形成和諧良好的班級氛圍。
小學班主任教師,為了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德育感悟和經歷,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德育體驗。通過一些具體的實踐活動,可以最大程度上的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促進學生自身思想道德修養的提升。例如,小學班主任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德育實踐活動,在活動中班主任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破壞環境的不良的行為,以及所產生的的嚴重的后果,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使學生樹立更加堅定的環保信念。通過這樣的實踐德育活動,充分的使學生感悟到了愛護環境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作為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綜合能力、實現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小學德育教育應得到各科教師和班主任的重視。班主任教師應將德育教育工作作為自身班級管理中的重要目標,不斷提升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更新德育教育方式,進而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