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藝華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此教學環境下應運而生。在農村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率,并促進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
【關鍵詞】農村初中;信息技術;小組合作學習;高效課堂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北師大肖川博士曾給它下過定義:“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新課標、新理念的環境下,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到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我們發現,在實現教學目標、改進學習方式上都起到了跳躍式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中積極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團隊合作精神,組織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實現學生之間有效交流,并碰撞出思維火花,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提高和打造高效課堂的新策略。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和體會,談談農村初中信息技術課中如何巧抓合作小環境,從而打造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一、巧妙講解,讓合作學習更直觀
“意在行先,思而后動?!毙〗M合作學習不能流于形式,簡單分配各小組完成某項任務,教師應在授課前讓學生真正明白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哪些好處?因此,在教學中要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首先要讓學生充分理解什么是合作學習,信息技術課不同于其它學科,因為信息技術課大部分是在電腦室進行上課,有些學生看到電腦,就如老鼠愛上貓一樣無法自拔,從而引發課堂紀律失控,學生們在課堂上無法安心學習、教學效果不好等現象。例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前,筆者會通過視頻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解說,讓他們明白什么是“合作學習”。在講解的過程中,通過《天鵝、大蝦和梭魚》的課文,播放與這篇課文相吻合的動畫視頻,讓學生們充分了解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從而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順利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視頻的播放,學生們已初步了解到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團隊模式,是需要小組的每個組員充分做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將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得淋漓盡致。除此之外,筆者引導小組長通過了解組員的個性特點,進行有效分配。如此,學生清楚地明白自己在組內不同角色所承擔的任務以及自己對最終學習成果起到的關鍵性作用。只有學生充分理解了“合作學習”的含義,學生才能在課堂上各司其職,輕松愉快地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靈活分組,讓合作學習更愜意
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教師若將信息技術運用得好則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助力,反之則變成一門枯燥乏味的課程,這是不利于教學的。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領悟能力等參差不齊,要想兼顧到每一名學生都對信息技術課堂感興趣,需要教師吃透教材并深入了解生情,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綜合考慮課程的設計,靈活分組,讓學生們對小組合作學習充滿興趣和熱情。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清楚地知道,尤其是一些農村初中學生,受自身和環境的影響,實踐操作能力有限,小組合作意識薄弱。雖然進行了分組,但是學生往往一臉惘然,不知道自己在小組內究竟要做什么,要么就自己做自己的,小組成員間不會進行合作,沒有合作意識,更沒有團隊意識。其實,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能夠共同進步,能夠樹立起團隊意識。但是,學生個體存在差異,需要教師重視生情,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小組合作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分組。
那么,如何能夠實現共同進步的教學目標,讓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形式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呢?筆者認為,在小組合作的學生分組上,首先應以學生自愿組合為前提,教師再根據學生各方面的情況,比如,學生的性格、基礎、興趣愛好、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深入、全面了解后,再按照同組異質的方式分組。充分發揮學生的優點,有效組合優質的團隊,揚長避短,這樣才能讓學生們在合作過程中更好地達成共識。只要組員之間形成了合作默契,自然而然,小組合作學習就不會流于形式,而是讓每一個學生真正有所收獲。
其次,在小組合作教學中采用流動分組的方式,會使每個學生不斷地得到提升,因為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以后,很多學生可能都發生了一些變化。這個時候,教師要細心觀察,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最新狀態,包括性格發展、操作能力、思維方式、思想觀念等,并根據新的變化適時調配,有效引導,讓學生更加自信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必要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習任務或學生情況重新組合,組建新的合作小組。通過調換學生在小組內的角色,讓學生最大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去適應一些新的學習方法,進而實現資源共享,從而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創設情境,讓合作學習更精彩
受農村初中教學環境的局限性影響,創造性、開放性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實踐過程中存在一定難度。然而,素質教育在前進,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種輕松悅愉的過程。因此,創設輕松的討論情境,激發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意識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前提。如,筆者在教學PowerPoint軟件中《制作“廣東風情游”導覽圖》一課時,創設了這樣的教學環境:首先,筆者將課題改成《制作“書香校園”風景圖》,并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了通過PowerPoint軟件制作的關于我?!皶阈@”校園文化展覽的文件,文件精彩地呈現了我校以“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為主題的校園文化。當學生們看到這樣一個聲情并茂,別有一番風味的校園,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在眼前的時候,學生們不由地驚嘆道:“太漂亮了!這么好看的作品是誰做出來的呢?”筆者抓住時機告訴學生:“這些作品是由我和學校的其他老師一起合作做出來的?!辈⑦m時激勵學生:“只要同學們團結奮進,發揮你們的小組團隊精神,你們同樣可以做到,而且還可以比老師做得更好?!蓖ㄟ^這一情境的設計,小組長迅速對組員進行詳細的分工合作。這樣既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團隊意識,又讓學生懂得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學生們便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
四、評價與展示,讓合作學習更上一層樓
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一個肯定和激勵,可以讓學生互相評價,也可以讓教師評價,盡量采取有效的、民主的、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學而思,思而踐,踐而悟”。如,在課堂展示成果的過程中可以同時進行評價,讓學生更直觀和有效地收到勞動成果的反饋,從而獲得成就感。如,筆者在執教《制作“書香校園”風景圖》時,經過兩節課的努力,學生們分別制作出屬于他們自己的 “勞動成果”。對于學生呈獻的這份“勞動成果”,筆者由衷地感到滿意。這時,教師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引導者,適時、適當地激勵與評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優秀作品,運用多媒體在各班進行展示,這是對學生勞動成果的一種肯定。同時,對激發學生團隊意識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起到了良好的帶動作用。教師應掌握并運用好這兩個“杠桿”,使每個小組成員都能真切地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快樂,從而產生進一步合作的欲望。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充分為學生營造了一種別具一格的快樂氛圍,打破了傳統的“師講生練”教學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提升課堂生命力。只有正確、合理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最終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葉成杰.農村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析[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15).
[2]海兵.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開展[J].新課程(中學),2016.
責任編輯? 李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