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淑華
摘要:精準扶貧和創新創業教育都是國家頂層設計戰略,他們的目的屬性趨同,關聯密切。高職院校既要把精準扶貧視為責任和任務,更要把精準扶貧視為創新創業課程思政的重要載體。在剖析精準扶貧和創新創業教育內涵和關聯的基礎上,分別從提升創新創業課程思政內涵、注重雙創政策導向、強化精準扶貧特色、深化“專業+”雙創教學改革以及發揮產學研賽創協同功能五個方面詳細闡述了精準扶貧戰略下高職院校雙創課程思政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精準扶貧 課程思政 創新創業 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精準扶貧是黨和國家為了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體目標而制定的重大戰略。在精準扶貧戰略構成中,教育精準扶貧是關鍵,只有通過教育的精準扶貧,轉變貧困人口的思想認識,豐富貧困人口的文化知識,提高貧困人口的技術技能,才能推動我國扶貧工作由外源性扶貧向內生性扶貧轉變,從根本上夯實貧困地區民眾脫貧致富的基礎。在精準扶貧戰略下,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要取得決定性進展,如何將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系統融入到教育扶貧實踐中,促進雙創課程思政與精準扶貧的有機融合,更好地開展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創業能力的培養,同時為精準扶貧服務,相互借力,是新時代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思政建設的新課題。
一、精準扶貧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耦合機理及雙向價值
(一)精準扶貧和創新創業教育目的屬性趨同
“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最早來源于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時的重要指示。2014年3月,習總書記強調,要實施精準扶貧,瞄準扶貧對象,進行重點施策,進一步闡釋了精準扶貧理念。十九大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社會主義新時代國家治理的戰略目標。精準扶貧戰略思想,是中國扶貧史上的理論創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中國夢”的重要保障。
《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指出,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是教育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舉措。
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是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精準扶貧和創新創業教育都是國家頂層設計,具有共同的目標,即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創新創業教育思政為精準扶貧戰略提供新實現路徑與智力支持
創新創業教育所引導的首創精神、冒險精神、創業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在對接精準扶貧戰略中,可實施創新扶貧、產業扶貧的思路,以創新創業成果驅動精準扶貧,挖掘扶貧點的產業發展資源,因地制宜制定精準扶貧方案,讓貧困人民在參與發展產業過程中實現脫貧致富,從而有效地提高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條件,降低貧困人口的總數量。
創新創業課程思政過程中,大學生創業者參與到精準扶貧,即可結合自己的專業和技能為精準扶貧獻計獻策,亦可利用貧困地區有利的扶貧政策和創業優勢,直接進行創新創業活動,甚至對貧困地區有創業意向的群體進行技術和技能培訓或指導,創造當地內生性脫貧攻堅力量,為貧困地區脫貧帶去新的模式和路徑。
(三)精準扶貧為創新創業教育思政提供新平臺、提升教育獲得感
精準扶貧為創新創業課程思政提供新平臺,引導大學生了解國情省情民情,致力鄉村振興,顯著提升雙創課程思政教育獲得感。結合貧困地區的現狀特征和地方特色,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得到新啟發;結合自身專業優勢或技術特長,對接扶貧項目或開啟幫扶項目,大學生的實踐平臺得到拓展,創新創業活動的成就感獲得極大提升。
無論未來學生是繼續接受教育還是進入勞動力市場,都能夠對創新和創業保持積極態度和敏銳意識,以一種靈活的方式應對當今多變世界帶來的挑戰,具備采取行動的意愿和勇氣。這種途徑更能促使一個大學生接受思想洗禮,自覺自愿學習創新創業知識,參與創新創業活動。這種使命感和擔當精神是一種內源動力,更是一種核心競爭力。
二、精準扶貧戰略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思政策略
高職院校應把精準扶貧視為展示雙創課程思政功能的重要載體,抓住契機,積極探索雙創課程思政升級。
(一)提升創新創業課程思政內涵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積極引導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過程中,強調大學生增強自身素質,艱苦奮斗,樹立正確的利義觀,全方位參與到精準扶貧的各項活動中。在精準扶貧戰略角度下,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至關重要。一方面,把精準扶貧和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不但拓寬了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更是提升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是把思想政治融入創新創業教育中去的創新性舉措。另一方面,以精準扶貧作為實踐載體,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勇于擔當的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有利于提高其創新創業的成功率和積極性,也為脫貧攻堅和社會發展貢獻青春才智。
(二)注重創新創業政策導向
在雙創課程思政中,積極宣傳教育扶貧的有關方針政策,發揮廣大有志于從事精準扶貧事業的大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學習雙創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改變思想,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1)引導和鼓勵大學生返鄉下鄉創業。通過宣講雙創方針、政策和具體實施方案,借助政府的政策保障、行業企業的資金支持,引導大學生按有關規定進行創新創業,充分享受國家、政府、社會和學校的創新創業紅利。
(2)引導和鼓勵創新創業學生團隊優先把創業項目和先進的技術帶到貧困地區。從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興農、電商興農、教育興農等多個方面通過項目推進或成果轉化開展實質性幫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