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鳳娥
摘要:眾所周知小學階段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起著啟蒙作用的階段,數學對人的推理、抽象以及創造方面的能力有著獨特的作用,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在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本質上就是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那么,什么是思維品質呢?思維品質實際上就是指一個人在思維上的個性特征,每個人的思維都是獨特的,擁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同時人與人之間在思維品質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在以后的人生中也會逐漸顯露出來。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思維品質
引言:
思維是人類所擁有的一種獨特的精神活動,是人的大腦對于所接收到的客觀現實給予的一種意識反饋。而人們在認知的過程中首先是感性的認知,在不斷提升自我的過程中上升到理性的認知,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具有以想象力為主的典型特征。在數學的概念教學中培養思維品質是十分重要的,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能否在未來的學習生涯中站穩腳跟與優秀的思維品質是密不可分的,其必要性就在于在數學這門學科中抽象的只是必須經過形象的轉化,幫助學生進一步的掌握知識。
一、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
小學階段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黃金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大多都是首次接觸系統性的知識學習,此時的數學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抽象的,在很多時候他們無法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授課的過程中將抽象枯燥難懂的知識形象化。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小學二年級階段是要求學生進行乘法口訣的背誦的,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首先他們無法理解什么是乘法口訣,乘法是用來干什么的,乘法與加法有什么不同,它們的區別又是什么,為什么加法與乘法算出來的結果會是一樣的,在這一課時,學生在抽象知識的學習中存在的短板便展露無遺。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方法便是進行概念教學,首先讓學生學習概念,了解什么是乘法,乘法是用來干什么的,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是高效學習的良方,當學生的腦海中擁有這一概念時便可以將這一知識進行升華改造,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變成形象的圖文知識,這便是概念教學[1]。將抽象變成形象,幫助學生了解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為以后深入學習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
二、概念教學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對思維品質的影響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中,雖說概念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長期的概念教學會使得學生形成固定化思維,缺乏靈動性,因此概念教學的弊端就顯得十分的明顯了,但概念教學最為最基礎的教學卻又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呢?于是就有了思維品質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其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開拓思維,即使在概念教學中也能擁有豐富的創造力和活躍的思維能力
三、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批判性的培養
有人會問思維品質與批判性有何關聯,作為學生為什么要學會批判呢?在思維品質中批判性是希望學生根據客觀實際,面對他人的成果帶有嚴謹認真的態度,若是發現這一成果缺乏嚴謹或與客觀實際相悖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而不是一味的隨波逐流。那么,培養學生保持自我不被他人所影響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這一過程中批判性的培養就十分重要了。如何讓改善現狀就需要學生進行邏輯思維的練習,加強培養批判性,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學生將尊敬師長這一思想深深地刻入腦海中,提出問題質疑老師讓學生產生愧疚感,認為這是對授課教師的不尊重,這就造成了即使教師在授課中產生錯誤,學生也只是在聽,并不敢大膽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大家都知道數學是一門具有神奇魔力的學科,很多題目都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解題方法。例如認識平行四邊形這一課中經常會出現一類畫圖題,將某一圖形分成另外幾個圖形,這種題目的解題方法一般都是十分豐富的,但教師在課堂講解時會挑選一種學生普遍易于接受的方法進行講解,這就導致部分學生會認為自己所使用的方法是錯誤的,從而產生一種盲從的現象,因此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十分重要的。
(二)敏捷性靈敏性的培養
什么是敏捷性與靈敏性呢?通俗的來說就是培養大腦的靈敏度,敏捷性就是培養大腦迅速發現與鎖定問題的能力,靈敏性就是培養大腦靈活運用的能力,根據各種不同環境與背景下所產生的問題做出各種應對.在生活中具體體現為腦子聰明處事圓滑靈活、懂得變通。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剛開始接受系統性的教育,在這一階段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敏捷性與靈敏性,其主要目的是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奠定良好的思維基礎,在生活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此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引導學生發現答題的規律,掌握答題方法學會答題技巧。例如在找規律一類的題型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學會尋找規律,了解并掌握做題的技巧。思維靈敏性的關鍵在于學生是否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是否能夠學以致用。在數學授課時教師一般都先以概念教學為主,當學生掌握基本的基礎知識和一定的公理公式后加以引導,運用典型例題給學生進行講解,針對知識點進行針對性教學,幫助學生學以致用,面對不同的題目時能夠快速分辨出題目的類型,清楚可能會運用到的知識點,結合上課所教授解題方法進行解答。當學生能夠根據所學內容舉一反三時便已掌握了做題的精髓。
四、結束語
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基礎的概念教學可以幫助他們認識數學這一神秘的世界,幫助學生建立屬于他們自己的框架體系,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數學的教學不能拘泥于概念教學,在概念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兼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包含邏輯思維的培養、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敏捷性思維的培養和靈敏性思維的培養,因此教師應當打破常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將自己的思考結果與他人分享并與他人進行討論,驗證自己的結論,面對他人得出的結果在虛心學習的基礎上帶著批判性思維進行考量,靈活運用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舒凱.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提升措施[J].幸福生活指南,2019,000(003):0082-0082.
[2]錢守旺.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如何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J].新教師,2019,000(003):37-39.
[3]張品清.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J].小學教學參考,2014,000(017):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