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播音主持藝術作為典型的應用專業,地方型高校在人才培養時要充分結合地方應用人才的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打造服務于地方市場的應用型專業人才。本文結合某地方院校的播音主持專業進行案例分析,為如何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提供了一些思路。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播音主持
一、背景與目標
播音主持藝術是一個建立在哲學美學、新聞與傳播學、文學藝術、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基礎上的特殊專業,隨著媒體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編采播全能型人才將在全媒體時代越來越受重視,這些都要求我們的學生掌握播音主持藝術的技巧、培養運用有聲語言的能力。
播音主持不是簡單地念字出聲,而是有聲語言的再創造。不經過系統的教學,同學們很難掌握播音主持傳播的規律。在播音語體理論中,其實包括宣讀式、朗讀式、講解式、談話式等四種樣式,這四種樣式都有多種樣態,卻并無孰優孰劣之分,只有是否運用恰當之別。所以,我們要從主持人的語言傳播藝術、節目制作和策劃等方面系統培養學生的語言功力和播音主持能力。在教學實踐中,通過播音創作的感受、播音心理素質、主持人素質魅力與個性風格等課程的講授培養學生一種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
二、課程與教學
鑒于播音主持藝術是培養采編播一體的專業技術人才,圍繞這個具體目標,學院采用了多種課程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具體包括播音主持藝術概論、播音創作與實踐、播音語音與發聲、新聞播音、新聞采訪與策劃、廣播節目播音、廣播節目策劃、電視節目播音等內容。整個培養體系涵蓋播音、主持、節目策劃、采訪與編輯等內容,既有較強的理論儲備,也有較多的實踐訓練,具備較強的綜合性。
具體課程中,理論課以年級為單位,統一教學。但是實訓課以小組為單位,每組12人左右,由專任教師負責管理,每個小組有專屬的微格教室,學生可在教室里自由使用包括攝像機、話筒、提詞器等專業采編設備。在實踐實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充分使用這些應用設備,讓學生在充分學習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進行實訓實踐。
三、實習與比賽
學生的教學效果如何檢驗?課堂表現和課程成績的永遠不夠的,播音主持藝術作為應用型專業,重點是培養服務于地方市場的應用型人才。市場是檢驗教學質量的一塊試金石,在服務地方市場時,人才是否獲得市場認可是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比如黃山學院文化傳播學院的播音主持藝術生,她們的專業技能就能獲得地方市場的認可。一部分學生直接搭建了服務于周邊縣市區的婚禮司儀主持平臺,囊括了三區四縣的所有婚禮主持項目,在周邊的婚禮主持上,經常能看到學生的身影。而且在平臺反饋中,也能看到很多市民對于司儀專業度的認可和喜愛。學生在服務地方市場婚慶需要的同時,也通過自己的技能獲得了不菲的收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除了作為婚慶司儀的身份,也有很多大學生被當地各大藝術教育培訓機構招聘去當兼職教師,從少兒口才教育到升學藝考培訓,學生們活躍在當地的各大教育機構,獲得了好評。不僅如此,為了想用號召,學生會利用業余時間直播帶貨。由于黃山地區有比較豐富的資源,包括黃山風景區的自然資源以及周邊縣鎮村的茶葉資源,還有應季水果等。在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的情況下,學生會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結合時事熱點,幫助農戶帶貨。
比賽也是重要的教學檢驗手段,通過將教師和學生目標綁定,讓教師職稱、學生畢業設計和比賽成果相綁定,讓雙方目標一致,在比賽中驗證教學效果。關于播音主持的比賽也有很多,包括配音、主持人大賽以及廣告大賽等。學生在比賽中運用了自己的技能,獲得了成長。
四、教師責任制的實訓室
課堂的教學是有限的,不管是教學時間、教學內容都是有限的,但播音主持專業技能的提升需要大量的練習和訓練。為了解決課程訓練時長的不足,學院花費巨資設立了大量的工作室。以典型代表藝術團為例,藝術團旗下有多個小組,包括配音、主持、禮儀、茶藝、相聲等。藝術團的活動不僅局限在校內的大小晚會,也會和黎陽IN像這一旅游景點的大戲臺保持常年合作關系。不僅如此,各地政府機關的晚會和表演,也會通過藝術團的人員進行合作。由于當地只有一所大學,所以在事業企業單位的演出和主持就基本由藝術團進行合作演出。
藝術團有專業的訓練教室和設備,并且由專任老師全權管理。可自由使用全院大小設備設施,不管是機器的借用還是設備的使用,都通過專業實訓室的老師負責。這種教師責任制的管理方式給予了教師很大的管理自由,讓學生能夠充分的在實訓室得到鍛煉和成長。專業教師責任制也能讓教師及時針對課堂查漏補缺,對學生進行課下的專業訓練。
這種藝術團的多樣性也給學生充分的選擇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適合的專業實訓室,有的學生聲音條件較佳,但是形象方面可能有所不足,所以選擇去廣播臺進行播音,獨立策劃自己的播音主持節目。而有的學生臨場應變力強,形象與聲音都具備一定優勢,所以選擇在電視臺工作室鍛煉。而每個工作室都會有新媒體平臺,這也給很多只想做幕后策劃的學生很多的空間。在這種采編播一系列都由學生獨立自主完成的過程中,學生充分地做到了從實踐中學習,實踐出真知。
五、素質與修養
播音主持藝術是一門應用型的專業,站在宣傳崗位的風口,在人才培養上要注意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思想不端正會帶來很大的問題。所以,一方面,學生必修思政相關課程;另一方面,通過公益活動培養學生的公益意識。學生的技能要學以致用,在用中學。由于黃山市周邊很多鄉村學校,為了扶持鄉村教育,培養對社會有責任感的大學生,學院與周邊鄉鎮中小學進行深度合作,常年派學生去課堂教授當地學生媒介知識、普通話語音等,提升了周邊鄉鎮學校的媒介素養和媒介意識。
素質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專業教師一直強調“功夫在課外”。面向市場的應用型專業,地方型的大學院校,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打造服務當地優勢是培養應用型人才重要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錢國英,王剛,徐立清.本科應用型人才的特點及其培養體系的構建[J].中國大學教學,2005,000(009):54-56.
[2]潘懋元,石慧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歷史探源[J].江蘇高教,2009,000 (001):7-10.
[3]陳小虎,劉化君,曲華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及其定位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04(5):58-60.
[4]楊興林.應用型人才及其培養模式的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 000(006):164-167.
[5]龐永師,林昭雄,陳德豪,等.應用型人才創新能力培養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2):151-154.
作者簡介
周慶(199202),女,漢,湖南岳陽,教師/助教,文學碩士,黃山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