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云香
摘要:原平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海拔高度900m左右,其中耕地面積111萬畝,是山西省國家級商品糧基地,通常年平均氣溫在8-9℃,無霜期為150-180天,年均降雨量440mm,地下水資源匱乏。原平市的主要優勢農作物為玉米。近年來,由于一直采用鏵式犁翻耕和大面積旋耕整地作業,土壤形成堅硬的犁底層,導致土壤的蓄水能力減弱,耕作層變淺,農作物扎根深度變淺,進而導致農作物的抗倒伏和抗旱能力下降。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我市采取機械深松整地技術,有效改善土壤結構的同時,促進作物增加產量。
關鍵詞:機械深松技術;實踐;推廣;探討;
引言:近幾年,我市農機部門連續幾年開展了農機化深松技術的試驗和推廣,用大馬力拖拉機配套深松機,耕作深度比鏵式犁翻耕深度增加10--14cm。鏵式犁翻耕深度約為16—25cm,旋耕深度約為8-16cm,而深松松土深度為30—35cm,可打破犁底層,使耕作層加深,不僅利于農作物根系的伸展,還可以起到抗旱,抗倒伏的作用,有力地推動了我市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以項目為支撐,全面推廣實施機械化深松技術
為了試驗示范推廣農機深松技術,落實好深松作業補貼惠農政策,原平市農機中心組織技術人員申報了“農村技術承包項目”并圓滿完成了各項技術指標和經濟指標。技術措施:為了全面達到增產的效果,我們實行增產技術的優化。在示范機械化深松增產技術時,采用機械深松、機械化精量播種、機械化化學除草、機械化肥深施、機械化植保、機械化收獲等工程技術和配方施肥、玉米優種、田間管理等農藝技術相結合,集中應用于項目實施。操作要求:(1)平整地表的秸稈和雜物。(2)作業工藝。玉米一年一熟區,農機深松整地——玉米機械化精量播種——機械化學除草——田間管理——玉米機械化收獲秸桿粉碎還田。(3)作業質量要求:松土深度30CM以上,播種前旋耕整地作業旋耕深度小于8CM.播種玉米覆土深度3-5CM,播種同時施肥要求種肥間距3CM以上,玉米秸稈粉碎長度≤10CM。(4)相關技術措施,播種后及時噴灑封地農藥,并做好田間管理工作,秋季玉米成熟后可使用玉米聯合收割機完成玉米收獲。
經過我們幾年的試驗示范特別通過技術承包項目在全市的順利實施,技術經濟指標全部完成,經濟指標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平均增產玉米30-50公斤,平均畝增收56元。
2、機械深松的作用
通過機械深松,打破了犁底層,有效提高了耕作層的透氣性及保水保墑的能力,使固、液、氣3相流更為協調。雨量充沛時,多余的水會快速滲入土層,不僅減少了水土流失,也減少了肥料養分的流失。干旱時,地下水又通過毛細管作用被作物根系吸收,有效緩解干旱情況。據實驗數據顯示,耕作耕層每加深1cm,即可增加31t/hm2的蓄水能力,相當于土壤蓄水3mm。經過深松整地的土壤,蓄水深度可達1m。而沒有深松整地的土壤,蓄水深度最多0.45m。深松可以使耕地增加600—1200t/hm2的蓄水量。形成土壤水庫。原平市多年實踐證明:深松土地種植的玉米和谷子都比未深松土地的有明顯的增產效果。一般增產幅度為10%-15%,高的可達30%,深松和傳統翻耕相比有以下好處。
(1)深松與旋耕相比,機械深松的優勢是可以減少對土壤團粒結構和土壤毛細管的破壞,有利于土壤膠體的形成,增加土壤膠體負離子的數量,使作物更好的吸收氨根離子,從而減少了氨態氮揮發,提高肥料利用率。
(2)深松和鏵式犁翻耕相比,不會出現壟溝,使耕作層肥沃熟土與生土保持原來的位置不變。作物根系表層多與底層的分布規律相適應。有效促進作物生長的同時還能逐漸熟化生土,減少攤隴填溝工作環節,節省人工成本。
(3)深松和深翻作業相比,土壤比阻小,節省燃油,作業效率高。根據測定,當粘土和粘壤土含水率為13%-22%、松土深度為40- 50 cm時,1SQ250型全方位深松機較懸掛4鏵式犁作業的土壤比阻小35%和33%,全方位深松耗油率大約為每小時15kg/hm2,小于一般深耕,28厘米時的耗油率約22.5kg/hm2。
3、探討
(1)深松整地也要根據土壤類型開展作業,不同類型的土壤深松效果不同。沙性土壤的犁底層具有托水托肥作用,對此類型的土壤進行深松會打破犁底層,導致水和肥料的流失,所以,深松作業應選擇土壤層較厚的粘土、壤土的區域開展,避免在土層較薄或沙土、沙壤土中開展深松作業。
(2)深松作業不僅可以在旱地開展,也可以在灌溉區開展。旱地開展深松作業與未開展深松作業的相對比,在不增加灌溉次數的情況下,可有效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在灌溉區開展深松作業,可以減少灌溉次數,提高水的利用率30%,通過我們的試驗對比,全方位的使用機械深松技術可以有效的節約灌溉用水。
(3)一直以來,農業工作者都認為深松周期三至五年為宜,但這只是一個定性概念,對于土壤類型、外在因素的影響,具體深松周期目前還缺乏必要的試驗數據。特別是在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中,在有殘渣覆蓋的條件下,應根據具體的土壤條件進行試驗,然后根據結果確定深松周期。
(4)原平市有耕地111萬畝,其中90%以上是宜深松,按現在的要求,平均三至四年深松一次,每年大約需要深松27萬畝,目前深松機明顯不足,所以應大力推廣機械深松技術。
(5)關于農機具的研發。現階段,深松機的作業阻力有待改進,應研制作業阻力較小的深松機,經過試驗確定松土系數和深松鏟的間距。目前,廣大農業種植者使用100馬力以上輪式拖拉機較為普遍,所以,研發部門應研制與其配套的深松整地聯合作業機械。
4、結束語
機械深松技術對土壤區域和作物都有較強的適應性,是集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于一體的整地技術措施之一。積極宣傳、推廣并應用機械深松技術必將對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機械淺翻深松整地技術探究[J]. 高衛虎. 南方農機. 2019(08)
[2]機械深松對土壤容重和機械組成的影響[J]. 顧鑫,任翠梅,王麗娜,楊麗,姚雪,齊國超,韓冰,劉洋. 黑龍江農業科學. 2018(11)
[3]談農業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應用[J]. 胡磊. 農民致富之友. 2018(03)
[4]深松一體化播種對夏玉米農田土壤水熱特征及微生物動態的影響[J]. 尹寶重,甄文超,馬燕會.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15(03)
[5]基于計算機智能控制的農田深松作業管理器[J]. 李明哲. 現代化農業.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