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陽
摘要:伴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加快,為了城市建設與現代化城市發展愿景相協調,市政部門必須要提升城市內部道路設計情況,讓市政道路設計符合以人為本的理念,滿足人們現代化生活的需求。所以,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討了市政道路設計中的以人為本觀念,尋找在以人為本的前提條件下,如何開展市政道路設計工作,希望借此不斷完善和發展我國的市政道路設計行業。
關鍵詞:以人為本;市政道路設計;問題探討
引言: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展的不斷加快,我國市政道路設計也逐步融入國外理念,并且這些理念的增加為市政道路建設帶來了正面影響,如今我國為了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我國的各項工作都在高速進展。而本文主要探討了市政道路設計的相關問題,希望在市政道路設計環節中融入以人為本的思想,從而為廣大設計人員帶來一定的幫助。
1 在市政道路設計環節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
1.1 在橫斷面設計中展現出以人為本理念
當進行市政道路設計時,影響整個設計成效的關鍵便是道路橫斷面設計,為了提升人員出行的舒適度,在有效提升道路整體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必須要保證周邊環境與道路橫斷面布設相協調,從而讓道路的景觀效果,實用度以及舒適度都能得到拓展。在進行實際橫斷面布置工作時,設計人員可以在中央分隔帶應用寬度適宜的綠化帶,有效完成車流分隔任務,利用高度恰當的綠色植被,可以削減機動車輛在夜間行駛時產生的眩光危害,增加夜間行車的安全性能。設計人員還可以應用綠化帶布設的手段,有效分割行人與車輛或者非機動車輛與機動車,防止出現人車混行或者機動車輛與非機動車輛混行的情況。與此同時,通過各項分割帶或者中央綠化帶便可以構建城市綠帶,加上海綿城市的相應概念,可以有效打造海綿綠地,這樣一方面可以加強道路布景建設,另一方面可以讓綠地盡可能地實現雨水凈化、滲透以及積存作用。倘若受到空間限制,道路無法設置機動以及非機動分隔綠帶,那么便可以增加人行道綠籬帶、人行隔離護欄以及機非隔離護欄,從而讓人員、車輛以及非機動車輛之間保持安全距離,減少道路出現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1.2 人性化設計無障礙通道
為了在市政道路中顯示以人為本的設計要求,設計人員必須要重視無障礙通道設計,方便殘疾人員出行,不斷推動社會平等建設。在規劃城市道路建設時,道路設計人員盡可能地防止人行橫道出現凹凸不平的情況,整齊統一的規劃沿途設施,防止出現彎道過大或者道路障礙過多的狀況。除此之外,還必須要增加道路的防滑性能,加強無障礙道路的摩擦作用力,在合理范圍之內協調坡道斜度,便于輪椅移動。與此同時,針對視力存在障礙的人員,設計人員可以增加人性化設計,盡可能減少障礙物數量,通過人性化手段,讓視力障礙人員在日常生活中減少阻礙,有效提高整體城市文明建設。
1.3 人性化設計市政道路照明系統
市政道路照明設計存在諸多益處,第一,能有效處理夜間城市道路的車流以及人流過多問題,倘若照明系統出現障礙,那么便很有可能讓視覺呈現效果出現錯誤,由此引發交通事故。第二,從道路利用率狀況來看,優秀的照明系統,一方面能增加交通運行的速度,另一方面能強化交通通行能力。第三,在市政道路建設中增添照明系統,充分展現了人性化設計的要求,能有效處理安全出行的問題,為行人出行提供良好的自救時間,所以照明設計必須要貫徹人性化設計理念,除了為行人車輛提供照明功能之外,還需要協助行人辨別道路,幫助行人安全出行。
1.4 人性化進行線型設計
在市政道路建設中要合理規劃線型道路,盡可能讓城市景觀和道路之間協調發展,防止單一傳統的道路行駛狀態,讓市政道路景觀更加豐富,避免駕駛人員出現疲勞駕駛情況。若想在城市道路設計環節貫徹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就必須要拋棄傳統交通模式建設中一味追求運行速度的手段,融入安全駕駛因素,在進行道路建設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安排一定的彎曲或者弧度,從而擴充自然景觀到道路兩側,為行駛過程中增添別樣色彩。除此之外,利用彎曲的線型道路,還可以讓駕駛人員避免由于長期執行價值而出現的注意力轉移,從而防止發生交通事故。
1.5 在總體設計環節貫徹以人為本思想
當進行市政道路橋梁設計時,貫徹以人為本的設計要求必不可少,通過系統論的相應原則,可以巧妙地根據當地的水系以及地形地貌形態完成布局工作,通過自然景觀以及周圍建筑環境來強化城市道路效果。嚴格遵守設計使用規范指標,按照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要求,設法提高居民對城市道路實用的滿意度,在避免生態環境破壞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減少城市道路建設的投入成本,讓城市道路建設完美貼合曲線設計要求以及網絡結構要求,防止因盲目追求總體設計線條美感而完全依靠地勢地形,從而盡可能地讓行人對市政道路加深良好印象,讓道路周邊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從而完成整體設計理念要求。
2 在市政道路設計環節應用以人為本思想
一般的道路設計工作大體上僅考慮基本應用功能,其設計要求更多遵守國家設計規范,而在市政道路設計環節貫徹以人為本思想則更多地應當考慮人類審美和生活需求,盡可能地在出行環節為人們提供良好支持,讓人們的日常交通獲得更加滿足的舒適體驗。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道路設計的重點落在人們內心需求層面,從而使設計環節更加人性化,因此在未來的道路設計過程中,必須要側重感官設計,盡可能融入城市文明建設,這樣才符合以人為本的市政道路設計原則。伴隨著人們在市中道路設計中融入全新的設計思路,讓政府部門也必須轉變管理設計環節,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在城市道路建設中貫徹以人為本思想,增加對市民生活的日常維護。
3 結束語
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越來越重視人性化思想,市政道路設計環節同樣如此,必須要有效采取手段提升道路建設質量。在市政道路設計環節,設計人員必須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這樣一方面能夠完善道路功能設計,另一方面能夠加深人們對市政道路的認知,增加用戶體驗感,讓設計人員獲得更加充足的成就感。
參考文獻:
[1]劉飛.以人為本的市政道路設計相關問題淺析[J].建材與裝飾,2020(10):238-239.
[2]于海洋.以人為本的市政道路設計問題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9(10):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