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
摘要:智慧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復雜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為課堂構建目標。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構建數學智慧教學模式,是還原學生數學學習主體地位的必然要求,可以令數學課堂水平、質量提高。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建立起對于智慧教學的全面認知,切實增強其教學實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本文結合筆者實踐經驗就信息技術下的小學數學智慧教育教學模式的科學構建進行探析,以期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智慧教學模式;科學構建
智慧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不僅有助于優化教學效果,而且可以激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探索熱情,促使他們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當學生對課堂教學熱情,愿意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他們的發散思維、邏輯思維能力都會得到充分地應用和鍛煉,這有助于學生創造力的形成。
一、智慧教學模式,提升課堂反饋及時性
在智慧教學模式走進數學教育之前,教書主要借助提問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以打通當堂反饋渠道。不同的問答形式,可以實現不同反饋效果,可以幫助數學教師有目的地了解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程度,但是能夠真正參與進課堂問答的學生數量有限。因為,教師在課 致判斷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這就造成大部分學生不能及時向教師反饋學習情況,他們在課堂上扮演著“圍觀者”的角色。
智慧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領域的應用,為全體學生及時向教師反饋學習情況提供了方便。比如,在教授《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借助IRS教學系統,為學生設計實物與數量的連線習題,讓學生選擇與實物相對應的“小數”,可以利用圖與數的結合提升運算法則直觀性和課堂互動的覆蓋面。每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連線”活動中,教師可以分析IRS教學系統所記錄的作答情況,掌握學生學習進度,繼而以此為依據調整授課進度。學生連線過程中,可以借助運算、觀察對小數形成深入理解,完成后又可以及時將學習成果反饋給教師,他們所獲得成就感、參與感更強。
二、智慧教學模式,作業設計形式
對于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來講,課前作業十分重要。借助課前作業過程,學生可以對即將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熟悉,從而提高聽課效率。如此,就可以將寶貴的課堂時間更多地留給對難點知識的學習。智慧教學模式設計中,要包括對新知識點的預習。
例如:《可能性》這部分知識抽象性較強,讓小學學生僅僅依靠課本上的圖文描述開展課前預習的話,其效率是比較低的,而且容易打擊學生積極性。借助智慧教學模式,將關于事物可能性的相關知識錄制成微課供學生預習觀看,借助生動的視頻形象幫助學生有效預習。首先,教師要設計導學問題,并答案隱藏到微課視頻。學生通過智慧教學系統觀看視頻,并將教師設置的習題作答完畢。教師登陸智慧課堂系統,了解并分析學生視頻觀看記錄、問題回答情況。其次,教師借助智慧教學模式及時幫助學生解決作業問題,在線為學生輔導作業。家長雖然能夠輔導孩子作業,但是由于知識結合和專業能力的限制,家長的作業輔導效果是難以媲美教師輔導效果的。線上作業輔導則可以讓學生在家享受到專業的作業輔導。再次,為了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師為學生點贊,通過精神上的獎勵,促使學生喜歡上作業。
三、完善評價機制,優化智慧教學模式
傳統數學課堂構建中,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方式主要是終結性的考試。這種教學評價方式使教師對學生的印象比較扁平化,不利于教師探究教學情況的形成原因和具體影響因素。從“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維度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更加適應于智慧教學。教師可以利用智慧教學系統,為學生創建電子檔案,記錄下每個學生個體在每一學期的課堂表現、作業表現、考試成績、數學問題探究成果等,對學生學習開展過程性、階段式評價,從電子檔案中客觀地了解學生在階段時間內所取得的進步。此外,電子檔案的應用,還為教師優化教學方案以及提出改進對策提供參考信息。教師可以借助檔案中的信息,來判斷某種教學方法的使用效果以及學生的態度,從而圍繞學生中心針對性提出完善或者更換教學方法的措施。
四、結語
綜上所述,智慧教學模式的誕生與應用為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創造了機遇,教師可以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將其個性化應用到課堂構建中。教師在應用智慧教學模式時,要運用恰當的方式激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探索熱情,促使他們主動參與、主動反饋,以更大限度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路英.智慧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對策略[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08):204-205.
[2]趙佳琦.智慧教育環境下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案例研究——以“圓的周長”一課為例[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10):146-147.
[3]林美.“互聯網+”時代智慧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設計新思路探究[J].考試周刊,2020(8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