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語文是一門基礎課,更是人們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正因為如此,新時期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在完成知識傳遞和文化傳承的傳統任務后,還要與專業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職業素養
【正文】隨著社會日益突飛猛進的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知識不斷更新。當今社會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新時期需要的是集學識、能力、綜合素質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對于職業學校學生來說,除了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外,職業素養的提升尤為重要。
(一)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可行性
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勞動者在從業過程或職業生涯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職業素養一般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溝通能力、團隊精神、愛崗敬業精神等方面的內容。
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特點,它是人際交流的重要媒介。新時期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在完成知識傳遞和文化傳承的傳統任務后,還要與專業相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中職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尚處在不完善、不成熟階段,這個時候所受到的人文教育會影響其一生。語文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語文教材中有著豐富的人文資源,內容也涵蓋文、史、哲乃至科學技術、經濟常識等多方面的知識。有經典浪漫的溫情,有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有精妙的人生哲理,有振奮人心的壯舉,有氣壯山河的壯美詩篇,有神秘深奧的科普論述……如何利用這些豐富的人文資源,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是值得語文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二)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不是說要在教學活動之外專門開設一個培養職業素養的環節,而是將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通過潛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方法來完成。
一、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活動,可與學生的專業與職業理想巧妙結合,達到既鍛煉學生語文能力、又為專業與職業服務的雙贏效果。
例如在語言表達部分的教學中開展以“職業理想”為主題的演講、辯論活動,幫助中職學生明確未來職業人生目標。有了確定的目標,學生就會發現學習和生活不再漫無目的,而是充滿動力。從而激發學生的潛能,使之有計劃、有步驟地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開展以“專業知識”和“專業成果”為主題的知識競賽和知識講座等實踐活動,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又可以加強學生的自我道德修養,增強團結合作、開拓進取能力,樹立勞動光榮、愛崗敬業精神,使職業素養培養滲透到學生學習的各個方面,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意識。
工作中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較強的團隊意識是勝任本職工作的重要保證,通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的體態表達能力、加強語言的生動性與幽默性練習等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在教學中盡可能給學生創造表達的機會,如加強課堂討論環節,采用分組討論的形式,然后推舉代表闡述討論結果。這種看似簡單的環節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展示自我的勇氣,還可以鍛煉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溝通的能力。語文教學中,還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開展創意講堂、熱點直擊、模擬應聘等靈活的教學形式,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應對能力,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內在氣質。
三、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和敬業精神
道德情操是指道德情感和操守的結合,是構成道德品質的重要因素。道德情操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它對人的道德行為起著支持作用。
古圣先賢的至理名言直接教育我們如何做人——孔子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教導大家做人以誠信為本;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教育大家做人要有高尚的品質與高貴的尊嚴。經典的文本通過內容傳達作者的思想追求和道德體驗,蘊含著作者的豐富人生寓意。在解讀經典文化和文學作品的過程中,要教導學生有所感受、有所體驗,使學生與之共鳴,進而觸動心靈,達到入情、移情、陶情的境界。
學習《項鏈》中,可以通過女主人公馬蒂爾德的戲劇化人生經歷,警示大家不要愛慕虛榮、金錢至上,但同時又肯定了馬蒂爾德面對人生的挫折不逃避、敢擔當的勇氣和勤勞、誠信的可貴品質。
有了良好的道德情操,還要具備愛崗敬業的精神。愛崗敬業是對人們工作態度的一種普遍要求。當今社會,就業不僅意味著以此獲得生活來源,掌握了謀生手段,而且還意味著有了一個社會承認的正式身份,能夠履行社會的職能。國家發展、企業發展、個人發展都要求從事各行各業、各個崗位的每一個人,都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滿江紅》《出塞》等古典詩歌就可以令學生體會詩人的敬業精神和壯志豪情,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敬業、樂業精神。
在講解分析詩歌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老師設定的具體問題,進而總結感受古人的愛國操守和高貴的敬業精神。
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不僅可以促進語文與專業的有機結合,二者相得益彰,切實提高語文教學效果,保障語文教學質量。同時,又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實現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服務。只有把職業素養培養貫穿于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過程,強化職業素養的培養,職業學校學生才能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才能為國家興旺、社會發展、人類進步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