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宏
摘要:在時代和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大背景下,高等學校的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探索實踐也一直在穩步推進,互聯網、手機和計算機終端的普及使得大學英語教學取得了很多方面的進展。但是,線上教學受軟硬件條件所限,出現備課工作量大,作業批改繁復,學生注意力受干擾、視力易受影響等問題,所以,大學英語教學還是主要采用線下教學。文章旨在深入了解民辦本科高校在校大學生的線下大學英語學習現狀,探尋適合的方法提高民辦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效果及質量,同時也為本單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可參考的解決方案,從而更好的實現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戰略。
關鍵詞:大學英語 線下學習 學習現狀 效果評價
一、研究背景及方法
1、研究背景:大學期間學生繼續英語的學習是其完成學業獲取學位的必要條件,除此之外,愈來愈頻繁的國際化交流及全球化影響對學生英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情況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及學習效果遠遠不夠。沒有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厭學情緒及不知如何有效學習及學好英語的目的是什么等這些困惑一直困擾著教與學的雙方。因此,深入分析民辦高校英語學習的現狀顯得尤為重要。
2、研究方法
為了能更有針對性地了解民辦高校學生學習的現狀和從教人員的課堂教學現狀,本研究使用問卷法收集學生和教師對教與學的外部環境的感受,深入了解學生和教師對大學英語課堂的切身感受,結合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機等來獲取學習現狀。
3、研究目的
本項目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探尋適合的方法提高民辦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效果及質量,為本單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可參考的解決方案,從而更好的實現學院的人才培養戰略。
二、研究結果分析
1、問卷調查
本次研究對象為西安市內民辦高校統招在校本科生(主要是2020級大一學生和2019級大二學生,他們都有《大學英語》必修課程),共計809人,使用問卷星發放調查問卷809份,回收有效問卷786份。
大學英語課堂學習效果和現狀調查顯示,1.88.07%的學生表示學好大學英語對自己的幫助體現在“完成學業及考試,增添學業自信心”;其次,61.47%為在“找工作中勝人一籌”;59.63%表示“能幫助我與人溝通,查閱一手資料”;認為“為我的專業課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的占58.72%;五個選項中認為學好大學英語能“幫助輕松娛樂(聽歌、影視、游戲)”的比例最低,僅占47.71%,但是有趣的是,男生和女生選擇這個選項的比重有明顯的差異,男生選擇它的占57.14%,顯然高于女生的44.44%,這說明男生學習英語的近期目的稍顯明顯,即,功利性較強,數據進一步表明,對于這個問題男生不太看重英語學習對自己長遠的影響,因為僅有46.43%的男生認為“為我的專業課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而同樣的這個選項,女生選擇比例高達62.96%。
學生對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是否滿意的選擇中,滿意和基本滿意所占比值一模一樣,都是46.79%,不太滿意5.5%,很不滿意0.92%。其中的差異在于,男生選擇不太滿意的有2人,占7.14%;女生選擇不太滿意的有4人,占4.94%,且有一位女生選擇了很不滿意。除此之外,女生選擇滿意的人數和比例均大于選擇基本滿意的,男生則反之。這或多或少表明女生在對待大學英語這個科目的重視程度和用心程度要稍高于男生。從男生女生對“目前大學英語的上課課時是否合適”的選擇比例來看,也進一步印證了男女生對待大學英語的態度有強弱之分。選擇目前英語上課課時“太少,應該增加”的男生比例為25%,顯然低于女生的34.57%,且認為課時“太多,應該減少”的男生比例為17.86%,較之女生的2.47%又高了不止一點點。這表明一個班或者專業女生占多數的應該能比男生占多數的更容易把英語學習氛圍和效果提高。
在回答“英語教學的有效方式有哪些”這個問題時,男女生做出的選擇差異較大,體現在男生總是清一色地把7個備選選項同等重要地做了勾選,選擇比例差異保持著57.14%到64.29%之間;反觀女生的選擇,她們認為英語教學的有效方式如果要優先排列的話,分別是“口語訓練”第一,占81.48%;“聽力訓練”第二,占77.78%;“老師對課文詞匯及語法講授”第三75.31%,其次才是“翻譯訓練”“寫作訓練”,再次是“有針對性的試題測試”最后是“自主學習”。這說明女生對于大學英語學習的重點及目的無疑比男生更清晰。我們堅信,有明確目標又能分清學習重難點的女生總體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學生對“老師教授大學英語的目的是什么”的總體回答中,選擇“傳授英語文化及相關知識為主”的最多,占比32.11%;其次為“幫助同學通過期末和四級考試”,占比29.36%;再次選擇“引導同學們自學為主”的占比23.85%,選擇“為今后的專業課程奠定基礎”的占11.93%,沒有任何人選擇“僅僅是完成教學任務”這個選項。可以得出民辦院校的教師普遍能夠勝任并目標清晰地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
學生認為“大學英語學習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排前三的首先是“自制力差,堅持不下來”,其次是“基礎薄弱,困難重重”,緊接著是“缺乏學習目標,學習投入不夠”,比例分別是33.03%,29.36%和23.85%。男女生的英語學習障礙除了側重點不一之外,其余差別不大,比如說男生選擇“基礎薄弱,困難重重”的人數最多,占39.29;而女生認為“自制力差,堅持不下來”的最多,占38.27%;期中,認為“課本內容太枯燥,不感興趣”的,男生占比14.29%,高于女生的6.17%。數據表明英語學習的外因極大地制約著教學效果的提高,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從課程開發和教材開發方面著手,比如開設《入門英語聽說》或《入門英語寫作》等選修課或引進人機互動教材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從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時間投入的選擇來看,除去每周正常的英語課時,29.36%的學生用于英語相關閱讀及作業的平均時間僅為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而這也占比例最大的一個選項;22.02%的學生時間使用不到半小時,用時大于三小時以上的比例最低,僅為15.6%。在學生課后學習的投入度遠遠不夠,加之現在各院校大學英語的課時也是逐次遞減的大環境下,英語學習的效果堪憂。這就對第二課堂的學習提出了要求,學校和教師制定合理,有效、有趣的第二課堂學習內容及檢測手段是下一步至關重要要做的事。這一點也體現在學生對“目前,你認為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是什么”的回答中,55.05%的學生表示“缺乏課后的學習資源和有效的督促”,而更多的則是“自己沒有清晰的學習目標”,占61.47%;49.54%的學生認為“教學方式傳統,不能調動我的學習積極性”;39.45的同學抱怨“所學內容與專業、實際生活不相干”;31.19%的人同意“自己的學習時間不夠充分”,凡此總總,不一而足。
三、討論與建議
基于對民辦高校大學英語學習和教學的現狀的分析:民辦高校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不夠、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投入度低、班級規模偏大、學習課時普遍較少等是制約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直接原因。通過前期的問卷調查、同行交流及自身體會,對我們下一步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有針對性的解決突破口。我們總結今后的教學改革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1、明確學生學習的目標,制定個學期的學習計劃,創設立體的語言環境。
民辦院校更多的是定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這些高校對大學英語的要求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英語的應用能力體現在聽得懂,說得出,看的會上。在幫助和鼓勵學生達到這個目標的前提下,建議在課前學生通過教師制作的微課、網絡公開課、ppt提前學習上課的知識點,同時,采用小組合作互動、師生互動等方式督促學生做課前預習任務和相關情景會話作業,教師在課堂上解惑答疑,幫助完成知識點的內化和提升。而課中合作互動,幫助部分學生克服了因緊張、羞怯等心里障礙開口說英語。教師要在課堂上留出充分的時間引導學生的多讀,多復述,對一些重點、難點進行指導等。語言環境的創建可以借用翻轉課堂教學,很多研究表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的課堂局面,能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豐富的立體化的語言環境,從而極大地活躍大學英語課堂氛圍。
2.重視教材和網絡的有效結合在改善大學英語課堂效率的作用。
生動,實用的教材和豐富的網絡資源能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自主性和積極性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包羅萬象的網絡音、視頻資源是密不可分的。鑒于民辦高校英語學習課時普遍降低的現狀,我們應該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之余為學生開辟第二課堂。蔡基剛(2017)認為大學英語應先滿足國家和個人需求,而非個性化需求,其次,應優先發展學生讀寫能力,再者,大學英語教材應以學術性和信息性為主。當代教育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以網絡為平臺,鼓勵培養學生的網絡信息查詢和收集技能,勇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教師的依賴心理逐步減弱,提升了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論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的今天,深入了解學習者和教學者所面對的困難和障礙是民辦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亟需獲取的一手資料。順應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時代潮流。針對應用型,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給大學英語課堂創設一個良好的立體化的語言環境。在實現學習效果提高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設置合理的激勵機制和評價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校要順應信息化的教學潮流,為師生建設好信息化的教學環境和設備,做好硬件設施的保障等。學生在課堂中成為主動者,加以合理的第二課堂的閱讀和寫作等方面的訓練,學生能獲確保獲得明顯的學習進步。
參考文獻
[1]Allal,L. & L. M. Lopez. Formative assessment of learning: A review of publications in French [A].In P. Black & D. William ( eds. ) .Formative Assessment - Improve Learning in Secondary Classrooms [C] .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 -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5: 41 - 64
[2]Cheng,L. ,Rogers,T & Hu,H. ESL /EFL instructors' classroom assessment practices: Purposes methods,and procedures[J] . Language Testing,2004( 3) : 360 - 389
[3]孔嘯,劉乃嘉,張夢豪,徐明偉.COVID-19疫情前后高校在線教學數據分析[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9) :1-13.
[4]羅宇曉周樂廖志華基于泛雅SPOC平臺的IT英語學習效果評價研究方案初探[J].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19,32(04)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6]王燕萍.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的評價體系研究[J]. 外語界,2006( S1) : 96 - 9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