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峰
摘要:農村教育事業一直是深受重視。農村小學科學課程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及實踐能力。科學是小學階段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學科,農村小學教育由于受教主體和客體的相對特點,導致農村小學科學教育逐漸出現了一些問題,阻礙了小學科學教育的進步和發展。因此,必須做好農村小學生的科學教育,提高農村小學科學教育質量,從根本上提高我國國民科學素質。
關鍵詞:農村小學;科學教育;現狀分析;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15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農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同時農村教育事業質量也在穩步上升。小學科學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雖然農村的科學教育事業發展非常快,但是由于許多農村地區依然比較落后,辦學條件有限,以及缺少教育資源等問題,所以在小學科學教育和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問題。加強農村基礎教育,提升小學科學教育質量是我國成功完成教學改革的奠基工程。
一、農村小學科學教育的現狀
(一)教師隊伍的素質有待提高
由于農村教育環境比較艱苦,許多新的教師不愿意投身到農村的小學科學教育中,導致現在農村小學教師年齡偏大,很難創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讓學生接受良好的科學教育。另外,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進行教學,單純以課本內容為主,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和教學能力才可以傳授給學生先進的科學知識。科學教育對小學階段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農村必須具備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二)沒有重視小學科學教育
在我國農村小學教育中,普遍沒有開設科學課程,即使開設了科學課程,大多也都是由其他科教師代課。許多學校和教師過于重視傳授給學生文化知識,認為科學不是主要課程,沒有引起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尤其在考試階段,科學課程基本會被其他學科占用。
(三)教學資源不足
在科學教育中,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學資源才可以讓學生更加理解科學的原理。但是由于農村小學條件有限,許多學生并沒有這些實驗資源,甚至有的學校直接忽略掉了實驗的部分,導致學生只能學習科學的理論知識,缺乏動手實踐的機會,學生不能受到完整的科學教育,從而影響農村小學生的整體科學教育質量。
(四)缺乏家庭教育
在農村許多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工作,留下孩子與家里老人一起生活。老人的年齡比較大,思維相對傳統,不能輔導學生進行科學教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不能接受良好的科學教育。
二、農村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的優化策略探析
(一)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素質
要想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素質,首先需要對現有的農村教師進行科學培養,使教師能夠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良好的科學教育。農村政府需要保證農村教育環境,讓青年教師可以接受農村的環節,提高農村教師的工資,吸引更多的教師人才來到農村教學,從而提高科學教育質量。學校需要選派教師參加在職培訓,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師資源,在政府教育部門的支持下選出德才兼備的教師進行在職培養。緊緊圍繞科學新教材,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和相關的專業知識。
(二)加大對農村教育設施的投資
農村小學科學教育存在許多問題,其中農村的教育設施比較匱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即使教師具備較高的科學素質,沒有教學設施也很難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科學教育。因此,學校和教師需要保證學生擁有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以最好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比如,在科學教育中,實驗課程十分重要,學校需要加大對實驗教學設備的投資,這樣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才可以運用各種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科學教育質量。
(三)重視教學實驗活動的開展
學習科學知識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夠學習科學、理解學科、走進科學。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學生需要對科學知識、原理進行牢牢地掌握,同時還需要學生能夠理解這些知識的來源,以及科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讓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育目標是為了將學生培養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讓學生自主投入到探究活動中,了解更多的知識。雖然農村教學條件比較差,實驗器材缺失,但是教師可以同學生共同進行實驗操作,對于一些實驗材料易取、制作難度不大的實驗,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實驗,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四)完善學校的管理
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農村小學科學教育,學校需要做好內部管理工作,讓整個學生充滿輕松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教學與學生之間相互尊重,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校中的每項工作都能夠井然有序地進行,從而確保科學教育事業能夠順利進行。
(五)創新教材內容,改革教學方式
由于教學內容陳舊以及教學方法保守,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小學科學教育沒有發揮出真正的作用。因此,需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融合,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明白學習科學的意義和價值。另外,教師需要對教學策略進行改革,不能繼續采用傳統說教式教學方法,盡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將枯燥抽象的科學知識以更直觀、更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科學教育是學生接觸科學知識的啟蒙階段,對學生未來的學生有著直接的影響,必須得到應有的教學重視。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正視教學中的弊端,積極采取有效地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 楊愛琴.淺談農村小學科學教育現狀與對策[J].讀寫算(教研版),2015,5(22):178.
[2] 高育紅.淺談小學科學教育現狀思考及對策[J].神州(上旬刊),2017,(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