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銀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教學領域中運用最為廣泛的一項任務,是基于同一個教學任務,由教師安排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群體,發布明確的責任分工,讓學習者之間形成互助學習的格局。該策略凸顯了結構化系統,是數學教學中的新型途徑。教師根據學習者之間的差異來發揮每個人的智慧,激發個體的學習動力,從而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小學數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265
引言
傳統滿堂灌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創新性,創新教學方法是素質教育改革的必然途徑,鼓勵學生個體為集體利益一起努力,培養合作與競爭意識,將完成小組任務作為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內容。新的教學方法為小學數學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開創師生合作的新局面,也給予了師生合作的機會,對于挖掘個體潛能,促進個體成長具有積極意義。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其一,小組合作學習增強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學生不敢在課堂中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表述能力較差,思維方式不夠活躍,這主要還是受傳統教育思維的束縛,學生缺乏表達的機會。而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將學生放在了主體地位。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要走出全程掌控的教學思路。在合作活動的設置中,引入一些小游戲,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各小組的參與協作性,通過手、腦、口的協同行動,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課堂的趣味和激情。這與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不謀而合,更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探索欲,讓他們在課堂中更加主動。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學生可以在合作的過程中體會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魅力,感悟集體的力量,體會成功的價值,提高自信心。
其二,小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培養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意識。當前,小組合作學習法引入了“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即充分考慮到每個小組中的性別比例、興趣愛好、性格特征、交往能力、學習情況等元素,將他們平均分成數量相等的小組以便啟發和引導。盡力幫助困生獲得學習動力,調動積極性。例如在講解“圓的認識”這一知識點時,便可以組織學習小組,讓每個人都畫出一個圓形,然后讓小組之間的人相互交流,在繪畫時發現了什么?再進行全班交流。對于動手能力較好的學生來說可以很快畫出來,并幫助他人完成繪畫任務。在相互交流的環節,學生可以深刻理解團隊的力量,并積極發言說出自己和他人的優缺點,汲取他人的智慧,在學習中提升自我。
其三,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了同伴感情。學生在參與合作的過程中,會逐漸明白合作對于一個任務的重要性,小組的人員只有各司其職,分工明確,才能真正融入到具體的探究活動中,增進彼此的感情,養成合作與協作的精神。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較為基礎,但對于一些學生仍然存在難度,在學習中難免會出現差異性,對此,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多樣化的小組活動,讓學生掌握合作技巧,從小養成合作習慣,對于終身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留足獨立思考的時間
小組合作有助于發揮群體智慧,但應當將學生的個體思維為先提條件,才能做到針對而具體。在課堂中應當注意問題任務的布置形式,而不是盲目引出問題然后就組織學生討論,而是要先讓他們進行獨立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想法之后再開始討論,以此來養成小組合作學習的好習慣,才能發揮這個時間段的最大價值。例如在教學“加減法”這個知識點時,當提問:“還有多少個蘋果?”不要急著讓學生分組討論,而是讓他們舉手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說:“同學們,將你們各自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交流。”學生在交流中可以發現很多求解方法,如點數法、接數法、湊十法等。
(二)引導學生探究合作
在數學課堂中,一定要巧妙設置一些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在傳授新知時,教師一般會采取質疑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的探知欲望,而很多學生在新知識面前往往會感覺到茫然,對知識的本質認識不夠清晰,以至無法較好地掌握新知,甚至在反復思考后也無法獨立解決問題。這個時候就要積極采用合作學習,而不是讓學生陷入自己的單向思考中。通過合作學習,形成濃厚的知識探討氛圍,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在設置問題時,應當針對討論價值較高且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
(三)帶領學生親自實踐
數學知識中蘊含著很多規律,這些都要依賴實踐操作來發現。例如“組合圖形的面積公式”、“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等,這些知識點有著關聯性,教師要集思廣益,達成教學目標。在課堂中可以這樣設計:課前讓學生自己收集或制作兩個完全相等的三角形(不限直角、銳角、鈍角)。在課堂中讓學生拼接三角形,看最終能得到什么圖形?它們與原來的三角形存在什么樣的關聯?學生在自主動手后,再參與小組討論,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然后再引導他們進行二次合作,“如何將一個三角形轉化為前面學過的圖形?它們之間又有哪些聯系?”在二次合作探究環節,學生會進一步思考并運用切割、拼接等組合方式來得到新的圖形,并驗證推導計算公式。在操作—探究—驗證的流程中,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結論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對于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應當積極創新教學思路,豐富活動類型,給學生創造更多的表現機會,充分發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合作中相互理解、有效溝通,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課堂交流模式,增加數學學習的趣味性,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淑英.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7).
[2]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清華.中國農村教育.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