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繼容
摘要:作文教學,除了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讀寫活動和加大訓練、提升寫作標準之外,關鍵是要抓好寫作的各個環節,即如何使作文教學全程實現最優化。因此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培養寫作是人們交流思想情感、傳播信息、溝通公共關系的工具。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把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當成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去做。
關鍵詞:學生寫作;作文教學;提升寫作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6-167
一、 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寫作。
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饒有興趣的學習。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作文時生活的一部分,它與生活緊密相聯;寫作是生活的需要,是一件樂事,從而激起學生對寫作的熱情。其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有意識、自覺地運用自己的語言、態度和教學技巧,創造一種和諧、寬松、愉悅的教學教學氣氛,使學生自始自終在自信、自強、和積極向上的心態中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最后,教師應該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開拓學生思路,拓寬學生選材范圍,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比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寫作《我的心愛之物》時,在導入課堂前先讓孩子們看看老師展示的幾個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然后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想這個心愛之物的由來,功能作用等,以及你為什么喜歡的原因等,讓學生從生活中入手,提高興趣,便于寫作。
二、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豐富寫作材料。
名人赫伯特·斯賓塞所說:“如果一個人要在寫作上有所發展,就應該仔細觀察、細心體會周圍的人、事、物。只要留心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成為很好的寫作素材。從寫作的角度來看,“觀察是人們通過感官仔細了解并體味客觀事物和現象,以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觀察不等于觀看,除了要求準確之外,還要強調新鮮、獨特,反映個人的審美情趣、理想抱負,同時還要有感覺、想象、思維等的參與。小學作文從中年級開始要求學生做到“留心周周圍事物,養成勤于觀察思考、樂于動筆的習慣。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有一定條理。觀察是積累寫作材料的重要途徑;觀察是引發寫作欲望的動因;觀察能增強文章的表現力。比如在教學作文《漫畫老師》時,在新授的過程中出示一組不同人物的漫畫肖像,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通過學生的交流與回答,得出描寫人物的方法可以從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等上去觀察,再從一兩件具體的事例中去表現人物的特點。這樣教學讓學生再去寫作就得心應手了。因此,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干什么都要帶上耳朵仔細聽、帶上眼睛留心看、帶上腦袋多思考,帶上紙筆多記錄,耳聞目睹腦思手寫,就會心中有物、言之有情。其實不管是觀察什么,只要細心、用心,我們的生活、社會、自然,就會發現它的美與丑,把自己的觀察寫下來,不斷地練習寫作,相信會使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
三、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他們以寫作為樂興趣是學生學習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心理因素。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魯迅先生也說:“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閱讀是一種資源,是吸收知識的過程,是作文的基礎。因此,必須要求學生廣泛地閱讀,首先要把課本閱讀好,理解透徹。現行的各種版本的教材上,所選的課文大都是些名家名篇,實際上都是一些很好的范文,是學生獲取寫作知識,借鑒學習寫作方法的好范例。《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要讓學生廣泛涉獵,厚積薄發。我們在進行教學時,可讓學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內容的同時,學習作者怎樣選材,怎樣開頭,怎樣結尾,怎樣過渡照應的方法,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獲取多方面的語文知識,培養認識事物,分析問題的能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越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越是應當多讀課外書。每本書、每篇文章,都為讀者展現出一個嶄新的天地,使他們開眼界,長知識,受熏陶(其中自然包括語言)。譬如在五年級習作《介紹一種事物》教學中,學生在向別人介紹一種事物時,如果對事物本身的外形、特點、作用、功效等沒有了解的話,寫出來的文章會付之東流。所以在寫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大量的搜集資料,并在此基礎上要進行閱讀,才能把事物介紹的更清晰、更具體。智力越是低下的學生,越應當多為他們打開一些認識周圍世界的窗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窗口就是書。”讀書的時候,要求學生要真正讀懂其意,體會其情,并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有所感悟,寫出讀后感,要學會摘錄、仿寫、改寫、縮寫、擴寫、續寫等。這樣持之以恒,學生這方面的知識積累多了,寫起作文來也就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也就解決了學生作文時無從下筆的畏難情緒。
總而言之,寫作并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難,引導學生只要教給善于總結,善于用對待生活的心去對待寫作,經常對于事物多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久而久之,你就會成為一個寫作高人。
參考文獻
[1]石巧娥. 淺談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J]. 好家長, 20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