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歐亞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5)
造型藝術教育課程是藝術學相關課程的基礎,一般會在大學低年級段開設。由于造型藝術教育課程在教學中具有基礎性作用,所以學校需要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造型一般由三種形態組成,包括抽象形態、寫實形態、意象形態。抽象形態指的是在無法確定指認事物的基本形態的前提下,對本就不易獲得的概念通過藝術形式進行描繪的一種造型方法。寫實形態即根據某實例本身來進行相關的藝術操作,其與抽象形態所表現的形式完全相悖,是一種具象藝術,藝術家通過對實物的考察分析,來親身感受這一過程,并保持一定的參與性。意象形態一般是虛擬的、不存在的,此時需要發揮創作者的想象力,來讓事物仿佛和寫實性的事物一樣,似乎在生活中真實存在,但又具有一定的非現實基礎,以此來與寫實形態區分。作為教育者,主要是讓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三大形態的具體呈現步驟,以此使學生的藝術素養得到提高。
我國藝術教育的發展歷程相比理工類、文史類教育而言更為艱難曲折。由于藝術類高考與普通高考有所區別,因此高校藝術類課程在教學手段上也不同于眾多其他課程采用比較單一的理論講授的形式,而是要讓學生在高校學習期間,盡量展現自己的創作靈感,并結合課標要求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完成一系列符合要求的作品,體現出一定的藝術價值與原創性。目前,很多高校在開展藝術類課程時,都是從寫實的角度去推進的,通過實體舉例的形式進行教學,比如人像寫生,可能會邀請一位模特坐在寫生的同學們的面前,每位學生由此創作不同的作品。多年來,高校似乎都是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的,這就導致學生們普遍反映課堂缺乏靈活性,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對上課內容不感興趣。
常規的繪畫類藝術課程的教材,寫實以外的知識很少有涉及,與抽象相關的內容只有色彩、立體、平面等幾大最基礎的內容。由于受到教學內容的限制,同一門課程,不同教師授課風格也趨于類似,風格上如此統一只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教師在講授理論知識的時候,往往會根據多媒體課件的內容進行宣講,這個階段同學們往往會結合教材和自己的思路,對自己的畫作有一個簡單的認識。繪畫類藝術課程是基礎性課程,能讓學生形成一定的學習邏輯,并且對知識還能夠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每位學生和老師在看待藝術類問題時,看法也具有很強的主觀性,藝術專業的學生一般也具有很強的獨立意識,往往性格會比較獨特,看問題也會與同齡的文史、理工類專業的學生角度不同,因此作為藝術類課程的教師,找到能讓學生普遍接受的方法,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縱覽國外有關造型藝術的教學,可知關于意象造型的相關教學內容已經在大學校園中有所體現,但由于我國高校教學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國的教育比較保守,因而還需要多花心思和時間,以在教學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由于目前國內課堂過于強調寫實在繪畫中的重要地位,故而導致學生在繪畫時往往缺乏一定的想象空間,對任何事物的看法甚至也都趨于一致,缺少一定的創新性,這對藝術類課程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學校開設藝術類課程的初衷是培養學生們的思維拓展能力,在課堂上應該充分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其更好地完成大學學業的同時,為未來就業積攢經驗,以更好地勝任工作。
在教學中,除了寫實類訓練內容之外,還需要教師能夠拓展教學思路,以學生們日常生活中能想象到的虛幻的事物作為創作主體,開展啟發式課堂教學。龍作為十二生肖之一,在我國民間有很多關于龍的傳說,且多為正面形象,而外國人由于對中國文化不太了解,所以可能會覺得龍這種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沒有刻畫的必要,這就體現了中外差異。通過翻閱歷史相關文獻可知,我國古代至今,有數不勝數的畫家為了畫龍,可以說是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但是在當下日常教學中,對于畫龍的相關課程,卻往往抓不到重點,只能以點概面地大致講一些。
由于畫龍和寫實相差甚遠,所以在課堂上,老師向同學們提問時,首先可以讓同學們收集一些對龍的相關認識,比如班級上有沒有屬龍的同學,或是有沒有同學在電視、手機和電腦中了解過龍,從而使同學們對龍有一個系統性的認識。然后建立學習小組,進行討論。為什么不討論其他的抽象內容呢?主要還是因為龍這一不存在的生物在我國百姓心中的地位實在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條龍,歌詞里也曾這樣唱過:“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他的名字就叫中國。”沒錯,作為華夏兒女,每個人都是中國龍的一分子,每個人都在中國為了實現自身價值而不斷奮斗,每個人為了完成自己那像龍一樣的夢想而選擇努力工作,龍幾乎象征了中國所有的正向事物。很多父母在給小朋友起名字時,為了讓其能夠在日后得到良好的發展,用龍來起名。也許從姓名的角度來考慮,每個人的姓名都是父母給予的一份自畫像,每個人在出生時就被父母寄予了極高的期望,然而很多期望都是抽象的,也許每個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龍”。且大學生日后也會有為人父母的那一天,所以可以討論的點很多。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可以在小組討論之后,讓每個組選出一位發言人,來對每個小組成員的設計思路進行描述,描述的主要內容要包括題材是什么、要表達什么主旨、整個畫作的脈絡線索是什么以及自己小組創作的主題和別人的相比有哪些創新性、有哪些獨特之處,這些都是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利用有效時間進行充分交流的。
教師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需要當堂對學生的創作靈感進行點評,教師給出指導意見后,對該名同學的設計思路有更好見解的同學可以向教師舉手示意,對這名同學的觀點進行分析,以此可以啟發同學們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即任何問題都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答案,力求鍛煉每位同學的思維能力,讓自己在以后的設計中能夠擁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在接受別人的質疑時能夠有充分的觀點去駁斥他人,讓自己對自己創作的作品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在討論與辯論完成之后,教師需要對每個小組的具體情況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對每位學生提出的新穎觀點都要予以充分肯定,對一些常見問題要進行總結。
在小組討論階段完成之后,可以進行相關的藝術創作,教師要根據每個人的喜好進行分組。從創新教學的角度來分析,小組創作的優勢更明顯,因為小組創作可以讓每個人都參與到創作的隊伍中來,而且以后就業了也時常需要小組討論問題,每個人在社會上都不是以一個單獨的個體的形式存在的,作為藝術類學生,更要明確自己的定位,不能因為性格與別人不同就苛求別人在生活中處處讓著你。在小組創作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限時考試,小組共同參與,當教師宣布考試結束時,要求學生們能夠立即完成作品,這個作品不由老師點評,而是通過社交媒體上傳到網絡中,讓網友們給出最真實的意見,畢竟藝術最后還是要為大眾服務的。根據社交媒體的轉發、評論,來讓學生們有一定的參與感,同時又不缺少課堂的緊張氣氛,對創新課堂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沒有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在私下里了解學生們的興趣愛好,比如有的同學喜歡直播,可以把整個畫畫的過程通過一些主流媒體平臺進行現場直播,以讓更多的網友參與到藝術創作中來,這樣也可以讓一些具有藝術創作天賦的同學能夠盡早被發現,不再埋沒于人群之中,或許還可以通過課余時間的直播吸引一些企業負責人,學校與企業建立合作,讓學生去相關企業實習,從而實現個人價值。
在完成了上述一系列教學任務之后,學生會擁有除了寫實能力以外的又一大能力——抽象思維能力,這一能力對于藝術創作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通過上述教學流程,結合當下實際和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又發掘了一系列借助多媒體平臺實現藝術教育價值的方法,比如通過直播開展藝術教育。由于藝術教學的需要,以及一部分同學對課程的興趣有待提升,因此在完成上述教學內容的前提下,也希望借助一系列的創新型課堂來讓學生明白大學課程的重要性,只有把學習成績提上去了,興趣愛好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必須要讓學生理清二者之間的關系。畢業季到來的時候,企業往往也會更青睞于在校期間有豐富經歷的學生,而落實好上述教學方法,便可讓每個學生的簡歷都獨一無二,從而讓學校也更具影響力。
藝術教學的路其實并不好走,在國家大力提倡高校課改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學生在藝術課堂上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率,是一個需要慢慢摸索、慢慢實踐的問題。教育的每個環節都要確保萬無一失,這樣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