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詩煒
【摘 要】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教育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越來越多元,許多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靈活利用信息技術來打造精彩課堂和高效課堂。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靈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指導學生,提升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保障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以此來促進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確保教學質量和學習質量的綜合提升。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新課改對小學數學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信息技術的利用有助于體現現代化的育人理念,對高效課堂的構建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了解目前的教學難題,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為學科教學改革做好前期的鋪墊工作,有效化解目前的教學困惑以及難題,抓住學科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全面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刺激學生的多項感官,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彌補學生在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判斷力上的不足,保證學生能夠對小學數學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夠打造高效課堂和精彩課堂。
一、信息技術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意義
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備受關注及好評,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提升速度較為明顯。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會站在學生的角度,靈活利用教育教學資源來指導學生、服務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知識應用能力。學者在對信息技術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進行分析時,提出了以下幾點:
(一)彰顯學生的主體價值
高效課堂的打造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因此學生主體價值的體現非常有必要,信息技術則能夠實現這一育人目標。小學數學教師會以學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明確這一主體教學對象,精心選擇教育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全面生動客觀的呈現,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的奧秘以及精髓,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很多學生躍躍欲試,能夠自主自覺地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提升速度非常明顯。
(二)加強師生互動
在打造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全面調整不同階段的教育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鼓勵學生自由發揮。這一點有助于增進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和情感,讓學生更加信任,教師主動說出個人的不同意見和看法,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越來越頻繁以及多元。學生能夠大膽自信地說出個人的不同意見和看法,教師需要掌握信息技術的使用要求,在師生交流以及聯系的同時,真正打造高效課堂,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提升師資力量
與傳統的教育教學手段和教學技術相比,信息技術對教師的現代化育人理念是一個較大的挑戰,教學經驗比較豐富且知識接受能力較強的教師,會主動學習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教育教學知識以及策略,主動與同行保持密切的聯系和交流,真正實現信息技術的靈活利用,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做好前期的鋪墊工作。在長期學習以及改進的基礎上,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改善較為顯著,這一點對推進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有重要的影響。
二、信息技術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現狀
結合上文的簡單論述和分析不難發現,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高漲,能夠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價值,促進師生互動,進一步提升師資力量。但是,有一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使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時,出現了許多的誤區以及偏差,難以更好地打造高效課堂,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學生比較被動及消極,學習能動性不足,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
首先,教師沒有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直接按照自己的教學經驗全權包辦、照辦照抄,無視學生知識文化學習的相關要求,沒有抓住教學重難點設置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感知。
其次,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目標,靈活利用信息技術來指導學生,忽略了對不同教育板塊的分析,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大打折扣,學生也變得比較被動及消極。
最后,教師沒有根據信息技術的使用要求,逐步發展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比較片面、淺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能力相對較差。
三、信息技術下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為了有效避免上文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小學數學教師需要以打造高效課堂、精彩課堂的基礎,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真實收獲,靈活利用信息技術來指導學生、服務學生,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由內而外的學習能動性,保障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的過程中變得更加主動和積極。
(一)設置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比較足,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師需要主動把握住教育教學的機會,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教育信息的有效創設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障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更加直觀、生動的理解,學習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最為關鍵,這一點離不開信息技術。教師需要根據信息技術的使用要求,通過對不同問題以及重難點知識的有效總結以及概括來引導學生自主討論,充分的彰顯學生的主體價值。
(二)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調動最為關鍵,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關注學生的邏輯思維習慣,分析學生在自主實踐中的真實情況。通過對教學重難點的分析以及研究來調整學生的思維方向,引導學生自由發揮、大膽想象,抓住學科教學的核心所在,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的效果,彰顯學生的主體價值,培養學生源源不斷的學習能動性。
(三)發展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新課標中的核心以及重點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非常關鍵,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由分析,了解知識與實踐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關注新課改背景下新時代人才培養的實質要求。著眼于日常教育教學的現實條件,靈活利用信息技術來提升和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提升自身的整體素質。這一點對彰顯學生的主體價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學生能夠變得更加自主和自覺,高效獨立的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學習能動性高漲、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改善較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