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蓉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引入活動教學,堅持“以活動促發展”的教育理念,構建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教學活動,讓靜態的知識變為動態的活動,吸引學生興趣,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并在活動的過程中解決數學問題,提高學習效率,構建實效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活動;實效課堂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衡量學生發展水平的唯一標準不再是學習成績,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現代教學的發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這一教育理念已經深入到教學中,如何才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中,更加高效的學習知識,成為教師研究的目標,而在課堂中引入活動教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讓學生感知知識形成的過程,有利于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發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建構更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一、引入討論活動,促進師生交流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之間由于受到生活環境、認知發展等因素的影響,在思維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見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學課堂中引入討論活動,組織學生進行相關內容探討,讓學生各抒己見,自主交流和溝通,相互之間傳遞不同的信息,引發學生思維產生沖突和矛盾,使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獲取不同于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探索知識的形成,促進師生間的合作交流,讓學生在探討中掌握知識,促進學生有效發展。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中,教師給學生講解了熊大和熊二的故事,故事中熊大從森林中撿到10粒堅果,它準備拿出一部分分給弟弟熊二,可是熊二覺得不公平,你能幫熊大和熊二分一分,怎么分配才更公平呢?教師利用瓜子作為學具,讓學生交流討論,為了公平起見,學生將瓜子一個個的分給兩位同學,按照每人一個的方法分發,最后每個人得到了5個瓜子。這時,教師引導學生提問:10個瓜子分給兩個人可以平均分配,那么如果是將10個瓜子分給3個人呢?你應該怎么表示?學生受知識經驗的限制,不能給出正確的分配方案,這時,教師引導學生動手畫一畫,在紙上畫出一個圓形,平均分成10份,并涂一涂每個人分得的數量,然后進行比較、分析、糾錯,在學生的討論中,初步認識了分數。
上述案例,教師在課堂上通過交流討論并動手操作的方式,讓學生有機會交流溝通,并通過多種器官體驗和感受知識,幫助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結構,掌握更多的知識。
二、引入游戲活動,創建和諧氣氛
在近期的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方式逐漸被廣大教師引入到課堂中,它成為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此教學方式順應了小學生愛動、愛玩的心理特征,讓學生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通過引入游戲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枯燥、乏味的課堂氣氛,將數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學生也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變得活潑開朗,邊玩邊學,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主動參與游戲活動探究知識,感受數學學習中探究的樂趣,使學生牢固的掌握了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2、3和5的倍數》一課中,教師首先讓多名學生站成一排,然后按順序報數。要求:報數字2、3、5的倍數的同學出列,單獨站到不同的隊伍中。學生迅速組隊,但報數為10的學生卻犯愁了,遲疑道:我是站在2的倍數隊中還是站到5的倍數中呢?接著報數12的學生也提出類似的疑問:我既是2的倍數也是3的倍數;報數為30的學生提出我不僅是2和3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針對學生提出的這些疑問,教師讓學生展開認真分析,總結發現:綜合2和5的倍數特征,末尾是0的數,既是2的倍數也是5的倍數,那么3的倍數呢,有什么體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發現3的倍數不同于2和5的倍數,它是根據數字中各個位數之和來確定。
上述案例,教師借助報數游戲活動的形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呈現出來。這樣,學生不僅積極的參與到游戲中,而且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促進了學生綜合、分析能力的提升,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引入生活活動,提高應用意識
小學數學和生活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也到處有著數學的影子。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存在著很多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知識,如果單純依靠教師講解,學生很難透徹的理解,不利于課堂教學的進行。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生活活動,為學生創設熟悉的教學氛圍,將抽象的知識借助生活活動,具體化的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思考、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并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幫助學生更好的鞏固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
例如,在教學小學數學《統計》一課中,教師首先給學生講解統計的策略,讓學生基本掌握統計方法。接下來,教師向學生出示生活情境,學校有很多課外班,依據課外班的具體情境,讓學生對參加課外班學習情況進行統計,教師將課外小組分為書法班、樂器班、科技班及舞蹈班,學生分成小組進行統計,并將統計結果繪制成表格,表格中將男生和女生參加課外班的情況分別填列,并通過統計圖比較出參加每一種課外班學習的學生人數,然后根據學習小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全班參加學習情況,參加哪種學習班的學生人數最多?女生和男生參加學習情況等,這樣,學生通過表格的自我繪制,深化了對統計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鞏固了統計知識。
上述案例,教師在課堂中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中心展開教學活動,對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現象進行規范性統計、分析,鞏固了學生的數學知識,加深了學生的理解,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實踐的重要性,提高了學生對統計學知識的應用意識。
四、引入操作活動,培養動手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學生獲得基本技能,發展學生數學能力,教師在課堂中引入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主要途徑。小學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很多知識學生不容易理解,但學生對新鮮事物又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要利用學生這種好奇、好動的心理,為學生提供操作的機會,引導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具體的動作來理解,并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總結規律,掌握學習方法,領悟數學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