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李先?金輝
摘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人們的生活方式得到革新,它不僅豐富了人們的學習、工作以及生活方式,而且也是社會現代化發展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互聯網帶來的便利不僅體現在人們的衣食住行,在教育領域也引起了重大思考。在互聯網時代,學校不僅要抓住互聯網時代帶來的諸多便利,更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信息社會價值觀和責任感,促進學生的信息素養提升。因此,開展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
引言: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領域,要求老師要多創新教學模式,盡可能地提升學生能力,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如何叫互聯網融入課堂,如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數字化探究,開展全新的教學模式,是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所以,本文結合課程實踐中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進行研究,提出幾點策略。
信息技術在高中階段并非一門高考科目,但是其對學生日常生活和今后的發展卻能夠發揮重大作用。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python的學習是重要的知識點之一,同時是編程領域的一種重要技術,目前的實踐運用也很廣泛,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對學生實施python編程教學,注意結合實際應用,選用合適的方式方法,在本文將舉例說明。
一、重構課堂教學方式,線上線下協作進行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和學生開展面對面的交流,根據學生的課堂反應選擇應用教學方法,讓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而互聯網技術成熟發展的今天,也多應該進行線上教學。在學校教育中,將線上與線下結合,實現課堂的高效性。
教師在開展線上教學時,要盡量運用簡單的教學模式,無需深入拓展教學內容,從而避免影響學生的線上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線上教學過程中,要盡力濃縮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線上有限的時間里理解和掌握重點知識。學生掌握重點知識后,在線下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教授學生一些新的信息技術內容,也可幫其鞏固,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互聯網環境下,信息技術線上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打破師生之間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通過網絡視頻技術,把信息技術知識形象生動的展示給學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實施有效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創新實踐
(一)確保教師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
在高中教學計劃中,新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新課程改革的亮點之一就是糾正高中教師“唯應試教育為重”的錯誤觀念,學生由被動接受式學習轉主動探究,對信息技術課程來說,老師們要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著重加強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具備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工作才能更好地開展。
(二)具備互聯網思維
在互聯網環境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必不可少,在培養學生掌握基礎的信息技術課程之余,也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互聯網的能力以及與同學相互協作的能力。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分組對學生進行任務布置,如完成python簡單的設計,或者讓學生們合作找案例,然后自行學習。共同完成老師分配的相關作業,不僅有效地幫助老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掌握相應的方法與規律,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而且也提高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既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而且也讓學生認識到信息更新的重要性,能夠使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提升得更快。
(三)群體學習
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和諧的師生關系至關重要,是教學開展的前提,教師要引導學生共同學習,具備問題思想,共同解決問題。在教材知識內容的理解上為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為學生提供表達個人見解的機會,從而營造師生互動、共同成長的課堂。除了個體化的學習外,還需要運用群體化的學習模式,這需要把握合作探究的模式,在課堂上立足python編程的知識內容,設定合作學習任務,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合作探討,共同完成任務,并在其中實現知識理解。如針對程序的循環結構進行教學時,就可以構建起計數循環的實踐任務,教師設定具體的條件,讓學生兩人一組,合作編制循環程序。在學生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對各小組的程序進行評價,從中選擇優秀的案例進行展示,引導其他學生模仿學習。
(四)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微課教學活動
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可以借鑒有效的教學視頻,做成微課資源給學生分享,能夠擺脫紙質化的易遺失性,而且學生通過反復觀看進一步理解信息技術課程內容,能夠加深記憶,提高學習的實效性。教師可以設計課程的重難點,通過微課的方式拍攝出來,幫助學生在課后之余用于學習,這樣學生就算沒完全理解課程的時候,也可以利用視頻來起到一個及時的預習的作用,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也能夠在制作視頻課件的過程中根據班集體學生學習情況優化課程內容,提出課程的重難點,供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個性化思考課程所講。
在當前環境下,教育教學活動對微課的使用已經越來越普遍。所謂的微課,就是時長在8~15分鐘的微型視頻。在視頻中,通過教師講解、文字描述、視頻展示等不同形式,將課本中的知識呈現出來。課堂上播放微課,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多加干涉,主要以學生自主觀看學習為主。從實際來講,微課的運用,目前已經比較成熟,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python編程教學中,也可以對其實現運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如教學“順序結構的程序實現”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好好利用微課,將知識重點通過案例、文字等形式展示出來,既豐富了課堂的多元化,還能使課程更加深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詳細介紹了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在當前開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對于高中信息技術python編程教學來講,實現學生有效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是新時期推進教學革新的關鍵一環。而在實踐中,可以對問題清單、微課導學、合作探究等不同的互聯網手段實現利用,融入python編程教學中,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本文希望通過這些詳細的介紹,為高中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提供建議。
參考文獻:
[1]易愛華.“互聯網+”時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8):144-144.
[2]所玲含.對“互聯網 +”時代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探討[J].文學少年,2020(9):030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