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普及,在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方面要進行一定的調整,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美術是一門重要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近些年來,無論在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都比較重視傳統文化藝術的學習,基于美術學科的特點,可以在美術教學中滲透相關的傳統文化藝術,增強美術教學的豐富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本文主要分析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滲透小學美術教學的意義,探討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滲透小學美術教學的的路徑,希望對相關人員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小學美術;教學;滲透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各個方面正處于發展的低級階段,因此小學階段的教育對學生以后的健康成長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需要重視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基于小學美術有很大的包容性和開放性特點,教師應該拓展美術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開闊學生的視野,給學生帶來一種全新的美術學習體驗。其中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滲透到小學美術教學中就是一種很好的嘗試,教師應該深入挖掘兩者融合的路徑,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
一、關于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內涵的分析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從本質上來說是多種藝術形式的總述,這些各具特色的藝術形式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和生活過程中創造的,具有鮮明的特點。這些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可以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不論哪種形式都對人們的精神和情感起到一定的陶冶作用,同時還帶有一些生活的娛樂性質。我國傳統文化藝術有很多,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國畫、戲曲、書法、瓷器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涵蓋的范圍廣泛,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在如今的時代仍熠熠生輝。基于傳統文化藝術的價值,在教育領域要積極利用這些傳統文化藝術,使學生領略其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并自覺擔當其傳承的責任。通過以上對傳統文化藝術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它與小學美術之間有很高的融合度,因此小學要重視在美術教學中適當的滲透傳統文化藝術,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收獲更多的知識。
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滲透小學美術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美術教學的趣味性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豐富,在各個方面都有所體現,因此把這些藝術形式滲透進小學美術教學可以極大豐富教學的素材和案例,增強知識的豐富性,提高該學科的趣味性。在進行滲透的過程中,美術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以及本地的傳統文化藝術特色恰當選取一些藝術形式,使學生樂于接受這些藝術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二)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知識儲備
傳統文化藝術的豐富性為小學美術教學提供了大量的教學素材,教師在對這些素材加以利用時不要停留在表面,而是需要向學生講解傳統文化藝術背后更深層次的內容,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并實現知識的互相貫通。這樣的學習過程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為學生長遠的發展打好基礎。
(三)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所具有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把這些藝術融合于小學美術教學有利于學生無形之中接受到相關的教育,使小學生從小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與小學美術相融合可以提升美術課程的教育功能,使學生從更多的內容感受到我國文化藝術的魅力和體現出來的民族精神等。
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滲透小學美術教學的路徑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滲透到小學美術教學有很大的意義,那么這些傳統文化藝術如何進行滲透呢?這是問題的關鍵。筆者基于自身的工作經驗以及一定的調查研究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利用多種繪畫形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小學美學教學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需要深入分析美術教學的各個環節,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方案。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不要求他們掌握較多的繪畫技巧等,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以及提高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力方面。繪畫的形式有很多種,教師可以把瓷器上的繪畫,國畫、水墨畫等藝術形式引進課堂,讓學生感受到不一樣的繪畫。學生在欣賞這些繪畫作品時能夠找到這些繪畫作品的共性,也能洞察它們各自的特點,從而提升欣賞水平。另外,學生從這些不同形式的繪畫作品可以感受到繪畫的魅力,從而激發出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實現更多美術知識的探求。
(二)重視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小學美術教學理論知識的傳授固然重要,但是所有的理論最終還要落實到實踐中去,用實踐進行檢驗。對于美術的動手實踐活動,手工創造是一種較有吸引力的活動,因此教師可以在手工實踐中加入傳統文化藝術的一些元素,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比如教師可以把陶塑引入美術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感受到陶塑這種藝術的魅力,并在多次實踐中加入自己的個性化表達。教師還可以把剪紙這種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帶入課堂教學,讓學生體會到一張簡單的紙和一把剪刀就可以在手中變幻出多種圖案。在學生的驚嘆之余教師還要使學生認識到,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使各種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更具生命力,在學生心中種下一顆創新的種子。
(三)借助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傳統文化藝術內容豐富,每一種藝術形式都體現著我國人民的智慧,都凝結著我們人民的汗水。小學美術教師要把更多的藝術形式引入到課堂,一方面讓學生領略到更多的藝術形式,另一方面還能從這些藝術形式中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從而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在引進藝術形式時教師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提高傳統文化藝術滲透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作為一種藝術與小學美術教學有很好的交融空間。小學美術教師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兩者融合的價值,在具體的美術實踐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探索出更多的融合路徑,助力小學美術教學質量和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娜.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3):62-63.
[2]胡海鳴.讓文化雨露滴潤學生心田: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中專美術教學中的滲透與運用[J].美與時代(中),2019(4):102- 103.
[3]李媛媛.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中專美術教學中的滲透與運用[J].中國民族博覽,2018(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