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靜
摘要:本文從“問題串”初中物理探究教學方法概述、“問題串”教學層次性、系統性、科學性、邏輯性等設計原則出發,探討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串”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問題串;初中物理;課堂思維
當前,我國新課改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強調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注重探究性教學。新課程改革標準對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初中物理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掌握物理實驗技能,學習物理知識,培養初中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以及讓他們養成正確的實驗態度和學科精神。
一、“問題串”初中物理探究教學方法概述
在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學中借助“問題串”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本質上來說就是圍繞特定的教學探究目標,通過科學合理設置“問題串”來引導學生反應,物理教師在根據學生的反應及表現采取有效的指導,從而幫助學生不斷地實踐、探究,指導達成最終的探究目標。“問題串”實質上是將教材中原本平鋪直述的知識點在經過教師的“轉化”后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出來,且這種“轉化”并非是簡單的陳述句轉為疑問句的過程,而是在立足于學生認知能力、知識積淀以及接受情緒等現實基礎條件的前提下精心設計的有層次的問題系列。
二、問題串教學設計原則
(一)層次性、系統性
初中物理課程主要是在初二、初三年級開設,這個階段的學生在認知能力、知識積淀以及心理情緒的穩定性相較于低學段的學生情況較好一些,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問題串”教學設計時也要按照又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原則來設計,一般來說,基礎問題要設計在前,復雜問題要設計災后,前一問題是后一問題的鋪墊,后一問題是前一問題的升華,逐步提升學生思維深度。再就是,初中物理教師在設計“問題串”時也要注意其系統性,有助于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網絡,讓他們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去認識、思考和解決物理問題。
(二)科學性、邏輯性
初中物理過程中,“問題串”的設計還應該注重其邏輯性和科學性。科學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首先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確定問題目的和內容的正確性,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指向性,在教學過程中不要產生歧義;其次是設計的問題不能過于難,要充分考量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最后是設計的問題要有探究意義,促進學生的主動探究。此外,問題與問題之間不能出現脫節的現象,要關照所設計問題之間的關聯性。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和知識水平來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問題串”,從根本上說較為符合初中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要求,能夠有效推動學生的問題意識的樹立以及物理學科素養的發展。
三、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串”的應用方法
(一)合理設定學習探究目標
探究目標是一切探究過程的起點和歸宿,從整體上確定了探究內容、學習材料以及教學效果評價的依據,因此,探究目標設定得是否科學、合理,關系到整個探究活動的走向以及最終結果,也是教學設計所要考慮的首個問題。所以,初中物理教師在設計探究活動的時候,需要把該活動有效分解成觀察、猜想、實驗、結論呈現和經驗交流等系列單元活動,為每個活動單元設定一個較為明確的單元目標,且這些單元目標最終要服務與最終目標的實現。例如,教師在講解《熔化和凝固》這一節知識點時,可將這一節小節的教學目標拆分成物態變化、物體的熔化、物體的凝固等三個單元目標,再針對三個子目標去設置問題,如“夏天的雪糕為什么會比冬天的雪糕化得快一些?”“冰熔化的條件是什么?”“不同物質熔化的條件有何不同?”初中物理教師針對“熔化”這個單元目標設置問題,讓學生先對這些問題作出自己的猜想,再逐步引導學生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探究性活動,然后得出結論,分享交流,其他單元目標也可按照這個步驟操作。
(二)借助“問題串”識別學生反應
基于學生個體差異性的現實情況,不同的學生針對同一問題往往會有不同的表現,可以根據學生對相關問題的不同回答來了解學生隱藏的信息,洞察這些想法具有差異性的原因,及時進行正確的疏通和引導,引發學生的交流和質疑。例如,針對“夏天為什么人剛從游泳池中出來的時候會感到特別冷?”這個物理教材中常見的問題,在學習相關知識之前有過游泳經驗的學生此時便會回答說“因為身上有水,等水曬干了就不冷了”,而從來沒有游泳過的學生是不敢輕易作出回答的,還有一部分學生就算有過游泳經驗,其回答的也是不著邊際的。教師便可以從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事例判斷出部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性格特征,針對學生的不同表現,初中物理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特點去設置一些水平相當的問題,把控好問題的難度,讓學生能獲取解決問題的信息,最終達成學習目標。
(三)注重對學生的評價環節
在初中物理教學探究過程中,部分教師容易陷入設置問題、聽取回答、點評完畢然后接著又重新開始另一個新的問題。在具體的物理教學實際中,教師應該合理評價學生的日常學習狀況,并針對相關問題作出對應策略。例如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這個實驗的時候,在設計實驗方案階段,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根據實際問題來選擇變量,合理選擇實驗器材,根據水的溫度變化規律來確定實驗原理,并制定出實驗探究方案。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設計的方案,并全程關注他們的實驗情況,對其學習狀況及時給予評價。在物理探究教學中,“問題串”能夠及時有效地幫助教師識別學生的學習狀況,而且還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幫助學生達成相應的學習目標。
結語
“問題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這種教學策略在我國的教育領域廣受教學一線老師們的青睞,這種策略也被廣泛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課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問題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是培養初中生物理學科素養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陳水勇.核心素養導向下“層進式問題串”的教學設計——以“電流計改裝成歐姆表”為例[J].物理教師.201年第5期
[2]夏良英.探究“層進式問題串”教學模式,演繹高中物理活力課堂[J].物理教師.2018年第8期
[3]盧義剛.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敏銳思維的策略探討[J].物理教師.2016年第10期
[4]陳峰.“問題串”在物理探究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1期
[5]王強.邏輯思維鏈在物理概念建立過程中的應用——一次師范生講課比賽后的反思[J].物理教學.202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