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慧
摘? 要: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科目,語文科目的學習能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帶來直接影響。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課前預習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小學高年級語文為研究對象,深入剖析課前預習活動開展的具體策略,以期為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前預習
引言
與低年級學生相比,高年級小學生已掌握了部分基礎的學習技能。因此,對于語文教師而言,在對高年級小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時,應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納入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許多小學生缺乏科學的預習方法,導致預習活動的開展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教師應對學生的預習活動予以科學的指導,在提高學生預習能力的基礎上,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一、充分利用課前預習單
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課前預習的效果,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應采取以下三大措施。首先,應引導學生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具體來說,教師應鼓勵學生將課文中的生字詞標注出來,并通過字典、互聯網等方式來完成生字詞的查詢,從而為文章的理解奠定基礎。其次,在進行課前預習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來了解文章中的內容和情感以及文章想要表達的主旨。最后,標注疑問。教師應鼓勵學生將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標注出來,在此背景下,學生在上課時具有明確的聽課目標,因此聽課效率也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以六年級課本為例,教師在講解《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時,可要求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對文章的層次和主旨進行分析,通過這一方式,學生在上課前就能夠對文章的具體內容、結構等形成全面地了解,有利于教師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思維導圖在語文課前預習中的應用
近年來,思維導圖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和優勢越來越突出。因此,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思維導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清晰、直觀地了解知識內容和知識體系,從而也能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知識脈絡,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水平。思維導圖的運用不僅能幫助教師突破舊思想的限制,更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新知識點的理解。
以五年級課本為例,教師在要求學生對《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進行預習時,可鼓勵學生根據預習結果來制作思維導圖,將圓明園毀滅的時間節點以及對應的事件進行整理,通過這一方式,學生不僅能夠形成清晰的知識脈絡,同時也能對本課能容進行全方位掌握,除此之外,學生還可自主查詢必要的資料來對課本知識進行補充,在擴充思維導圖內容的同時,也能為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為學習活動的開展產生積極作用。
三、幫助學生掌握切實有效的預習方法
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方法,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在上課前通讀文章,在通讀文章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了解生詞、難詞以及難句,同時也能對文章的結構、作者的情感等形成初步了解,從而為預習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便利條件。其次,教師應對學生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對材料的利用效率。預習材料的正確使用,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預習質量,同時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此同時,充分發揮課外材料的作用,不僅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拓寬視野、豐富知識儲備。比如,教師在講解《匆匆》這一課時,可要求學生在進行預習時,搜集與作者朱自清相關的資料,同時也可鼓勵學生在利用自己的課后時間來學習朱自清的其他散文,通過這一方式,學生不僅能加深對作者以及作品的理解,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有利于學生學習熱情的提升,有利于聽課效率的提升。第三,為了最大程度地優化學生的預習效果,教師還可根據課程目標設置相關的問題,以確保學生能夠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預習活動,這一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預習效果,同時也能確保學生在進行預習的過程中進行自主思考,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課后問題進行討論,這一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同時也能達到活躍氣氛的效果,不僅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同時也能激勵學生以更高昂的熱情投入課堂學習,真正發揮課前預習的作用和優勢。比如,在要求學生對《少年閏土》這一課進行預習時,教師可提出如下問題:“從這篇文章,大家能看出閏土有哪些特征?”“閏土的故事能夠給你帶來哪些啟示?”通過這一方式,教師能夠帶著問題有目標地開展預習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明確預習目標,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提高自主探究和思索能力。第四,教師應引導學生養成記筆記的良好習慣。學生在進行課前預習時,除了應理解文章內容外,還應做好必要的筆記,這一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難點或重點加以記錄,同時也能幫助學生記住預習中的問題,并向教師提問題。除此之外,清晰、合理的筆記也能為后期的復習帶來一定的幫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高年級小學生而言,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時,應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重點。此外,教師還應對學生的預習活動進行密切關注,并給予幫助和指導,在確保學生能夠掌握科學方法的同時,為學生學習活動的開展帶來積極作用,最終達到優化學習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艷玲.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指導的策略探究[J].試題與研究,2019(27):180.
[2]陳清卿.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前預習指導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9(57):38.
[3]徐麗.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指導探析[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6(12):105-106.
[4]胡霞萍.有“備”而來,讓預習擺脫“雞肋”窘境——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指導的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3,2(1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