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娟
摘要:幼兒不僅僅是每一個家庭的未來,也是祖國未來建設的基礎,進而幼兒園的教師們也就要有意識地去加強學前教育的實際效果,以便更好地促進幼兒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真正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奠定堅實的基礎。對此,本文從“提高教師素養,落實以人為本理念”、“結合游戲教學,激發幼兒學習興趣”、“聯系生活教學,豐富幼兒認知體驗”三個方向出發,對如何在新形勢下開展幼兒園多元化教育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幼兒園;多元化教育;以人為本;游戲教學;生活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3-189
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幼兒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家長們的重視,對此幼兒園教師們也就要及時提升自身的專業教學素養,去打造更加專業的幼兒園教育體系,從而讓家長們真正放心的將孩子交給幼兒園進行教育和培養。除此之外,教師們在開展多元化教育的過程中始終不能忘記對幼兒主體性的發揮,要真正依照幼兒們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育和管理形式,最終科學保障幼兒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新時期的學前教育重在培養幼兒們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并且逐步加強幼兒的自我管理意識,進而教師們就要改變以往重視對幼兒基礎知識的傳授,轉而重視知識和能力的一同培養,這樣一來培養出來的幼兒也必然會在未來更受社會的歡迎。
一、提高教師素養,落實以人為本理念
幼兒園教師要想從根本上提升教育和管理的真正效果,其首先要做的便是提高自身的專業工作素養,并要能夠時刻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從而為幼兒們健康成長提供更加適宜的環境。對此,教師們在設計教學和管理的模式之前就要多加對幼兒的關注,要真正了解幼兒的成長規律和認知能力、以及學習喜好等內容,從而根據這些綜合因素來設計更受幼兒歡迎的教學模式,最終大大增加幼兒們在幼兒園時期的學習收獲。
例如,教師可以不斷的學習專業教育教學知識,既可以定期的去參加一些專家的講座,也可以實時的上網搜集一些有關幼兒教育的資料,進而不斷的提升教師的個人素養和專業能力。其次,教師可以主動的去研究本班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征等,進而樹立一個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并且在教學時可以以幼兒的興趣為基礎,尊重幼兒的需要,不僅要讓幼兒學習一定的文化知識,還要給幼兒創建一個創新、有趣的學習環境,進而真正的促使幼兒主動的參與到游戲教學活動中,從而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二、結合游戲教學,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們最喜歡的事情之一便是玩游戲,因此教師就可以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結合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游戲,從而充分激發幼兒們對知識的學習興趣。幼兒們由于性格的原因,往往是活潑好動的,也因此教師若想幼兒們安安靜靜坐下來學習知識其實是很難的,對此教師就要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強以及活潑好動的特點,去設計一系列的具有啟發意義的多元化游戲項目,從而更好地發揮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一起來做“過馬路”的游戲,比如教師可以分別引導幼兒根據交通指示燈的顯示情況來選擇性的過馬路,進而讓幼兒將“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的交通規則謹記在心,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便可以逐漸養成一個良好的交通習慣。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幼兒來做“過家家”的游戲,教師可以給幼兒布置一些任務,比如讓幼兒一起來做飯、照顧小寶寶、做家務等等,進而使幼兒在此過程中可以深刻的體會家長的不容易,并且逐漸使幼兒養成一個良好的個人習慣。
三、聯系生活教學,豐富幼兒認知體驗
幼兒正處于對周圍世界認知的啟蒙時期,所以教師就要注重聯系現實生活展開教學,這樣一來便可以充分豐富幼兒們的生活認知體驗。幼兒時期,教師一方面要幫助幼兒們去夯實未來接受系統學習的基礎,而另一方面則要加強幼兒們對一些常識性知識的認知和理解。總之在此階段內,教師要更重視引導幼兒去更多地體驗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而不是強調幼兒去死記硬背一些知識內容,去誘發幼兒對知識的主動學習興趣,進而為幼兒日后學習更深奧的知識鋪墊好前提條件。
例如,當教師在教幼兒學習“平面和三維空間”的內容時,就可以首先準備好一些幼兒生活中常見的、與本課相關的道具,如積木,紙張等等,進而使得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增加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與數學進行互動,進而使得幼兒可以在生活化教學環境中不斷的進行創新,加強幼兒對于平面和三維空間的理解,提升幼兒的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新時代的幼兒比以往有著更廣泛的學習需求,也因此教師們需要相應地開展多元化教學,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們的個性發展。除此之外,幼兒教育也是國民教育的基礎,其更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幼兒們對知識的強烈學習興趣,以及逐漸養成正確的三觀和逐步提升自身的審美情操、道德修養等等,最終為國家未來發展真正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維華. 淺談新時期幼兒園學前教育的發展策略[J]. 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英文),2019,002(008):P.202-204.
[2]姚海娜. 新形勢下的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策略探究[J]. 讀天下(綜合),2019(14):021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