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木勝
摘要:近年來,我國在素質教育方面,已經逐漸轉向全面落實的效果,不單單要抓好城市小學的教育指導,同時還要注重于對鄉村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落實與改良。但目前,我國多數鄉村小學在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上,情況亟待改善。部分鄉村學校在教改政策全面落實的背景下,對于鄉村小學的德育教育指導工作仍會流于形式,未能以核心思想進行發展。因此,本文就鄉村小學如何更好地開展落實德育工作展開探究,提出一些舉措,以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小學;德育教育;實踐;問題;策略
引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理及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此時讓學生樹立起一個良好的、正向的、積極的思想道德價值觀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這不但可以讓學生在以后的成長道路上避免走向彎路,還能有效的讓學生提升思想道德方面的認識。現如今,我國已經全面將德育教育工作充分落實到小學生的教學指導方面,將德育工作的思想核心融入實際指導教學中,為小學生的發展起到引導作用。該項措施,主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基礎,規范學生日常行為,促進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會偏離成長軌道,為小學生后續發展打好基礎。另外,新時代下,對于鄉村小學教學的德育工作要多加關注,無論是從教學方面、師資力量、教學指導方面等都要做好理念與意識上的轉變,不能只注重教學,而忽視學生德育。加強鄉村小學的法制教育、學科教育,從小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有效促進鄉村小學德育工作的全面開展。
一、當下鄉村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現狀
(一)形式化嚴重,缺乏實質性滲透
現階段,一些鄉村小學的教師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往往只注重對于學生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對于小學生德育工作的深層指導另外,由于鄉村小學教學方法上仍運用傳統式教學,這使得德育工作的落實成了“紙上談兵”,形式化嚴重,因而導致在實際開展德育工作時,對學生的指導還停留在理論層面。這些因素都間接到只了德育工作沒有達到預先應有的效果,因此,就會從根本教學上不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發展自身的素養能力,影響學生的發展。
(二)過于重視理論性指導,忽略了學生實踐發展
由于當前多數鄉村小學在教學方面長期受到傳統式教學的影響,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時多以理論教學為主,從而忽視了對于學生的關注力度和關心程度。同時,多數鄉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方面的指導時,通常會以“強制性”的理論灌輸的方式向學生傳達。這種指導落實方式不僅沒能讓學生從根本上多德育理念進行吸收與思考,還固化住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不能促進小學生的發展。
二、促進鄉村小學德育工作實踐落實的措施
(一)教師教學要注重實踐,增加趣味性
所謂實踐是理論的來源,而鄉村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其最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就是實踐。無論是那種學科,實踐教學都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印象,使其增加興趣度。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以理論知識教育為主,這會使多數小學生產生厭煩情緒,不利于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而通過將帶有一定趣味性的課堂內容融入到教學中,從而將原本枯燥無味的知識點轉化為生動形象的趣味性內容,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放松了學生緊繃的課堂注意力,從而使得德育工作可以順利開展。教師將趣味性小活動融入課堂中,讓學生團結起來,共同解決問題,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現階段,關于德育政策的具體落實質量,鄉村教師的責任很重。因此,鄉村教師需要在本質上提升認識,以學生的發展為主要目的,去主動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并仔細了解與深入研究上級所派發的政策任務。同時,教師在貫徹好深究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后,要從實際的教學模式上出發,將德育工作逐漸滲透到平時的教學模式當中,進行教學方面的創新。可以通過教師間的相關交流與討論,從而研究出一套更加完善的德育教育理念的落實方法,并且要善于及時調整教學模式,為學生的發展提供空間準備。
(二)學科滲透,拓寬德育載體
除《思想與品德》這一德育教育的主要課程外,在其他學科加入德育思想也是很簡單的途徑。因為,不同的學科中,關于德育教育方面的內容有很多。比如,語文教材中的許多名人名言、美食作品中的中國文化、音樂課堂中的吟唱國家大愛等的歌曲等等。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揮各個學科的優勢,去進行關于德育理念的滲透,將德智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學習到知識的同時,也提升了個人綜合素養以及思想水平。比如,在學習完《狼牙山五壯士》和《開國大典》兩篇文章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統一思想,去從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種對于祖國的崇敬之情;在比如,音樂教學中,在聽過《黃河大合唱》后,音樂教師應充分挖掘資源,要把音樂美和品德美巧妙地結合,使學生在欣賞、歌唱歌曲的同時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只要我們做有心人,就能使每一門課都變成德育的有效載體。
(三)家校互動,構建德育網絡
德育教育不僅需要學校與教師間的配合,家庭教育也是其中一項較為關鍵的因素。為了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學校、教師、家庭三者必須形成一股育人“同盟”,構建一套完善的德育網絡。學校可以組織活動,讓每位教師走進家庭與家長進行交流。在充分了解學生綜合表現的同時,教師還向家長推廣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教師與校方負責對于學生在學校的德育培養,家長則負責好在家中對于孩子的教育。同時,學校要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教師及班主任可以在定期召開的家長會上,及時與家長進行交流,同時可以建立一個微信群,將學校的重要通知和學生的日常表現及時讓家長們得知,從而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與家長共同探討,商量出有效的管理對策,雙方形成合力,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四)善用媒體,積累德育素材
在我國信息化技術的大力發展下,教育信息化的規模已經初步顯現。利用一些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將課堂中的內容,更加直觀且更具時效地展現到學生面前,從而使德育教育事半功倍。例如,根據“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一單元安排“愛我家鄉”主題教育時,在學生大體了解了當地的省情后,由于客觀環境的影響,對當地的具體文化、居住、飲食等狀況知之甚少,教育效果不盡人意。此時,教師可以把一些當地的名勝景地、優秀文化、特色民居內容通過信息技術向大家展示,這讓他們在直觀積累知識的同時也動情地感受到濃厚的家鄉風味,最終在忘我的欣賞中,一種愛家鄉、贊家鄉的情感油然而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改革,在鄉村小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已經成為了一項關鍵性內容,其對于小學生思想價值觀的形成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由于鄉村小學與城市小學在接受教育的起步上,就有所差距。因此,無論是鄉村小學的校方還是班主任再或是科任老師,都有著很大的責任義務,需要他們去不斷探究和完善德育滲透的新方法,并明確自身的職責所在,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推進鄉村小學的德育教學得到推進和提升。
參考文獻:
[1]鄭鵬娟.鄉村小學班主任工作滿意度提升機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9.
[2]楊慧.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9.
[3]田金雨.小學德育教師隊伍專業化研究[D].揚州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