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佳
摘要:在當今社會背景下,我們不能夠只重視學生們的成績,更要重視給學生們傳授德育知識。并且德育知識的學習,一定要從小就打下基礎。在小學時期的孩子們正是思想還未成熟的階段,如果不在這個階段就養成好的習慣與思想,非常不利于今后的生活與學習,所以班主任一定要重視班級的德育工作的建設,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還有利于班級的優秀班風建設。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路徑探究
引言:德育工作的開展在小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們年齡偏小,閱歷也不高,非常容易學到不好的習慣與行事作風,這就要求老師們必須加強重視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積極引導學生們的正確思想。但是老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也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們正是愛玩的年紀,如果只是傳統的授課方式,那么達到的教學效果不會太理想,必須要根據時代的個人特點,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可以利用班內多媒體進行教學,也可以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德育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讓學生們在參與中學到更多的德育知識,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
一、小學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班級的班風建設
一個班級的班風建設并不是個別學生努力就可以達到的,它需要班級的全體學生與老師共同努力。一個優秀的班級班風,絕對是團結民主,積極向上的同時又互幫互助的,但是這些看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并不容易,它不僅要求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們的想法,還要求學生們在彼此的摩擦中不斷磨合,從而找到與其他同學相處的平衡點,各自理解,彼此尊重。但是班內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很好的加快班內的班風建設,因為在德育活動的開展中,不僅可以教會學生們尊重他人和換位思考,更能夠在活動中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從而更有利于班級的優秀班風建設。
(二)有利于學生們的思想建設
在德育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正是幫助學生們認識世界,感受外界事物的過程。學生們正是剛開始養成習慣與初步思想建設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老師們不僅要重視各學科的基礎學習,更要重視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們。因為在德育教育過程中不僅可以教會學生們養成好的習慣,更能夠提高同學們的思想深度,可能之前只知道家長和老師說了要好好學習,卻沒有自己的思考在里面,但是德育工作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們能夠獨立思考一些問題,德育教育的開展使學生們的精神文明世界變得更為豐富多彩,也更有利于學生們的思想文化建設。
(三)有利于幫助學生們養成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在小學時期正是培養學生們養成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因為在幼兒階段與小學階段的學習模式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在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有個很好的過渡時期,還對今后的學習與生活有很大幫助。因為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今后的學習中更加順利,而好的性格則可以幫助學生們融入集體。德育實踐活動的開展還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們親身感受身邊的事與物,那么就可以在幫助同學們初步建立正確思想的同時,還能夠很好的幫助同學們養成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
二、小學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的具體措施
(一)樹立榜樣形象
在任何一個集體中,都不要忽視榜樣的力量。在班級中也是一樣,老師可以在班級中選擇幾位個別方面優秀的同學,并交給他們一部分的班級任務,但是一定要公平選舉,這樣學生們能夠以他們為榜樣,就會更加愿意主動去把事情做到更好,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不僅可以使班級建設的更加優秀,還能夠充分調用每位同學的積極性,活躍班級氛圍。
例如:在班會中,老師可以提出要選擇班委的任務,但是這個是由全體同學投票得出的,時間是一個星期,在這一個星期內,誰幫助同學們最多可以當班長,學習中可以幫助同學們的可以當學委,而愛護班級環境的可以當勞動委員,其他只要有關幫助班級建設的都可以,而當然這些也不是白工作,可以在學期末領到屬于自己的獎勵。這樣不僅可以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讓當選的同學更加努力做的更好,同時也會更愿意幫助班級的建設,學生們也能夠在這些優秀的同學帶領下,不斷提升自己。
(二)傳遞中華傳統文化
在德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傳統文化中不僅有我們要學習的優秀傳統知識,還要了解我們國家文化歷史。我們國家的文化底蘊是非常深厚的,而在小學階段我們就要打下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因為在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中我們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們的愛國情感,更能夠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端午節時,老師可以利用班級多媒體,開展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德育知識的學習。老師需要提前在網絡中查找有關端午節的故事的動畫視頻,還有相關的習俗,這樣不僅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讓學生們了解到更多的節日知識,培養愛國精神。并且端午節都是要吃粽子的,老師可以提前準備好材料,讓學生們親自實踐,這樣還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
(三)創建班級德育實踐活動
正所謂實踐出真理,只是普通的說教教育效果并達不到教學效果,因為只有親自做了,才知道這件事情的不容易,不親身體會,永遠都不會有感同身受。老師們在開展德育實踐活動過程中,能夠更很好的幫助學生們體驗生活,提升閱歷,從而變得更加愿意嘗試,也更加愿意珍惜身邊的事物。
例如:老師可以在植樹節帶領同學們親自去栽樹,這樣不僅可以讓同學們享受到自己勞動成果的成就感,還能夠讓同學們知道勞動的辛苦。老師還可以在實踐活動中帶領同學們去社區去做志愿者,幫助打掃衛生或者去幫助一些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樣能夠讓學生們了解勞動的辛苦,知道以后要愛護環境,不可以再亂丟垃圾,還能夠讓學生們知道要關愛老人。
結束語:
在當今時代,學習已經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了,我們更加重視的是學生們的思想品德,因為只有一個思想品德過關的人,才能夠對社會對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與承擔起自己相應的責任,而不是只會學習,思想品德不過關,最后禍害社會,成為沒有責任感與責任心的人。一個人的貢獻不分大小,但必須有自己的責任意識,我們必須從小就開始重視對學生們的德育教育,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還能夠讓學生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變得更加積極與樂觀。
參考文獻:
[1]曾美婷.提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創新策略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1):167-168.
[2]李琳.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行為研究綜述[J].內江科技,2020,41(03):89-90.
[3]陳殿文,羅經銀.新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華夏教師,2019(17):83-84.
[4]沈麗榮,岳瑩瑩.新形勢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開展的策略[J].華夏教師,2019(05):83-84.
[5]王運抗.小學班主任如何有效實施德育管理[J].教育現代化,2017,4(22):238-23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