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環(huán)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學生對寫作缺少興趣,寫出的作文質(zhì)量也較低,使作文教學陷入了困境。這與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策略有直接的關系。為此,需要小學語文教師適當調(diào)整教學思路,變換教學方式與方法,才會使作文教學走出困境。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對策
前言: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還要讓學生不斷積累寫作素材,才會有效幫助學生學好寫作,寫作出優(yōu)秀的作文。但在實際教學中,一些語文教師所應用的教學方式過于陳舊、單一,使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緩慢,也使作文教學面臨困境。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分析,并闡述了應對策略。
一、對寫作困境的分析
1.缺少寫作興趣
目前,一些小學語文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過于陳舊,往往會使學生的寫作興趣受到嚴重影響。而興趣是學生寫作的動力,這樣便會導致學生對寫作動力受到大幅減弱。同時,也使作文教學面臨困境。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感受,從學生的寫作興趣著手,使學生對寫作充滿興趣,才會使作文教學更快走出困境。
2.欠缺素材積累
許多學生在寫出的作文猶如記流水賬,內(nèi)容十分空洞。而且,在作文中的用詞也極其單調(diào)。這與學生日常積累素材的多少有直接的關系。學生只有積累了更多的寫作素材,在寫作時才不會出現(xiàn)無話可說的感受。并且,還會使作文內(nèi)容變得充實,富有色彩。所以,教師要在平常的工作中,注重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并讓學生養(yǎng)成積累素材的好習慣,才會有效幫助學生寫作出優(yōu)秀的作文,同時走出寫作教學困境。
二、對寫作策略的探討
1.點燃寫作興趣
學生的寫作興趣,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直接的關系。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轉(zhuǎn)變以往枯燥、單一的教學方式。將教學內(nèi)容與先進的教學技術有效結(jié)合在一起,使學生對相關的寫作知識有進一步的理解。這樣才會吸引學生充分融入到作文的教學活動中,并點燃學生的寫作興趣。另外,教師也需要適當調(diào)整學生寫作的難度,使學生體驗到成功感,才會使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延續(xù),持之以恒進行寫作學習,并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比如,在學習《燕子》這篇課文時,教師便可以結(jié)合課文的內(nèi)容,將有關春天大好春光的景象制作成課件,再通過信息技術將燕子的在大自然中清脆的叫聲,制作成音頻。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音頻,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環(huán)境。然后,教師再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小燕子嗎?”。學生聽到是可愛的小動物,便會積極回答教師:“喜歡”。接下來,教師再說:“同學們,你們聽到的聲音是什么聲音呢?”學生便會立刻回答教師:“是燕子”。之后,教師再引入教學內(nèi)容,并同步播放春天景象的課件。讓學生的視覺受到?jīng)_擊。
接著,教師再對“燕子”加以介紹:“同學們,燕子是一種候鳥,所以它們總是會出現(xiàn)在溫暖的陽光下,而到了冬天便會南飛……”。當學生對燕子的習性有一定了解后,教師再說:“同學們,春天到了,我們來近距離了解、觀察一下小燕子吧!”。之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先朗讀一遍課文。當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一定了解后,教師再讓學生分段落來閱讀,并提出疑問。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印象,還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思路更加清晰。并且,有助于教師將其中的寫作知識傳授給學生。如,課文中有一段話:“一身烏黑的羽毛……”。教師便可以問:“同學們,這句話是描述燕子哪方面的呢?”。學生聽后,便會回答教師:“是燕子的樣子”。之后,教師再加以更正:“是燕子的外形。”,這樣便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思路變得清晰。接著,教師再說:“我們寫作小動物時,也要將它的外形描寫出來……”,這樣便會使學生領會其中的寫作知識。
接著,教師在邊播放課件,邊提問和講解其中的知識,學生接受和吸收知識的效率便會大幅提升。當課文教學完畢后,教師可以再讓學生模仿課文的寫作結(jié)構(gòu),寫一個自己熟悉的小動物,這樣便可以使學生將所學到的寫作知識有效運用到實際的寫作上,并有效點燃寫作的興趣。
2.加強寫作素材積累
想要讓學生寫作出充滿感情色彩、充實和富有內(nèi)涵的優(yōu)秀作文,積累寫作素材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寫作素材積累多了,才不會在寫作時出現(xiàn)無話可說在感覺。同時,也會促使學生喜歡去寫作,有效調(diào)整學生的厭寫心理。所以,教師要注重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指導學生去積累寫作素材。
比如,在教學《鹿角和鹿腿》這篇文章時,教師便可以在教授學生其中語文知識的同時,指導學生積累其中美妙、經(jīng)典的詞句。教師可以讓學生單獨準備一本空白練習冊,專注用于記錄這些詞句。授課前,教師可以先將鹿在河邊觀看自己美麗的倒影、與獅子賽跑的過程,制作成電子課件,再開始授課。課堂上,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同學們,可愛的梅花鹿是不是十分美麗啊?”。學生聽到后,便會積極回應教師“是的”。之后,教師再說:“是的,猶其是它的鹿角十分漂亮。有一天在大森林里,發(fā)生了驚險的一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當學生看完后,教師與學生互動:“同學們,故事看完了,現(xiàn)在我們再來讀一下文章的內(nèi)容,看一下作者是怎樣來描寫這段故事的吧!”。接下來,教師便可以從第一段開始邊讀邊對其中的詞句進行詳細講解。如,這句“我的身段……精美別致,……美麗的珊瑚”,教師便讓學生記錄下來,并對其中的形容詞展開教學,這樣便會使學生對這些詞句有更多的理解。同時,也會領悟到作者用詞的巧妙。接下來,教師再以同樣的方式,對其它段落進行教學,便會使學生從中積累較多的寫作素材。最后,教師再讓學生分別用記錄的詞語進行造句,促使學生展開聯(lián)想。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拓展,還會使學生更加扎實掌握所記錄的詞句,并靈活運用。學生在寫作時,便會更加靈活去運用積累下的素材。久而久之,便會使學生養(yǎng)成積累寫作素材的好習慣。
總結(jié):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在作文教學中,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指導學生養(yǎng)成積累寫作素材的好習慣,才不會使作文教學面臨困境。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應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加深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并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寫作素材,才會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效果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燦花.如何增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趣味性[J].語文課內(nèi)外,2021,(1):212.
[2]黨萬紅.優(yōu)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1,(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