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細俤
摘要:時代在發展,特別是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沖擊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也應發展,筆者在“雙減”背景下結合日常教學實踐,暢談當前數學教學觀念發展新趨勢,如重視直覺思維的培養、改變學習評價方式、數學德育價值的發掘、信息技術對數學教學的整合等等,相信讀者值得品味與指正。
關鍵詞:數學教學;建議;直覺思維;評價;多元;德育;現代技術
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教育,一流的教育更需要一流的教育理念與手段,毋庸置疑,教育發展趨勢具有導向性,更是我們一線教師的指揮棒。當前“雙減”背景下對數學教學發展趨勢所提倡的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角色轉變、注重學生個性發展等等的“硬觀念”確實顯得格外重要,但那些評價體系改革、數學的德育價值、數學的人文教育等等的?“軟觀念”也同樣重要,筆者認為當前數學教學的以下幾方面尤為重要。
一、邏輯思維能力與直覺思維能力并重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課程,通過概念、判斷及推導有助于提高學習者解決一連串事項的推理、識別與順序的能力,學習數學對邏輯思維的培養作用在此不作贅述,但學習數學不是單純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直覺思維能力培養同等重要,偏重任一方都會制約人思維能力的發展,它是一種“頓悟”,關鍵表現在于“突破”和“創新”,很多數學問題往往要打破一慣思維流程,先通過感覺、猜想、模擬等直覺思維,為思索新事物創造空間,再借助于邏輯思維解決問題。直覺思維具有自由性、創造性、不確定性等特點,培養它關鍵在于:培養品質(誘發興趣)——拓寬認知(舉一反三、一題多用)——形象教學(足夠的情景材料)——感受直覺(善用學生的大膽猜想)——發現直覺(重視學生的質疑、怪問題)[1]。作為畢業班的數學教師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更為重要,特別是提高學生解決中考試卷的倒一倒二題能力更為突出,當學生審題完畢后,正確的直覺思維對于解題信心、方向、技巧、完成程度等方面更為重要,那么日常如何培養初三學生的壓軸題直覺思維呢?通過處理日常壓軸題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主要有三個層次的表現:碰一題做一題(普通級)、碰一題會一類(教霸級)、碰一題出一題(教神級)。當然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我的經驗還要借助于一定量的習題,只有借助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保證你真正學會了知識,才能培養學生重要的“數感”,才能達到“此時無劍勝有劍”的境界,才能在解題時更快、更正確的直覺思維。當然我們不提倡題海,但也要有一定量的題池。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習題是學好培養學生數學直覺思維的唯一保證。在培養直覺思維的時候有這樣一個辯證法:把平時練習當成考試,把考試當成平時練習。
二、注重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的整合
當今現代社會的發展無不影響并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正逐步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方法,雖說教育最終還是不能離開我們人類的情感交流,但現在日新月異所謂的“智慧教育”將對“傳統式教學”造成巨大的沖擊,我們教師只能順時代發展趨勢,跟隨信息技術的發展步伐,“學好”并“用好”信息技術在日常教學的應用,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巨大的便利。
三、提倡教與學的多元化
現代數學學習應是學習者通過最優化,多元性的高效方式,是構建內部數學表征的過程,有利于智能多元化發展。為使學生積極收集、處理、獲取新知識,獲得愉悅與美感,主動構建數學知識經驗,必須給他們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條件,將顯性或隱性數學信息重新進行多元設計組合,多元形式傳輸,從而使學習者智能區獲得了個性化與創造性發展。“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教學方式、內容及學習都要體現多元化特征,堅持四“以”精神,即以開放性課堂為主陣地,以和諧的師生關系為橋梁,以生活化內容為載體,以自主、合作、探究為宗旨,使學生多元智能獲得發展。常見多元化方式有:十五分鐘模式(十五分鐘學生自學,十五分鐘教師面授,十五分鐘作業交流),互換角色模式(學生教,教師聽),體驗模式(參觀訪問、現場觀察測量設計),多元化評價,布置趣味性、實踐性作業等等[2]。作為一線教師,要明白學生特別喜歡有趣的授課方式,我們教師盡可能創造“不按常規出牌”的教學方式,如在授七年級數學《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時,課前讓每位學生準備一幅撲克牌,課堂上要求學生將手上的牌乘以3再減去7,先用十五分鐘讓一半學生告訴老師計算結果再由老師猜出手中的牌及方法,十五分鐘教師面授解一元一次方程(ax+b=c)的新知識,十五分鐘學生互動各自猜出對方的牌數,不難看出這是一堂“全員參與、全體有效”的好課。
時代發展給我們數學教學呈現新的發展趨勢,也提出新的數學教學觀念,也給教師指引新的方向,承擔新的使命,時代在變,我們老師也在變,勤師必有所收獲,讓教師發展學生,快樂自己嗎!
參考文獻:
[1]曹天新.《非邏輯思維在數學解題中的運用》,池州師專學報,2004年。
[2]丁爾陞,《現代數學課程論》,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年。
[3]齊建華,《論數學教育的德育功能》,《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