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華
摘要:數學情境作業設計不僅能夠提高孩子們的創造能力,也可以讓孩子們在一起討論分析,讓孩子們變得更喜歡交流。面對當下社會局勢,小學數學早已經不再是停留在書本作業上,它更多地是要求學生們有創新、創造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作業;設計探討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40-109
引言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智力正處于高速進步階段,鍛煉他們創新、創造能力是最好的時候,如何才能夠讓小學生合理的利用當下的年齡、當下的知識去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呢?數學情境作業的能讓小學生們從中學習和領悟到更多的知識,讓學生們遇到問題能夠多想,多問,并且通過情境作業,學生們可以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更加貼近生活。
一、減少作業量,檢查學習情況
觀察小學、初中、高中作業,我們不難發現,小學作業可謂是每個學生求學旅途中作業量最多的時刻。老師不考慮學生當下處于什么階段,就一味的布置作業,小學生每天背著沉重的書包,書包里面大部分都是需要完成的筆頭作業。我們也能夠感受到,在小學中,低年級的好像比高年級的作業量又要大。
比如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比一比》中就大量的運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完成教學。老師們上課,手中拿著蘋果與西瓜,讓學生們比較大小,對應書中的內容,學生們很快寫出了正確答案,并且印象深刻。老師們用設計一些情境作業讓學生完成了教學內容的學習。教師們在課堂上布置一個生活中實際例子的作業,讓學生回家做,迅速提高了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現在的小學測試也越來越難,早已經不是我們學好課本內容就可以取得一個好的分數。通過小學數學情境作業設計,學生們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當下國家越來越提倡生活與學習相結合,通過數學情境作業設計,讓學生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一方面,可以檢查學生上課學習的情況,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學習書本上面的內容。在學生完成自己作業的時候,也提高了動腦的能力與動手的能力。
二、增加溝通交流、讓家長與學生共同完成
當下,家長們越來越注重教育,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只有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因此,當代家長更注重孩子的教育。他們更是把老師布置的作業當做自己的任務一樣陪同孩子一同完成作業。孩子的作業多,家長們也要輔導孩子做作業,孩子什么時候完成,家長的一天也才算結束。輔導作業的過程,哪個家庭不會上演一場這樣的大戲,孩子因為作業多,不想寫,寫不完而哭泣,家長因為孩子不會寫而發怒。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作業多,家長與孩子缺乏溝通早已經成為當代的一個現狀。
例如,小學五年級的一個雞兔同籠的題目,老師讓孩子回家與家長一同完成,并要求家長帶孩子真切感受。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去觀察將雞兔同籠后的結果,孩子和家長一起觀察,一同探討,很快的將作業完成,也增強了與父母的感情,也更好的理解了題意。通過數學情境作業設計,孩子不會的題目可以與家長共同探討,探討的過程可以發現自己的問題。在討論分析的過程中可以查缺補漏。家長不用再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也沒有那么多的作業需要寫,家長在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只起一個監督的作用。家長也能夠很快的發現孩子哪里學的不好,可以對癥下藥,而不是病急亂投醫。這樣一來,家庭也會更加和諧。
三、設定角色任務,增進同學友誼
走在路上,我們能夠看到很多的小學生,他們失去了這個年齡該有的快樂,他們的眼里少了光。每天背著厚重的書包,包里裝著家長的叮囑,老師的叮囑,拖著疲憊身軀穿梭在學校與回家的路上,他們早已經失去了童年的快樂。孩子的童年從來都不應該被繁重的作業所壓倒。因為有了如此多的作業,他們缺少了玩的時間,缺少了童年的小伙伴,缺少了與外界交流的機會。
例如在小學四年級的一個猜燈謎的作業中,老師就設定班級里同學各自的角色,讓一些同學分別扮演數字,同學們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很快猜出倒數,讓原本很難的作業變得活靈活現。開始的時候,孩子們都手足無措,當老師讓孩子們分配角色,共同完成時,一下子提高了孩子們的積極性,讓孩子們的臉上增添了許多笑容,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不再是封閉的,而是與外界有交流的。在交流的時候,孩子們也收獲了一群小伙伴,也擁有了交友的能力。由于作業的減少,孩子們有了更多玩耍的時間,等于是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他們的肩膀不會再因為書本而壓垮。讓他們在童年增強思維能力,在小學學的沒有那么累,讓他們有更多的后勁在初中和高中去沖刺。更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們變成一個懂得分享和與他人交流的人。
結束語
孩子們的童年不應該被作業而壓垮。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數學情境作業分析讓孩子們在學習中玩耍,在玩耍中學習。讓他們一邊可以鍛煉自己的思維,另一邊也可以收獲自己的友誼,跟能夠強化他們的合作理念,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小軍.小學數學彈性作業設置的實踐與探索[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07(11):26-28.
[2]鄭春富,張紀義.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探析[J].中國教師,2014(14):36-38.
[3]宋旭東.小學數學課堂作業多形式的探討——個性化作業的初探[J].學周刊,2018(24):88-89.
[4]宋永平.小學數學分層作業的教學價值與實施[J].科學咨詢,2020(5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