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治碧
摘要:體育競賽活動需要學生運用所學運動技能進行綜合性比拼,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接觸到身體素質比拼、反應能力比拼與團隊合作能力比拼等。在初中體育與健康的課程中,學生各項的身體素質屬于該門課程教學工作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體育競賽活動模式下的初中生身體健康教育可以使學生在構建正確體育觀念的基礎上,通過充分的體育活動設置,使學生在當前的競賽活動中獲得較為全面的身體素質培養。因此,在當前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重視體育競賽活動的開展模式與訓練模式多樣性,引導學生通過充分的競賽鍛煉與比拼,逐步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初中;競賽活動
一、引言
當代初中生身體素質的培育工作也屬于核心素養教育的主要項目之一。體育競賽活動模式下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涉及學生的運動技巧指導,也涉及學生運動健康觀的培育。體育競賽模式下的課程展開主要面向學生的直接參與性,即通過競賽比拼的方式,使學生的各項身體技能得到較為充分的鍛煉。
二、基于趣味性體育競賽活動開展教學工作
趣味性教學模式下的體育競賽活動可以通過多樣性的競賽活動,使學生基于趣味性體育競賽比拼進行不同的身體機能訓練。在以往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開展過程中,部分教師在教學思路上僅根據教材內容的理論安排與單元模式設置體育運動指導流程,在固定化的教學模式和體育運動活動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體育運動項目的參與性相對較差。
體育競賽活動的教學模式或者說訓練模式,可以在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使其通過個人競賽與合作競賽的方式進行運動技巧比拼和身體技能比拼,從而達到體育課程教學與學生身體素養的培育目的。在實際的體育競賽設置工作中,教師可基于趣味性因素的滲透,使學生從多種不同的競賽模式中了解規則并積極參與。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身心成長規律上體現出好奇心強、性格好動等特點,在趣味性體育競賽活動的攝制過程中,教師而基于團隊合作模式下的競賽模式,使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團隊配合與個人比拼。比如,教師可開展托球跑接力的體育競賽活動,比賽規則可分為男、女各一隊,隨后按班級為單位統計比賽成績,完成賽程耗時最短的班級獲勝。在競賽過程中,學生需要一邊托球跑,一邊需要在賽道五十米左右繞過障礙物,隨后炮跑回起點完成接力交換。在托球跑的過程中,學生僅能依靠球拍托球,若途中球落地,不僅不能用手拖住,只能在球落地之后重新撿回。在該種體育競賽活動中,學生的身體耐力、 團隊配合能力與身體協調能力等可以得到較好鍛煉。相對于枯燥、單一的田徑運動模式,該種運動競賽模式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另外,通過歡快、氛圍輕松的體育競賽模式構建,還有助于學生在觀念上對體育運動改觀,認為體育運動也是可以具有趣味性的。在該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身體素養和運動觀念可以得到較為全面的培育,教師應在后續的體育競賽活動中逐步優化開展模式與趣味性因素的引入,由此使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模式可以得到較好優化。
三、基于組合對抗開展教學工作
組合對抗的模式主要指傳統意義上的體育競賽活動,如雙人羽毛球、混合乒乓與班級籃球賽等。組合對抗模式下的體育競賽模式突出“正規”這一概念,學生在正式規則下的體育競賽活動中不僅可以認識真正意義上的體育運動規則,也可以從正式規則中的體育競賽了解運動的趣味。根據現階段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發展要求,教師在當前的體育競賽活動組建過程中,可發揮學生的集體性,使其在組合競賽模式下的體育競賽中具備較好的參與積極性與學習的主動性。比如,在籃球競賽活動中,教師可組織三人籃球、半場籃球或者全場籃球的競賽模式,使學生通過直接參與的模式進行體育技能訓練。在該種體育競賽模式的組建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學生對體育競賽項目的認知程度與身體素質,根據補足的方式,盡量使班集體競賽隊伍之間可以具備較好的平均實力。其次,教師還可向學生講述體育競賽的戰術知識,使學生了解體育運動不只是身體素質上的比拼,還是知識與謀略上的比拼,以此使學生逐步意識到體育運動所具有的趣味性。
四、結合知識問答開展競賽活動
初中階段的體育競賽活動還可通過整合知識點問答的方式,使學生在當前的體育競賽活動中通過整合體育運動知識點問答的方式,使自身對體育運動的了解進一步加深。以往的體育競賽活動模式大多直接依靠運動技能與身體素養進行比拼,作為宣揚健康體育運動觀念的課程,在當前的體育競賽活動中,教師還應積極向學生講解必要的體育運動知識、保護身體技巧等,并通過知識問答的形式對體育競賽活動進行補充,以此使當前的體育競賽活動具備較好的綜合性。
結語:綜上,在當前的體育競賽活動中,教師應面向綜合性的體育競賽模式設置,通過多樣化的競賽模式構建與體育知識點問答組合,使學生可以在當前的體育競賽活動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朱振洋. 如何運用體育競賽提升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C]/ 2020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 2020.
[2] 趙明全. 巧借體育競賽,提高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J]. 新課程·中旬, 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