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換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信息化技術手段的應用、普及,學生的課堂學習已不再局限于純粹的課堂學習,更多的是書本和信息手段的結合。本文在對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模式研究的基礎之上,提出了基于“職教云”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更好的推動中職電子商務專業新課堂模式的探討。
關鍵詞:職教云平臺 混合教學模式 中職 電子商務專業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在經過前期必要因素的分析基礎上,筆者利用網絡調研工具對中職類電子商務專業進行了廣泛問卷調研,問題主要圍繞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利用手機自主學習、學習時長、對課程教學的興趣等問題展開。在得到充分調研數據后,筆者將教學過程設計為三個方面:課前知識點鋪墊、課中“講解+互動”階段、課后任務驅動練習三個階段。
一、課前知識點鋪墊階段
上課前羅列知識點或者創設任務情景,對中職學生課堂知識的學習尤為必要。在這個階段,教師需要將下節課所學內容涉及到的核心知識點或者有用信息在課前安排導入,而導入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職教云平臺來布置和分享。
(一)開課前“灌輸”知識點
針對中職學生自律性差,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沉迷手機網絡游戲、購物平臺等狀況,設置該環節的目的在于轉移學生注意力到教學移動平臺。在這個環節需要注意:第一,知識點要簡單、清晰。課前“灌輸”知識點的目的并不是讓學生直接了解重難點而是為了更好的理解下堂課的知識,因此本環節的知識點的提出最好有趣味性,讓學生感興趣,愿意去主動了解。第二,知識點的鋪設最好是任務驅動式。中職學生的個性特征最大優勢在于,如果教學鋪設任務,學生接收到的“信號”就是命令,會更認真、及時的去做,去完成,教學效果很明顯,這也是中職學生更適合軍事化管理的原因所在。
(二)教學資源制作與上傳
教師可將精心設計的章節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的重難點通過職教云平臺上傳,也可以通過資源庫選擇與本節課內容匹配的現有資源導入課堂。然后根據課堂需要并提前設置相應的題目,包括不同形式的簽到、提問、討論、測驗、投票、小組PK、頭腦風暴、問卷調查等活動。根據學生自我學習的情況,教師可以在后臺檢測到每一項活動的進展或者得分情況,精準掌握學生的學情。在制作微視頻時教師要將微視頻做的精簡,不宜時間過長,避免學習者在線觀看時產生厭倦。教師將資源上傳后,要根據課程進度進行資源的發布,注意不要將資源全部發布,這樣不利于學習者查找和學習。在發布資源的同時也應該發送通告給學習者,強調如何學習運用這些資源。教師在上傳資源時,需要將資源合理進行分組分類,這樣便于資源管理和學習者查看,及時掌握學習者查看和學習的情況,并可以隨時提醒學習者查看資源進行監督。
二、課中“講解+互動”階段
傳統的課堂組織教學環節特別依賴教師的個人教學能力,是“純理論”式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講線下課本和線上移動教學平臺相互融合,課堂知識點可以通過移動教學平臺傳輸,學生可以隨時查看和學習,是行走的“教科書”。在學習形式上更新穎,更有趣,更符合當代中職學生的身心特征。
(一)課堂講解
這個過程主要針對教材內容展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因此課堂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基礎。首先,為了更好的開展教師活動,教師在正式講授新內容前要求學生必須將智能手機調節靜音,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其次,教授環節主要通過“課中”模塊來完成,這是建立在“課前”模塊基礎之上,教師也可以通過“引入活動”將一節完整的課“搬移”至另一班級同一課堂中。課堂講解前教師可以查看“課前”模塊,檢驗學生課前是否對重難點點開閱讀,提前上傳的資料是否有學生已預習,哪些知識點是學生已經查閱過的。最后,課堂講解的重點是新課講授,前期鋪墊和后續鞏固都是為了新授內容做準備,對中職學生較為有效的方法是動畫微課或者類似短視頻。近幾年國家在教師信息化技能大賽以及優質課大賽中格外注重信息化技能的運用,目的是在教授課堂可以將信息化手段融入線下教學。比如,微課的作用,將主要知識點通過微視頻呈現給學生,比單純的講解和靜態PPT更有利于提煉總結。教師可以嘗試將短視頻和線上任務布置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在線做任務,為下一步線上互動做準備。
(二)線上互動
一節完整的混合課堂必須有效實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第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職教云平臺進行上課簽到,上課簽到有多種模式,有一鍵簽到,有手勢簽到等,都大大節約了學生的考勤時間,該環境教師在“課前”模塊就已經進行了提前設置,因此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第二,學生通過職教云平臺與老師進行互動,將提問、討論、測驗、投票、小組PK、頭腦風暴、問卷調查等活動形式付諸實施,學生通過該平臺的使用,大大的提高了學習積極性。此外,教師還能通過職教云的其他功能,有效的對學習者進行控制和把握。第一,通過課堂互動分值以及分值排行榜,讓學習者大大提升課堂的參與度和融入感。第二,職教云平臺會自動生成每項活動的“學習統計”,教師可以現場查看“學習統計”選項,實時掌握“濫竽充數”的學生情況,有針對性查漏補缺。第三,能夠正面積極的引導學生科學合理的實用移動終端進行學習。
三、課后任務驅動練習階段
相對于“課堂講解+線上互動”階段,課后任務驅動練習是學生們最放松的時候,但依然不能松懈。課后任務驅動環節是總結本課知識點并檢驗學生本節課所學內容是否掌握的關鍵,因此必須合理設置任務,輔助練習,鞏固提升。
(一)任務布置
在經過了前期的了解,課中的熟悉兩個環節之后,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了大致的了解,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的前提是學會所學,而檢驗所學的辦法通常是“做任務”。在“任務布置”環節,需要注意的是任務布置要根據班級人數設置小組完成還是個人完成,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做任務,只要人員分配合理,作品往往很有特色和心意;學生對任務的完成最好結合教學標準中某項專業技能的使用,比如給學生布置問卷調差任務,讓學生操作學習線上問卷的使用方法;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時間、標準進行設定,讓學生在做作業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鼓勵學生在同學之間開展課余討論,例如角色扮演、頭腦風暴法等,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對知識點的帶入感和認知;任務完成的形式最好通過Email或者短視頻上傳到云課堂,方便教師下一步線上評價。
(二)課后線上評價
教師要及時對學生上傳的作業任務作出反饋,如果作品是學生認真且精心完成,那么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期待老師的快速回復,且期待鼓勵式的結果。知識點的掌握固然是教師評價的重點,但是激勵學生下一次做的更好也是線上評價的又一原則。教師在評價環節要注意將團隊合作、與人溝通、創新能力、本節課知識點的運用結合起來評價,形式可以采用打分、結合微信、QQ進行AI語音解答、批注作業上傳回復等形式,在過往的線上評價中我們也再次證實了線上評價相比傳統作業批改更及時,反饋性更強,強化作用更明顯。倘若學生時間充裕,視頻線上評價的效果更佳,學生會有更被重視的感覺。如前文所述,中職學生年紀小,自卑心理更強,他們希望被關心、能力得到肯定,而短視頻線上評價或者連線視頻評價會讓學生在接下來的任務布置中更用心、更認真的去做所有作業。
基金項目:2020 年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基于‘職教云平臺’的中職電商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編號:ZJB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