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蕾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思想的滲透,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課外閱讀在語文作文教學當中的重要價值,通過改進課外閱讀教學策略,推動學生寫作技能和寫作習慣的培養,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累積豐富的創作經驗,實現學生寫作水平的升華。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作文教學
語文作為培養學生文字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基礎,在這種情況下也應當受到高度的重視和關注,特別是就其作文練習而言,尤為強調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閱讀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兩部分,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有效補充,具有題材多樣、形式豐富、主題突出、選擇自由的優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需求和喜好去選擇想要閱讀的內容。
一、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1.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學生對外界事物普遍有著非同一般的好奇心,不過學生的視野及人生經驗相對較少,對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普遍比較淺薄,亟需任課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致潛質,激發其提高寫作能力的內在動力。任課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在盡可能靈活地講授課本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注意避免局限在篇幅有限的課文中,而應該適當地引入課外讀物的相關內容,充分利用課外讀物的“甜點”作用刺激學生閱讀及寫作的味蕾,激發學生對作文課堂教學的興趣。對此,還應該啟發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2.通過課外閱讀幫助小學生豐富其思維內涵
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愈加重視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希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首先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較好的發散性思維,通過課外閱讀也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世界觀,也給學生更好地認知世界提供幫助。其次,小學生能夠形成屬于自己的創新思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幫助小學生培養其創新思維,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非常重要。課外閱讀內容能夠給小學生呈現出一個非常豐富的世界和人生經驗,通過課外閱讀,能夠幫助小學生豐富其視野,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
3.拓展學生的認知視野,提供語文寫作新思路
拓展學生的認知視野,提供語文寫作新思路,這也是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之一。鑒于年齡層次較低,知識閱讀有限,小學生的認知視野還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局限性,這就使得部分學生在進行文章寫作時觀點趨向單一化和固定化,課外閱讀的進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的認知視野。通過相當數量和質量的課外閱讀,小學生能夠獲得其在課堂閱讀中無法獲得的信息,這些信息一方面填補了學生在某一認知領域的知識空白,另一方面也引發了學生了解和探究的興趣。學生們能夠從已有的課外閱讀篇章中獲得新的寫作啟發和寫作思路,這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開展和進行同樣助益頗多。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當中的有效利用
1.推薦課外閱讀作品,提高寫作動力
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比較有限,特別是學生的思維水平有高有低,對于閱讀材料的篩選和辨別能力相對不足,所以很多學生即使是對課外閱讀感興趣,但是因為沒有良好的課外閱讀材料,而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與寫作,降低學生的寫作動力。教師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和支持。在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材料時,教師首先要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精心篩選和小學生閱讀情況相匹配的書籍類型,同時還要在閱讀推薦當中堅持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指導原則,讓學生真正能夠找到自己感興趣且能夠從中讀有所獲的課外閱讀材料,并由此增強學生的寫作意識和創作動力。例如,教師在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作品之前,先要通過閱讀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個性特征、興趣愛好、閱讀層次、寫作水平等等,讓學生都能夠閱讀針對性的課外閱讀材料。比如教師可以把《魯濱遜漂流記》推薦給喜愛冒險的學生,把《唐詩三百首》推薦給喜愛古典文學作品的學生,把《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推薦給喜愛童話寓言故事的學生。
2.落實因材施教教學理念,提升學習效率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都比較小,不具備良好的認知能力,不同學生之間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對此,就需要教師積極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根據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采取針對性的教學,在滿足每位學生學習上需求的同時,使學生都能夠得到一個全方面的發展。例如:在學習《金色的草地》這篇文章時,將學生的實際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先進行閱讀,并在閱讀的過程中標出文章中所出現的修辭方法和好詞好句。
3.借助課外閱讀帶動學生情感
寫作既要把文字寫出來也要把自己內心的情感寫出來。一篇沒有情感注入的文章是沒有靈魂的文章,如果文章缺乏情感,就會顯得很空洞。教師要為學生選擇一些情感豐富的優秀課外讀物對學生進行情感的引導,提升學生寫作的動力和興趣。不僅僅只有學生需要課外閱讀,教師也需要進行一些適量的課外閱讀,以方便對學生更好地進行作文教學。
例如,三年級的第六單元的習作模塊的主題是“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這很明顯就是對人物的描寫,在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同時還要注入自己的內心情感,比如喜愛之情或者敬佩之情等。有的同學可能會描寫自己的媽媽,但是所寫內容仿佛就是流水賬一般,寫了媽媽早上干了什么,中午為我做了什么,晚上又幫我怎樣,這并不能很明顯的體現出媽媽的性格特點,也沒有凸顯出自己對媽媽的愛。而有的同學通過對媽媽做過的一件事的描述就凸顯了自己媽媽身上的特點,不用長篇大論,使人眼前一亮。
4.多元教學法組合,提升應用課外閱讀的效果
多元教學法是目前新課改背景下所倡導的創新教學手段,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教學實況來不斷優化教學過程,豐富教學模式。那么在課外閱讀的應用中,教師充分應用這種方式來提升作文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如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寫作任務、教學目標等多個要素組合,構建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模式,對學生所學的作文內容和語文知識進行延伸,恰當地引入課外閱讀素材,這樣既可以加深文本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提升作文素養。另外,在課后與學生密切探討課外閱讀心得,并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閱讀,通過恰當地指導使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并有效遷移,在作文中進行藝術化的呈現。
總結
課外閱讀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它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培養他們的思維以及理解能力,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為他們的作文增添色彩。總之,語文教師要重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朱長鳳.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1):42.
[2]劉金星.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讀與寫(上,下旬),2015(16).
貴州省貴定縣第一小學 貴州 黔南 5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