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人們對美術學科的重視程度相較于以往有了明顯的上升,美術作為藝術學科,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審美能力、藝術修養提升的關鍵時期,審美意識的形成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幫助。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美術欣賞課的開展可以說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必須創新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方式,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激發初中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打造高效的美術欣賞課堂。
關鍵詞: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策略
一、初中美術欣賞課的價值體現
1、培養學生圖像識讀素養
學生圖像識讀素養關系學生對美術識別和理解能力,現代科技不斷發展和進步,生活各領域都有圖像展示,比如電視廣告、電影海報、景區標識等,通過圖像找到所需信息,需要人們具備解讀圖像的能力,由此可見,圖像不限于美術學科中,而是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與語言文化相差不多,占據著重要地位,是人們交流和溝通的重要工具。視覺感知能力是提升美術欣賞課學習效率的根本,通過視覺形象將情感、思想及審美融為一體,能夠更好地解讀圖像信息,進而培養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
2、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及文化素養
美術教育不僅包含審美能力的培養,同時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其中審美能力在塑造學生人格和綜合發展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多元化文化發展的時代,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開展美術欣賞課教學時,主要圍繞經典美術作品、圖片或美術符號等進行細致分析和解讀,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審美觀,應用不同文化視角探索美術核心要素。
3、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
創新素養主要在美術實踐教學中得以發揮,通過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初中生獨特的想象力和表現力得到充分表現,對此,需要教師合理規劃美術教學方案,注重實踐教學,從學生角度出發,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表現機會,將各種新奇想法用美術手法予以表達。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過程中,更好的理解和感受作品內涵和主題,感受到美術作品創作的全過程。通過美術欣賞課,能夠讓學生不斷積累素材,開闊視野,收獲更多新知識和想法,學會運用美術形式表達內心想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
二、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的有效策略
1、突出欣賞重點
美術欣賞課的開展對初中生藝術素養的提升有著促進作用,這就要求初中美術教師必須重視欣賞教學。在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不能只是簡單地讓學生觀看,還需要在學生欣賞的同時為其講解作品的藝術特色、繪畫技巧等,幫助學生在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中了解作品的內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
在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教師要合理選擇作品題材,將欣賞的主要內容放在一些具有代表性或者是較為獨特的美術作品上,這樣才能夠加深學生的記憶。在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時,教師要找好切入點,講解要有邏輯,還需要找到最后的落腳點,這樣完整的欣賞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很有幫助。
2、豐富欣賞形式
傳統的欣賞課堂上,教師的口頭講解占據了絕大多數時間,這樣的欣賞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處于十分被動的位置,學生只能是教師講什么就學什么,很多時候教師所講的內容學生并不感興趣,無法集中精力聽教師分析,這樣的美術欣賞教學失去了真正的意義。現階段,初中美術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模式,選擇多樣化的欣賞方式,打破枯燥、單一的欣賞教學,提升初中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美術教師可以選擇提問、觀察、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欣賞教學,還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利用聲音、圖片、視頻等形式,將美術作品直觀、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推動美術教學的現代化進程,還能夠打造一個有趣生動的美術欣賞課堂,讓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暢所欲言,從而打開自身的想象力,積極主動投入到美術學習過程中。
3、找準欣賞角度
初中時期的美術學習離不開美術教材的支撐,教材可以說是學生獲取美術知識最為有效的途徑,在美術欣賞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必須足夠地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內容。在開展美術欣賞教學之初,美術教師需要進行教學環節的設定,豐富課堂欣賞的內容,做好備課工作,選擇的美術作品要題材明確、內容豐富。
每一個美術作品的內涵都是不同的,它們所具有的美點也是不同的,這就要求美術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找好側重點。有一些美術作品的美體現在所處的歷史背景之下,有的則是體現在作家獨特的藝術構想上,還有的則是在造型、材質方面,有些作品的寓意深刻,有些作品的組合獨特,正是這些構成了藝術作品獨有的美感,教師必須選好分析角度,還需要注重美術欣賞的趣味性原則。
4、選好欣賞內容
初中時期的學生欣賞能力較為有限,對于一些超出學生鑒賞能力范圍的作品,美術教師要進行合理的取舍,選擇粗略講解或者是不予講解,在美術作品的選擇上要傾向于那些看得到、摸得著的美術作品。在引導初中生感知美術作品的時候,美術教師要引導學生整體把握作品,感受作品的特點,例如作品的氣勢、美感等,還可以感知作品的形象、色調,讓學生描述自己看到的東西。
除此之外,美術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進行藝術形式的判定,看看作品屬于哪一個美術類別,例如一些西方畫和我們的國畫以及建筑和雕塑這些作品之間審美觀念、欣賞方式等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教師需要帶領學生欣賞作品的風格,感受作品獨特的表現形式、藝術特色等,感受藝術家所具有的氣質以及創作的個性,從而幫助學生掌握作品豐富的內涵。
三、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初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美術教師需要認識到開展欣賞教學的重要性,注重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培養,創新欣賞教學形式,發揮美術欣賞教學的真正意義,讓初中生在欣賞美術作品的同時建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促進鑒賞能力的提高,為全方位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媛.初中美術欣賞式教學探討[J].散文百家(下),2017,(8):40.
[2]陳遠志.初中美術欣賞教學方法與策略的探究[J].中外交流,2017,(25):248-249.
撫順市青少年素質教育學校 1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