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飛
摘要:體育健康素質是體育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通過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引導學生學習體育健康理論知識、掌握專業的體育運動技巧,形成長期的體育運動習慣,能夠讓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形成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促進學生從生理和心理層面獲得健康的成長。因此,教師要從這些方面展開提教學,不斷發揮體育學科對學生的綜合塑造作用。本文就具體談一談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健康素質的有效提升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健康;素質;提升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1-001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素質逐年下降,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深究其原因,能夠發現學生普遍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文化課程的學習上,而不能夠充分進行體育鍛煉。同時,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不能夠向學生教授豐富的體育健康知識,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體育運動技巧,也是學生素質逐漸下滑的重要原因。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深刻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這些方面進行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促進學生健康素質不斷提高。
一、學習豐富的體育健康知識
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學生健康素質的養成有著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豐富的體健康知識,讓學生以這些知識為引導,對自身的學習習慣、作息習慣和生活方式進行有效的調整,以此讓學生從全方面進行生活習慣的合理設置,獲得健康的成長。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體育與健康理論知識》一課讓學生學習豐富的體育健康知識。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了解到健康的概念,主要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三大方面。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對這些方面的知識進行更為具體的探究。比如,在身體健康方面,學生能夠了解人體所必需的營養元素以及生活中常見的各種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從而對自身的飲食習慣進行調整。在心理健康方面,學生能夠了解到適當參與體育活動,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從而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通過從這些方面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能夠在體育健康知識的引導下,從全方面進行生活習慣的調整,從而獲得健康的成長。
二、掌握專業的體育運動技巧
學生只有按照正確的方法參與體育鍛煉,才能夠對身體的各項機能進行充分的調動,促進身體健康成長。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專業的體育運動技巧,通過多媒體示范教學以及戶外實踐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反復運用相關的體育運動技開身體的鍛煉,增強體質健康水平。
例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專業的足球技巧訓練。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室內觀看足球教學的專業視頻。讓學生自主總結相應的足球訓練方法。比如,對于帶球技巧,學生通過視頻能夠了解到應當豎直繃起腳面,略向外傾斜,以腳內側大拇指部位觸球然后將球趟出。又比如,對于顛球技巧,學生能夠了解到應當腳向前上方擺動,用腳背擊球,擊球時踝關節固定,擊球的下部。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帶領到操場上,對這些技巧進行實際運用。同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訓練過程進行細致的觀察,及時發現不同學生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具體的糾正。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具體學習專業的體育運動技巧,掌握正確的體育運動方法,獲得良好的運動效果,有效增強體質水平。
三、培養長期的體育運動習慣
學生的健康素質只有借助于長期的體育鍛煉才能夠循序漸進地獲得提升。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解決學生學習壓力,過重訓練時間不足的問題。對此,教師一方面要培養學生濃厚的體育運動興趣,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將個人的空閑時間進行合理的規劃,堅持進行長期的體育鍛煉。
例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長跑習慣。首先,在進行長跑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豐富的科學理論知識,讓學生了解到長跑對于身體健康的重要促進作用。同時,在長跑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感受身心狀態所發生的變化,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長跑意識。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和作息時間進行回顧,并制作出長跑訓練計劃表。由此,一些學生可以選擇在每天早晨利用一小時的時間進行長跑,一些學生可以選擇在晚飯后利用半小時進行長跑。教師可以讓學生及時反饋自己的長跑任務,完成情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獎勵與稱贊,以此幫助學生循序漸進的培養長跑習慣。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幫助學生不斷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促進學生健康素質循序漸進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健康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初中體育教師要不斷強化自身的教育職責,引導學生學習豐富的體育健康理論知識,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運動技巧,不斷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培養長期的體育運動習慣,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狀況不斷獲得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小騰. 核心素養愿景下初中體育教學之轉變[J].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21(02):168-169+172.
[2]王瑞明. 淺談初中體育對學生健康的促進[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2):18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