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山
摘要:根據數學課程新課標的內容,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支持學生參加特點的數學課堂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不同數學內容的特征,在此過程中獲取相應的學習體驗。在這去中,增強學生的數學體驗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強化自身的認知和情感,深化個人的學習體驗。教育實踐證明,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是學生掌握數學課程一般性學習方法的重要路徑?;诖耍疚闹攸c探究了初中數學體驗式課堂的構建策略,以期提升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中數學;體驗式課堂;構建策略
在初中數學新課標不斷深化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學生是數學課堂的主體。那么數學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從而實現數學學習質量的提升。體驗式數學課堂的構建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實,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成效、推動初中數學課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從課堂情境構建、生活化教學、自主學習模式等方面研究了初中數學課堂體驗式教學的主要策略。
一、在生活教學中強化學生體驗
根據數學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加強與實際活動的關聯,調動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主要目標在于服務于實際生活。初中數學課程內容本身就具有較強愛你個的實用性。那么教師建立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情境,能夠增強數學課程內容的直觀性,使學生在生活經驗的幫助下加深數學理解,從而實現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比如我在組織學生學習圖形的旋轉和中心對稱的相關課程知識時,為了直觀增強學生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見的游樂場項目——在游樂場中有很多有趣的項目,很多項目都與圖形的旋轉知識有所關聯。由于學生很喜歡游樂場的項目設施,教師將這些內容引入到課堂中,學生的個人注意力能夠得到有效的集中,同時也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生活經驗對圖形的旋轉特點和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形成直觀的理解,從而在良好的課堂體驗中,實現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在自主學習中強化學生體驗
學生的學習經驗來自于他們對課堂的參與。以學生為主體,構建自主探究課堂,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是增強學生學習體驗的有效手段。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更重視學生對數學理論的記憶,忽視學生的學習經驗,教師講授課程,而學生卻得不到,學生的探索能力和認知能力受到了限制,影響了教學效率。目前,自主學習模式在初中校園內不斷推廣,小組合作教學作為自主學習模式中的一種有效手段也在不斷應用。初中合作教學模式打破了教學只注重知識、忽視學生課堂體驗的傳統。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任務的驅動下,通過分工協作學習知識。在這樣的教室里,學生只有充分參與才能完成他們的學習任務。因此,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增強課堂體驗。
以筆者的課程教學為例,我在組織學生學習二次函數的圖像及其性質的課程知識時,由于學生對抽象化的函數圖像內容理解不深,那么在這節課程中要要求學生探究圖像的開口與交點、頂點位置與函數公式中“a.b.c”之間的關系,那么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數學建模的過程中,能夠對相關知識形成直觀的理解,并且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課堂體驗。
三、在數學實踐中強化學生體驗
歘中數學課程教師不僅要在理論教學中開展體驗式教學,同時也要將體驗式教學拓展到不同的課堂活動中。初中生受個人年齡階段和思維能力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更喜歡“玩”的形式。那么數學課程教師就要創新課堂教學實踐,組織學生積極開展并參與不同的數學課堂實踐活動,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生活,同時為還能夠增強學生的數學緹歐研,實現課程質量的提升。
以筆者的數學教學活動為例,我在組織學生學習幾何證明的相關課程知識時,由于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單獨學習可能難以掌握相應的證明方法。那么在此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知識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組織學生開展了幾何證明知識競賽活動,在課前為學生設計了不同課堂競賽題目,通過這樣的形式,在推動學生參與激烈的課堂競爭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體驗,從而實現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結語:
綜上,初中數學課程教師在教育創新的過程中,不僅要探索課程理論知識的創新,更為重要的是要增強學生的課程體驗,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理論化數學知識的理解。初中生受個人思維能力發展的限制,對抽象化數學知識的理解有限。那么教師在開展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要從課堂合作形式、生活化學習內容和課堂活動探究等多個方面下手,創新數學課程內容以及知識傳遞模式,在提高學生數學課堂參與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數學課堂體驗,提升數學課程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王立琦.初中數學體驗式學習的實踐探索[J].學苑教育,2021(28):53-54.
[2]趙齊猛.初中數學體驗教學的具體實施[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21(07):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