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蓓
摘要: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內容相較初中階段難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不但需要為學生們講解理論知識,還需要運用各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鍛煉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另外,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還需要有意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水平,鍛煉他們的探究能力,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提升自身的創造力,為學生形成核心素養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概念;策略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我國的教育領域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逐漸深入,教育領域對教師的要求也更加嚴格,需要教師們不但要為學生們講解數學理論知識,還需要鍛煉學生形成數學核心素養,所以,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需要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考慮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創新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概念,闡述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夠為廣大數學教師帶來教學方法上的指導和幫助。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概念
數學科目是學生高中階段學習的主要科目,教師在教學中,不但需要為學生講解教材上的內容,還需要不斷的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核心素養,通常就是指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和能力。這需要學生可以舉一反三、隨機應變,這樣才能充分展示出他們的核心素養。數學科目主要鍛煉的是學生的理性邏輯思維,一般在實際教學的時候,需要有意的加強對學生思維敏感性的鍛煉,這是學生受用一生的一種能力。現階段,我國在高中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解決各種數學問題的思維,并且學生能夠運用語言將其恰當的表達出來。
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1.有效的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在高中數學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需要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技術,這樣才能有效的改善課堂教學的氛圍。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們常常單純的為學生講解知識,對學生進行滿堂灌或者填鴨式教學,學生們被動的接受知識,造成學生對課堂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并且學習效率十分低下,無法深刻的理解教學內容。但是,現代化教學技術的出現就可以有效的改變這個情況[1]。比如,在為學生們講解《三角函數》的時候,數學教師就能夠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結合微課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們講解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這樣可以方便學生運用碎片化的時間反復觀看微課,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2.開展小組合作互助學習
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的時候,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重視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使他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有效的培養學生形成核心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地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們開展小組合作互助學習的方法,經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不斷提升學生的互動學習能力,正確的掌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流程,實現學生學習效率的不斷提升。比如,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時候,需要積極的引導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對數據進行分析的水平,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之間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們展示一些圖形,對學生們提出一些有目的的問題,指導學生們積極探究和思考。比如,幾何圖形的表面都是由什么平面圖形組成的,應該怎樣計算表面積等。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在小組中展開深入的探討,有助于學生形成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3.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
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不單單需要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學習,還需要逐漸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和數學思維水平,這樣才能逐漸形成核心素養,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另外,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逐漸的把數學思維貫徹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自主思考探究的水平,雖然這需要經過一個長期時間。數學教師還可以結合一些問題指導學生學會思考,鼓勵他們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交流自己的見解等,但是這個過程需要學生們之間獨立的進行。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積極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數學產生學習動力,有效鍛煉學生的核心素養。
4.巧用問題引導
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如果想要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就需要將學生帶領到學習的環境中,啟發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需要增加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中,逐漸形成邏輯思維水平,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2]。比如,在為學生們講解《立體圖形的直觀圖》的時候,教師為了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們設計有效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們提供幾張圖片,讓學生思考,一個長方體可以成為棱柱體的底面的有哪幾對?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就開始自主的回憶關于棱柱體的相關知識,之后經過思考、分析和探究,就能得出最終的答案。學生們會發現,一個長方體都有三對互相平行的平面,因此,能夠成為棱柱體底面的有三對。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結合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運用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作為引導,學生才能積極參與到研究中,慢慢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需要依賴教師對教學課堂的改革和創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需要一個過程,一步一步進行,教師可以結合長期的教學經驗,經過不斷地總結和歸納形成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需要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充分的發掘,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產生深刻的理解,為形成核心素養打下扎實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國君.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38):67-68.
[2]沈亮.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養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7(1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