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靖
摘要:幼兒的美術教育是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受升學壓力的影響,很少有學校會將教學重點放在美術教學上,所以導致幼兒美術教育的教育方法、教育形式以及內容陳舊滯后。
關鍵詞:幼兒;美術教育;創造性思維
幼兒美術教育可以帶給人美的感受,也可培養幼兒的審美水平,并能夠拓寬孩子的視野。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美術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這就導致幼兒美術教育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落后,無法適應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對于幼兒美術教學來說尤其應該注意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對幼兒在學習中出現的各類行為,教師都應該本著多贊美少批評的原則,以積極引導孩子發現生活中的美,而不是以嚴格的繪畫理論知識來要求孩子。為此,當今的幼兒美術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還需要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相互配合,以不斷改善美術教學氛圍,為幼兒各方面素質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針對這些問題,我針對小班幼兒一次美術活動進行仔細觀察,并記錄下我觀察的現象。
一、敘事背景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幼兒園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繪畫是幼兒表達行為的第二種語言,3-6歲幼兒時期好奇心強,對小動物感興趣,在他們日常生活中也會接觸到一些對動物的感性知識。因此,在美術作品中經常會出現動物系列的創作主題。安排“動物世界”主題活動,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豐富幼兒有關動物的基本知識,能滿足幼兒的想象創造欲望,開闊眼界。同時,在活動中安排幼兒以生活經驗為依據來創造性地繪畫,各種形式的操作活動和表現活動能發展幼兒主動性,創造性和獨立性。線上活動的開展,使我們只能通過家長反饋的視頻或圖片來關注孩子活動參與情況,從而對幼兒評價和自我反思。
二、敘事過程
這是一節關于動物世界的主題活動,開始前我已安排家長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觀看相關動物視頻,圖片或收集玩具等。因此,在看到家長反饋圖片時,能夠看出孩子們的參與度高,熱情高漲。
通過家長反饋的作品信息,能夠看出大部分幼兒可以借助參照物畫出動物的大體輪廓,并認真涂色,作品完成度很高,但仍存在一些實際問題。
在欣賞幼兒作品時候,我看到家長發了一段孩子在繪畫過程中的視頻,孩子拿著黑筆一圈一圈的畫,整張紙上有著黑乎乎的一團。然后奶奶問寶貝:“你畫的這是啥?”“鳥啊”“黑乎乎一團,這哪是鳥?”我沒有馬上評論,只是突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過一段時間,這位寶貝又發來一段視頻,這回再不是黑乎乎的一團了,而是一個真正的小鳥了,奶奶說:“涂完眼睛再涂鳥的身體。”這樣一個看似很成功的作品就出爐了。奶奶還在群里評論說,曹老師,浩然之前那張沒畫好,我們又畫了一張。看到這,我覺得一連串問題在腦海里出現了:鳥為什么不能是黑色的一團呢?孩子們的作品畫的“像”就是“好”嗎?遇到這種情況我作為教師應該怎么和家長溝通呢?我沒有馬上糾正這個問題,而是自己思考把這個問題捋清楚,然后和其他老師討論問題。
三、分析問題
為什么家長這樣做不對?兒童幼時認知能力主要依賴于感知覺和物體的基本形態空間的概括,美術則是幼兒表現思想觀念和了解生活的方法。家長作為孩子的啟蒙教師,特別是這段疫情特殊時期,對孩子認識藝術美,感受美起著重要作用。孩子是自由的,思想自由,小班幼兒的繪畫處于涂鴉期,形態抽象是正常的。美術需要豐富想象力與優秀的表現力,孩子對生活充滿奇思妙想,正是繪畫所需要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家長強行開發,會使孩子失去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藝術審美能力,所以我們應尊重孩子的天性。
四、解決問題
教師怎樣引導家長正確對待美術創造。我后來對這位家長進行了私下的交流溝通,了解了家長的想法——畫的像就是畫的好。我建議家長以以下幾個方面作參考:
(一)多去觀察理解孩子的真實感受。在實踐中問問寶貝:你畫的鳥為什么是這樣子的,為什么全身是海色的呢?給孩子一個講解的機會,一個寬松的創作環境。
(二)家長可以朋友的身份進入孩子的世界去看看他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并在適當時機學會啟發孩子想象力。如:畫小烏龜的時候,可以問問寶貝,還有哪些動物也是爬行的呢?這樣能開闊孩子的視野。
(三)當寶貝們有新想法時,家長要鼓勵寶貝用不同形式表達出來。
(四)尊重孩子的美術創造性。對于作品的評價不在于像與不像,而在于寶貝想象力與創造力,適時鼓勵表揚會萌發幼兒創作欲望。通過最后,為避免有類似事情發生,我在班級群中也進行了溫馨小提醒,總結來說就是:幼兒有想法,我們要“順”“啟”“推”“評”。希望家長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啟發,正確引導孩子成長與發展。
五、自我反思
在線上活動開展期間,教師是幼兒活動的觀察者和幫助者,是家長的合作者和支持者,而家長的反饋是對我教學活動的重要評價,從而自省并完善課程,精益求精。通過這次美術活動,今后教師要更加關注幼兒想象自由發揮,多給予自由創作的機會,充分展示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展示他們的智慧和個性,繪畫是不存在絕對的對與錯的。同時,我也在想,今后無論是繪畫活動還是其他活動,教師都要適當給孩子留出一個充分想象自由的空間,捕捉意外驚喜,巧妙運用教學活動中;和家長密切聯系,時時關注幼兒的變化和問題,并及時解決。
最好的兒童美術教育就是老師忘記了教,學生忘記了學。愛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主動性和進取精神,培養創造性思維,激發幼兒的情感,加深幼兒的審美體驗,豐富幼兒的情感世界。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幼兒視作完整的具有獨立人格的人,關注幼兒的情感發展,并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給孩子一支筆,給他自由,讓他自己去感受憧憬世間萬物的美好與幻想,無關對錯。讓他知道:全世界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心之所想便化為你筆下美景!一切皆為美好!
參考文獻:
[1] 劉凌霞. 美術課堂應滲透人文之美[J]. 考試周刊. 2011(05)
[2] 龐小立. 美術課中的多媒體教學[J]. 考試周刊.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