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冬
【摘要】在開展初中階段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并且通過教學的開展促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有效提升數學方面的綜合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然而,不同的學生逐漸存在個體差異性,在能力方面也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問題導學法,將其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正確地引導學生針對數學問題進行深刻的思考和探究.鑒于此,本文針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更好地應用問題導學法的方法與策略進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與發展,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問題導學;方法與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作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數學課題《初中教學體現數學核心素養的問題設計與可操作性思考的研究》課題編號:JC2020_000519 的研究成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國針對課堂教學開展的形式和方法進行優化及創新.因此,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為了更好地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對知識內容展開學習和探究,教師選擇了問題導學法,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建立相應的學習思路,掌握相應的學習方法.這樣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而且能更好地增強課堂教學開展的有效性.由此能夠看出,將問題導學法應用于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對于“教”與“學”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一、問題導學法的概述及應用必要性
(一)問題導學法的概述
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教師采用問題導學法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名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思維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當教師運用問題導學法進行教學時,其對學生學習觀念和思維的引導更為突出.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會變得更加清晰化和嚴謹化.為了將問題導學法更好地應用于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應該針對教學語言進行精心的設計,進而更好地促使每名學生都能調動對于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針對課堂中的知識點加以深刻的思考.同時,教師在運用問題導學法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求學生將課堂上的知識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實現學以致用,進而有效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與發展.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導學法應用的必要性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發生轉變.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加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本不能夠滿足“教”與“學”的實際發展需求.因此,教師將問題導學法應用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能轉變教學理念,而且能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對問題導學法的應用能夠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有效轉變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獲得和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因為問題的設計要根據實際知識內容開展,所以,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針對相關的數學知識進行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另外,教師運用問題導學法還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建立相應的知識結構,進而更好地促使學生獲得較為全面的發展.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導學法應用的方法與策略
(一)合理引導學生思考,啟發學生探究知識
數學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并且服務于實際生活.實際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就是為了更好地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果沒有問題,就不會促進思考;如果沒有思考,就不會激發興趣,因此,問題是能促進學生興趣被激發的基礎.在學習中,沒有方向,就沒有動力,因此,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討論,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好地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有效的掌握.
例如,通過平移或旋轉之后,兩個能夠完全重合的三角形,被稱作全等三角形.那么如何針對全等三角形進行有效的判定,就是本節課教學的關鍵.通過對問題導學法的應用和實施,教師可以將三角相等、兩角及夾邊相等、三邊相等、兩邊及夾角相等等多元化的組合開展相應的課堂提問.為了更好地將這個問題進行有效解答,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不僅能促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刻的掌握,而且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聯系生活設置問題,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的距離
教師充分地運用問題導學法,不僅能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更好地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緊密的聯系,縮短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產生親近感.從數學知識本身來講,其具有非常強的抽象性,這主要是因為學習數學知識雖是為了解決實際生活中發生的問題,在實際生活中能夠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提供的模型卻是極為有限的.
例如,函數就很難在實際生活中尋找到相應的模型.在沒有模型的基礎上,數學教學的開展就顯得有些枯燥和抽象.教師如果能在實際生活中通過有限的模型充分體現出數學知識,就能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又如,在開展圖形知識相關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在實際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圖形都有哪些?”再為學生舉例子,如摩托車、自行車、房架子上都有三角形.因此,教師可以針對三角形的特點向學生進行介紹……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既能促使學生學習和掌握相應的圖形,又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更能促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關注這些相關的圖形,進而對圖形進行深刻的掌握.
(三)提出問題分層引導,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在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一個問題不能將整堂課進行有效的“貫串”,而且一個問題僅僅能覆蓋住幾個知識點,根本不能達到課堂教學開展的實際目的.同時,隨著數學知識的逐漸深入,教師提出一個問題所帶來的廣度及深度也不能達到教學難度的實際需求,因此,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課堂學習應該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開展,因為缺乏基礎是很難走向高處的.在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問題的提出,教師應該重視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最開始的基礎知識逐漸增加難度,促使問題的提出逐漸地深入知識的核心,進而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在對習題進行解答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成績、數學能力、數學素養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們知道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嗎?”在學生對問題進行回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他們相應的啟發.與一元一次方程進行對比,在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之后,如何解方程才是本節課的重要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針對解方程的方法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通過對于配方進行適當的處理,學生能通過實際的案例針對問題進行有效的解答.在這之后,教師可以再次向學生進行提問:“每個方程都有解嗎?”然后向學生舉出相應的實例.例如,通過配方公式求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及時、深入地學習求根公式的正確解法,并給出判別式判斷的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個數,使學生逐步接受并容易掌握.
(四)重視問題生活遞進,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通過運用生活化的問題導學法,教師能將知識的實際應用問題作為基礎和前提,正確地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這不僅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促使學生將知識更好地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并且針對傳統的學習方式進行有效的轉變和創新,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以致用能力.另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知識邏輯推理能力,使學生將相關的知識概念及解題思路等進行緊密的融合,為學生設置相應的遞進問題,進而正確地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的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平行線及其判定”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其相關的定理及判定方法作為設置遞進問題的基礎,引導學生對遞進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在促使學生對數學概念進行全面認知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進而真正地實現高效課堂的建設.
又如,在教學“一次函數”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地運用線上教育教學平臺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通過問題的創設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針對實際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轉變傳統的“機械”學習情況,進而有效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師將問題導學法應用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能有效實現對教學方法的創新,而且能緊密融合實際要求,充分滿足學生對學習的實際需求,促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因此,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應用問題導學法,針對問題進行有效設置,激發學生不斷思考,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進而更好地促使學生在實際的數學知識學習中獲得全面的提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秋儀.淺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教育,2020(5):82,84.
[2]陳燕云.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華夏教師,2020(4):24.
[3]王美玲.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36):177.
[4]王春秀.運用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農村教育,2019(2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