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摘要:在當前幼兒園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區域活動作為一種能夠充分展現幼兒自主活動意識的游戲形式,其能夠推動幼兒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對幼兒今后的成長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基于這種情況,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逐漸將區域活動作為主要的幼兒園教育手段來開展,其教育理念基于將幼兒作為課堂受教育的主體為主要思想,將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與素質教育理念相結合,這樣的教學形式對于幼兒未來成長發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對于農村幼兒園而言,區域活動的價值更能得以激發出來,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良好推動性作用。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時效性
隨著近幾年以來,農村幼兒園逐漸推動區域游戲活動的發展,并開展進行初步的嘗試與運用,很多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意識到,相較于集體性的活動而言,區域活動對于教師的需求不是很高,其主導性作用發揮不明顯,主要更為突出幼兒活動的自主性,教師的教學目標暗藏在自然環境及活動材料當中,借助幼兒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互動,以更好的幫助幼兒積累生活經驗,感知豐富的生活。為此,農村幼兒園教師應當充分挖掘區域活動中的教育價值,找到更為適合幼兒發展,有效提高幼兒各項能力的區域環境及游戲內容,借助區域活動潛移默化向幼兒傳遞教育內容,提高幼兒參與熱情,為每名幼兒都提供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對幼兒未來的成長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一、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現狀
開展幼兒園戶外區域性活動主要的作用便是為了給予幼兒更為自由、更為廣闊的活動空間,但通過實際調查研究發現,很多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忽視戶外區域活動的重要性價值,其經常只是放任幼兒自由開展游戲,或者給予幼兒一些玩具讓其在一旁自娛自樂,教師的教育重點主要放置在對兒童人身安全的角度上,這種教育理念雖然能夠有效保障幼兒的安全問題,但是由于教師長久扮演這種“觀察者”“主導者”的課堂角色,即便幼兒在活動中沒有進行任何游戲行為的興趣,教師也很難起到重視,更缺乏有效地教育指導,進而導致這種區域活動失去其本來的價值。
對于農村幼兒園來說,其幼兒數量眾多、幼兒園實際稱場地面積較少等情況是一個較為明顯的問題,這樣本來就容易被忽視的區域活動開展的更為艱難,很多幼兒園往往直接減少區域活動占比來應對這一問題,或者讓各個班級輪流開展活動的方式進行,同時一些教師也會占用幼兒的區域活動時間開展其他教育工作,進而導致很多幼兒園在區域活動問題上缺乏質量和數量,難以有效提高幼兒的活動效率。
二、幼兒園區域活動時效性實施策略
(一)結合當地鄉土資源,豐富活動內容
對于我國農村環境而言,很多農村往往是距離大自然最接近的地方,農村的幼兒往往與自然最為親近,且本身的系啊凝土資源十分豐富,教師在開展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就可以將這些具有鄉土氣息的資源提供給幼兒,通過共同的發掘,將其運用到幼兒的區域活動當中,或者其他如手工課、勞動課等內容中來,以有效彌補幼兒園在區域環境建設及硬件設施上的不足。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對于農村而言,其最為豐富的資源便是砂石和樹木,在開展區域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幼兒設置“泥樂區”“木建區”等區域,利用長短不一的木材,形狀各異的石塊。可塑性較強的泥土等材料,為幼兒開展各式各樣的鄉土活動。同時,農村往往擁有很多家畜,教師也可以將一些“家禽”“家畜幼崽”引入教育活動中,為幼兒建立“家庭畜牧區”,帶領幼兒了解各種家畜的知識。與此同時,野外環境下,花草樹木的種類也是城市幼兒園難以比擬的,還有各種各樣的昆蟲等自然資源,都可以將其利用在區域游戲活動當中,將其作為幼兒的“純天然教材”。
(二)結合當地文化特色,提高文化認知
對于幼兒來說,自身認知能力的建立往往來自于實際生活,教師可以為幼兒收集本地特色生活文化資源,借助區域活動使幼兒了解當地人文風情。借助本地以往生產過的各種產品、用品,為幼兒建立“農家樂”知識區,既能有效展現出鄉土文化的氣息,又能幫助幼兒親身感受時代發展的變遷。
例如,以往農民們秋收時用到的鐮刀、鋤頭等農業工具,再到當今的聯合收割機,從以往各家各戶吃飯用的餐具,如搟面杖、鐵鍋、柴爐等,再到現在的各種多功能家用電器,利用這種變化和發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增長幼兒見識。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當地的“土特產”,為幼兒建立“美食街”區域活動,通過組織幼兒利用當地特產食材組織幼兒制作美食,帶領幼兒感受食品的“誕生”過程。
(三)結合當地民間資源,擴展活動范圍
我國具有十分悠久的文化積淀,其中不乏很多精彩的民間藝術和文化內容,這些都是為幼兒開展區域活動的優質素材。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各種傳統節日的主題,開展相應的區域活動,在每逢佳節到來之時,教師可以為幼兒搜集相關節日的圖片視頻,并為幼兒介紹這些節日的來歷及含義,利用這種方式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傳統節日的意義。同時還可以利用手工活動的方式組織幼兒體驗節日氛圍,比如元宵節帶領幼兒制作各式各樣的花燈,端午節帶領幼兒包粽子、做香包等。再者,教師還可以將民間傳統游戲活動融入其中,比如帶領幼兒學唱民歌、童謠等,而很多的民間游戲往往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的,這在無形之中有效培養了幼兒團隊合作的意識及能力。借助當地特色的民間文化資源,教師能夠為幼兒建立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內容,充分吸引幼兒的參與興趣,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為其今后的成長發展奠定基礎。
簡要而言,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園最為主要的教育形式之一,是鍛煉幼兒各項能力、培養幼兒良好性格的主要途徑,其對幼兒未來的成長發展作用顯著。作為幼兒園教師,自身應當充分挖掘及探索區域活動的有效開展途徑,使區域活動切實成為幼兒成長發展的根基。教師只有切實將區域活動與幼兒園“生本”理念合二為一,才能切實展現區域活動的價值,才能更好地為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為幼兒一生的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周魯建.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有效性探索[J].管理觀察,2018(1):87-88.
[2]陳文梅.農村幼兒園戶外區域活動中開展游戲教學之我見[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4):203.